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粉作业指导书5.25修订版

内粉作业指导书5.25修订版

内墙抹灰工程关键工序作业指导手册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施工前,事先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对此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内容进行学习交底,并及时组织样板间施工,样板工程完成后经项目部组织甲方、监理及技术安全科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大面积施工,切实贯彻落实样板先行制度。

2、抹灰前及时组织内部验收工作
①抹灰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各分包单位,完成对各类隐蔽工程的交接验收工作,如事先检查水电预埋管线的预埋质量、检查开槽部位的嵌缝质量和附加网的到位情况,杜绝抹灰面完成后发生隐蔽工程的返修现象(注:特别是厨卫间墙面部位应做为重点检查,水电班组厨卫间穿线必须提前完成)
②抹灰前,主体及二次结构班组应配合施工员全面检查主体、二次结构的施工质量,重点对砼构件胀模、遗留钢筋头、墙底墙角落地灰及墙体表面杂物(未拆除的模板、双面胶带等)及时进行处理,以杜绝抹灰后的剔凿现象,确保抹灰质量和整体观感。

主体及二次结构遗留问题处理
③抹灰前,主体及二次结构班组应将脚手眼、对拉螺栓孔及外架工字钢预留孔洞等按具体要求进行封堵(详见:外墙预留洞封堵技术措施),以消除外墙渗漏隐患。

预留洞口封堵
3、在施工前,项目部还应结合项目总工期确定出此分部工程的施工工期,并结合该班组制定出合理的工期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工期组织施工。

4、随着大面墙抹灰工作的结束,施工班组结合施工员及时弹设1米建筑标高控制线、门窗洞口控制线,以供洞口粉刷的尺寸控制用。

5、抹灰前,应做好对前道工序的成品保护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如:安装班组事先用薄膜将门窗框、栏杆、管道等保护好;水电班组用泡
沫块对预埋线盒及箱体封堵好等。

6、督促班组事先准备激光找平仪、2米铝合金和检测尺、胶皮管等以供抹灰及养护使用。

二、抹灰工艺流程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工艺流程
基底处理→挂钢丝网→喷浆→贴灰饼、设标筋→抹底灰→抹面灰→养护→工完场清
2、基层处理控制要点:
①抹灰施工前应先进行机械喷浆或人工甩毛处理。

喷浆前,须先对基层表面的旧模板、残留灰浆、双面胶带等杂物清除干净,用扫帚和水管冲洗墙面,要求冲洗充分、彻底,以确保喷浆的粘结质量。

喷浆或甩毛时,应严格控制浆液稠度(1:1水泥砂浆内掺20%建筑胶水),喷浆应均匀,颗粒饱满,手摸有较强的挡手感,确保墙面的喷浆或甩毛效果。

喷浆或甩毛后,需及时浇水养护,以确保水泥砂浆的强度。

喷浆或甩浆效果
②钢丝网片通过粘贴片,中间打U型钉固定,U型钉间距不大于
500mm,网片张贴后应平整、牢固,不得有鼓起、翘边及脱落现象,应特别注意阴角处网片是否贴合墙面(阴角处圆角过大容易造成粉刷后露网);除厨卫间和公共部位外的其他房间钢丝网片需满挂,钢丝网片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厨卫间和公共部位不同材料交界处也需挂钢丝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管线槽等不平部分先用砂浆修平再挂网。

挂网效果图
③基层浇水控制:混凝土基层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润,抹灰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加气混凝土砌块基层,则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水应渗入墙面内10mm~20mm,且不得有明水。

(注:此项工序班组应安排专人完成,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墙面养护,同时将图像资料上传至钉钉以供存档。


基层浇水湿润过程中养护
3、室内抹灰工艺控制要点
①合理安排抹灰施工时间,应避免工序倒置,影响抹灰施工质量。

如:管道井、电井、地下室设备机房等部位应事先完成抹灰、批白工作后方可进行安装工程。

②在灰饼施工时,应先复核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以确定灰饼厚度(最薄不宜小于5mm);灰饼的间距在1.5m左右,以确保2m铝合金尺杆可以同时刮过两个灰饼。

(注:门窗洞口边须设灰饼;阴阳角须设灰饼;独立梁的侧边须设灰饼;小面积墙体如烟道侧面等则需设置双排灰饼;南北阳台上翻台处应设灰饼以严格控制开间尺寸)项目部组织监理及技术科对灰饼位置、间距、数量和垂直度进行专项验收。

烟道侧面设双排灰饼
③设置标筋:根据灰饼用与抹灰层相同的1∶3水泥砂浆设置标筋,宽度为50mm,高度为从地面至顶板(设通筋),第一道立筋距墙面阴角30mm,两道立筋间距不大于1.5米。

冲筋位置及做法
④一般情况下,冲完筋约4h左右就可以抹底灰,先用1:1:3混合砂浆抹一遍,厚度不超过10mm,不得漏抹,要用力压,使砂浆挤入细小缝隙内,接着分层压实抹平至标筋一平,墙面平整度相差较大时要分层抹平,每遍厚度宜控制在7~9mm。

再用大木杠或靠尺板垂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