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生菜种植技术手册 精品

推荐-生菜种植技术手册 精品

生菜种植技术手册20XX年生菜习性生菜学名叶用莴苣,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也是欧、美国家的大众蔬菜,深受人们喜爱。

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

古希腊人、罗马人最早食用。

生菜传入我国的历史较悠久,东南沿海,特别是大城市近郊、两广地区栽培较多,特别是台湾种植尤为普遍。

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生菜也由宾馆、饭店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

生菜富含维生素、烟酸、叶酸和矿物质,其含有的莴苣素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利尿的功效,其所含的维生素E能促进人体细胞分裂,延缓,是抗衰老保健食品之一。

特别是生菜很少发生病害,属典型的无公害蔬菜,凉拌、爆炒、做汤等皆可。

其生食清脆爽口,特别鲜嫩,具有清热、消炎的作用。

近年来,食用人群不断扩展,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随着新品种的繁育和各类设施材料的发展,生菜已实现周年生产与供应。

生菜每公顷产量可达1.5万~3万 k g,产值可达3万~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特征特性生菜,根系浅。

须根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地表下20cm的土层。

茎短缩;叶黄绿色或青绿色。

互生;营养生长期短,抽薹后伸长失去商品价值:薹叶较小。

头状花序,黄色花,自花授粉,有时通过昆虫传粉;种子为瘦果,灰白或黑褐色。

成熟后顶端有伞状冠毛。

易随风飞敞,采种时应在飞散之前采收。

种子千粒重0.8~1.2g。

生菜喜冷凉气候,忌高温干旱,耐霜怕冻。

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

种子在4℃以上就可发芽,生长适宜温度为15℃一25℃,超过30℃发芽受抑制。

夏季高温季节播种时应进行低温催芽(如在苗盘上覆盖一层遮阴网,可以是75%以上)。

高温条件下能促进生菜抽萎开花,生长期20℃以上温度能形成花芽。

开花结籽的最适温度为23℃。

生菜的耐寒能力不如莴笋。

生菜喜光怕阴。

光照充足有利于植株生长,叶片厚实,产量高。

长日照条件可促进抽薹开花。

生菜喜湿润环境要求充足而均匀的水分供应。

生菜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以pH值6—7最适宜,过酸、过碱都不利生长。

二、类型和品种在栽培品种中,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结球型生菜,其外叶鲜艳。

叶缘波状或锯齿状,内叶包合呈球型:叶球紧实,质地脆嫩,抗病性强。

产量高,品味俱佳;平均单株重0.7- -1.3公斤。

另一类为散叶型,叶簇半直立,内叶不包台。

也有的包成椭圆形松散叶球,较耐热。

抗病性较强,产量高;单球重 0.5— 1公斤。

当前以结球型生菜最受菜农及消费者的欢迎。

目前的日光温室主要选用结球生莱。

其次是散叶生菜。

叶用生莱是欧美的色拉用菜。

它富含多种营养,Vc,VA及Ca的含量很高,而且以凉拌为主。

食用简便,符合现代消费者的营养卫生和饮食心理。

因此,深受民众的欢迎,生产发展很快。

三、栽培技术1. 选择土地、整地、施基肥1.1 土地选择生菜一般选择在土层深厚、肥沃的优质土地上种植。

前茬以根菜类、豆类、蔬菜田等为宜。

1.2 结合整地施基肥一般每667m 施腐熟鸡粪或羊粪2000~3000kg,然后深翻、耙平,作成宽1.50m左右南北方向平畦。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季节、栽培方式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如射手101,射手102和意大利等品种。

