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PPT课件
NH3+HNO3 = NH4NO3 (白烟) 2NH3+H2SO4 = (NH4)2SO4(无白烟) 小结:氨气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
如:HCl、H2SO4、HNO3 知识拓展:当NH3遇到H+,氮原子将自己的孤对电子
放到H+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从而具有碱性。
4、还பைடு நூலகம்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氨气 能被氧气,氯气等氧化。
三、化学性质
1、NH3与水反应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氨水中的微粒:分子:H2O、NH3、 NH3·H2O
离子:NH4+、OH-、H+(极少量)
如果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氨, 会发生 什么变化?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因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氨水显弱碱性。
结论: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氨气的存在。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3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分析了解氨的空间结构,通过小组合作实验 来探究氨的化学性质,自主学习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氨的结构及其性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方法二: 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方法三: 实验室可以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的方法制取氨气。
思考讨论
如何设计实验装置?其 原理是什么?
【巩固拓展】
4.(2009·上海高考)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
易着火.其原因是( B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
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HCl和CO2 B.NH3和CO
C.O2和CO2
D.NO2和NO
2、热稳定性:
氨气比较稳定,但在较高温度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3、碱性:实验探究2:
现象:玻璃管中出现白烟。 结论:浓氨水、浓盐酸具有挥发
性,NH3与HCl结合,有固 体NH4Cl生成。
3、碱性
NH3 + HCl = NH4Cl(白烟)
(1)氨气可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
点燃
4NH3 + 3O2
2N2 + 6H2O
(2)氨气可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气氧
化成NO:4NH3
+
5O2
催化剂 △
4NO + 6H2O
(3)氨气与氯气相遇,可被氧化为氮气:
8NH3 + 3Cl2
6NH4Cl(白烟) + N2
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巩固拓展】
1.若发生氨气泄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B.向地势低洼处跑 C.切断电源,及时报警 D.若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
2、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利用氨气的性质是
(C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极易溶于水
D. 溶水成碱性
3、能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的一组气体是( A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
析中,正确的是( D )
A. 氨气极易液化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 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 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 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 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 的方法制取氨气
力,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 的密切联系,树立用科技改变世界,用知识为中国梦实现 增砖添瓦的梦想。
吉林禽业公司爆炸事故:氨气中
毒为致死主因
2014年6月3日清晨6时, 位于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 的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 爆炸起火,多名当班工人被 困。截至下午16时25分,死 亡人数已升至119人。公安 部消防局证实,爆炸因液氨 泄漏引发。
一、氨的结构:
分子式 NH3
电子式
H H:N:H
NH3分子的构型
::
结构式
H H-N-H
107º18'
三角锥形
二、物理性质
氨气是 无色, 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小 , 氨很容易液化,氨极易溶于水(1:700 )
氨的喷泉实验 现象: 形成红色喷泉。 结论: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思考】氨水中有哪些微粒? 为何呈碱性?
四、氨的制法:
1、工业合成氨:
2、实验室制氨气: 方法一: 原理:
△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收集的试管口 为什么要塞上
棉花呢?
装置: “固体+固体”加热装置。 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验满: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硝酸
用稀氨水治疗 蚊虫叮咬
药品
氮肥
NH3
洗涤剂
塑料 生产纤维
致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