3. 播种育苗在荣兴基地经过一季生菜的种植,其生育期在55-65天。

基本上全年可以种植3-4季生菜。

时间3月-5月,5月-7月,7月-9月,9月-10月底。

因为在10月底之后气温降低,同是容易早上下霜,生菜品质降低。

3.1 浸种催芽,培育壮苗。

生菜种子小,发芽出苗需要良好的条件,多采用育苗移栽的种植方法。

当旬平均气温高于10℃时,可在露地育苗;低于10℃时,需要适当的保护措施。

当外界气温高时,需要盖遮阳网,75%密度的遮阳网最好。

3.2 苗床准备。

夏季育苗要采取遮荫、降温、防雨涝等措施。

苗床土要求细碎、平整,每平方米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kg、磷肥0.1 kg,撒匀,翻耕,整平畦面,在畦面上撒一薄层过筛细土。

每公顷用芽前除草剂30%施田补乳油1.5 L,在播前1d均匀喷于畦面。

播种前浇足底水,待水下渗后,在畦面上撒一薄层过筛细土,随即撒籽。

25g种子可栽667平方米大田。

3.3 漂盘育苗,采用9*18的162孔漂盘,每穴1-3粒。

基质准备:基质:土:珍珠岩=3:1:1,按比例配好,同时浇水拌好,湿度在30%-40%。

同时盖布进行发酵3天以上,才可装盘点种。

3.4 种子处理。

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发芽适温为15~25℃,25℃以上时发芽率明显下降。

为了促进发芽,应进行催芽处理。

其方法是:先用井水浸泡约6h,搓洗捞取后用湿纱布包好,注意通气,吊于水井水面上催芽或将种子用水打湿放在衬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置放在4~6~C的冰箱冷藏室中处理24 h,再将种子置于阴凉处保温催芽,当有8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为了播种均匀,播种时将处理过的种子掺入少量细潮土,混匀,再均匀撒播,覆土0.5cm,冬季播种后盖膜,以增温保湿,夏季播种后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以保湿、降温、促出苗。

3.5 苗期管理。

幼苗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结球期白天的适宜温度为17~25℃,25℃以上叶球生长不良或因球内温度过高可引起心叶腐烂,不结球生菜的温度适应范围较结球生菜广。

苗期温度白天控制在16~20℃,夜间10℃左右,不同季节温度差异较大,一般在4~9月育苗,苗龄25~30d,9—10月育苗,苗龄在30~40d,11月至翌年2月育苗,苗龄在40~45d。

在2-3片真叶时间苗,间苗补苗前苗床先浇1次水。

3.6 定植。

当小苗具有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整地施肥,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500千克和磷酸二铵15千克,拌匀撒施后翻地耙平栽植密度;早熟品种株行距25×3O厘米,中晚熟品种株行距30×35厘米(70cm的两行黑膜)。

定植时不可太深,以土不掩埋叶片为宜,最好只在把基质覆盖。

(定植过深,生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造成叶柄扭曲变形)。

定植时要尽量保护幼苗根系,以提高成活率。

同时在移栽后的一个星期要勤观察,看到缺水要及时进行补水及补苗。

4. 田间管理4.1 调光控温。

①光照。

生菜属喜光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

在保护地栽培中,应注意保温防寒通风,温(棚)室内温度控制在15~20℃,晴天中午温度高时要及时放风,晚间盖草保温,使棚内温度不低于5℃,阴雨雾雪天也要揭开草帘,让植株接受散射光,进行光和作用,并进行短期通风,防止湿度过高引起病虫害发生,同时也可防止温(棚)室内有害气体的产生。

②温度。

生菜是半耐寒的蔬菜出苗前温度控制在18~20℃,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0℃,结球生菜外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8~23℃,产品形成期的适宜温度15~20℃,低温有利于同化产物的形成,不利于生菜的正常生长。

4.2 浇水. 浇水是生菜栽培中的关键环节,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气温和地温灵活掌握。

在温室或大棚栽培中,一般在整个生育期内浇水5~6次即可。

定植3~5d浇1次缓苗水,促其缓慢生长,扎新根;在第1次追肥后要浇1次透水,出苗期适当浇1次水,第4次浇水结合第3次追肥进行,在结球中期,结合第3次追肥再浇1次水,后期一般不要追肥浇水,以免引起腐烂和裂球,采收前停止浇水。

4.3 中耕除草。

定植缓苗后,应进行中耕除草,以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

也可用苗后选择性除草剂“盖草灵”化学药剂除草。

4.4 追肥。

以底肥为主,底肥足时生长前期可不追肥,生菜在定植后,整个生育期追3次肥,第1次在缓苗后15d左右进行,追尿素10kg/667m,第2次追肥在结球初期或莲座期迅速生长时进行,追尿素10kg/667m,第2 次在产量形成中期追尿素8~10kg/667m,并可喷施磷钾叶面肥料。

公司追肥为复合肥,也可以是尿素和复合肥1:1混合,在生菜每两棵之间进行第一次施肥,第二次在膜中间用工具打孔,一把2-3穴。

4.5 病虫害防治。

生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潜叶蝇、蚜虫、蓟马等。

生菜大都用以生吃,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

应加强田间管理等综合措施,化学防治应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

公司主要使用农药为双合星、阿维菌素、灭蝇胺、吡虫啉。

4.6 收获及贮藏。

生菜的采收标准并不严格,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球生菜成熟期很不一致,应分散采收,一般在叶球松紧适球外叶发光结球比较紧实,用手自顶部轻轻压下,叶球能承时采收,过晚易腐烂或爆裂,一般在定植后40~60d采收。

采时,自地面割下,剥除外部老叶。

刚收获得生菜含水量高,脆,在常温下只可保鲜1~2d,在温度0~3℃,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可保鲜14d左右,但重量可减少15%。

采收注意事项:生菜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期采收。

收获时用小刀自地面割下,剥除外部老叶,除去泥土,保持叶球清洁。

采收品质:以棵体整齐,叶质鲜嫩,无病斑,无虫害、无干叶、不烂者为佳。

规格:(1)结球生菜:不出苔,不破肚,单球重0.3公斤以上。

(2)皱叶生菜:无黄叶、烂叶,单棵重0.5公斤以上。

4.7 包装。

将叶球修整后用0.03~0.05毫米的低密聚乙烯薄膜袋单个包装,塑料袋上要打6~8个孔,以利通气,包装好的叶球可放入瓦楞纸箱,视纸箱大小定量装入,放入冷库存放。

也可用竹筐或塑料筐包装,产品在包装容器内应装满,但不要过满、过紧,以免造成压伤或碰伤。

四、病虫害防治详述1. 病害防治1.1 茵核病又称丝核菌病,多发生于结球生菜的基部。

感病部位多呈褐色水渍状斑。

高湿条件下病茎软腐,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髓部遭破坏腐烂中空,或纵裂干枯。

白色菌丝体生长旺盛时会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染病叶片凋萎,导致全株枯死。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施用5O%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O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O00倍液,交替使用。

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发病期则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每亩0.25千克拌细干土均匀撒于行间地面上。

1.2 灰霉病苗期及成株期均会受害。

苗期染病,受害的茎、叶呈水渍状腐烂。

成株期染病,由近地面的叶片开始,初呈水渍状,后迅速扩大,茎基腐烂,其上着生灰褐色或灰绿色霉层,天气干燥时病株逐渐干枯死亡,霉层由白变灰变绿。

湿度大时从基部向上溃烂,叶柄呈深褐色。

该病在温暖潮湿天气时发生严重。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用50%多霉灵1000倍液,或50%速克灵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根据病情每隔7~10天喷1次,交替使用,连喷2~3次。

1.3 软腐病主要危害茎基部或根部柔嫩多汁的组织和叶片,以结球莴苣发病严重。

病部初呈水渍状或半透明,后变褐软化腐烂。

有的从茎基部或肉质茎处发病,导致全株萎蔫。

天气干燥时腐烂叶片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粘叶球,病部渗出恶臭黏液。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喷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