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同步学案七年级思想品德编辑: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学案)
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知识目标)
2、了解自强精神的重要表现。
(知识目标)
3、能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
(能力目标)
4、逐步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
5、预习提纲:
(1)什么是自强?
(2)自强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有哪些?
(3)自强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4)自强不息精神对我们民族有什么影响?
(5)什么是自弃?自弃的人为什么会一事无成?
二、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学指导·( 5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第一目,找出以下知识点并在书上画出。
1、自强含义
2、自强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3、自强的作用。
2、认真阅读课本47页活动内容并回答问题
·深化认识1·(4分钟)
1、下列关于自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②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务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④自强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强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小强是个13岁的农村男孩,在半年之内,父亲因车锅去世,母亲承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也相继去世。
在邻居的帮助下,他自己耕种农田,自己做饭、收拾屋子,他还坚持上学,并且学习成绩优异。
这说明()
①任何人都能做到不怕困难②他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③这是自强的表现④这是自弃的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流程二:·自学指导2·(5分钟)
1、认真阅读课本49页材料并讨论自强与成功的关系?
2、阅读课本50页材料并指出这则寓言说明什么?
·深化认识2·(4分钟)
1、有一名学生这样说:“我的初中生活可以说是在艰辛、‘转战’中度过。
从家里到乡下中学要经过一条长达8公里的沟,由于道路条件差,只能步行。
我每周至少回家一次。
背上满满的一口袋粮食,到学校作为下一周的口粮。
遇到下雨下雪,不知要摔多少次跟头,到了学校满身是泥。
然而,我没有被压倒,我坚强地走了过来。
在学校里,我刻苦用功,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二名。
我想,客观条件虽然艰苦,但只要不畏艰辛去努力,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我就在这样的信念下读完了初中。
进入高中的时候,当学习效果不佳时,我的方法就是坚持中寻找更佳的途径。
一旦在摸索中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那进步是惊人的。
”自觉地努力学习使他不但成了大学生、研究生、还成了一名博士生。
这说明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
A、个人的能力,告别是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务
B、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知识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高
C、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
D、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2、许振超,他在刚参加工作时只有初中时只有初中文化,却在几十个春秋中经历了从装饰工、门机司机到技术工人,再到技术能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这告诉我们()
A、彼此尊重是很重要的
B、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C、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D、在工作中学习是成才的唯一途径
3、下列对自弃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弃,就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②自弃,是指永远向上,永不懈怠,积极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奋发图强的一种精神
③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必将一事无成
④自弃就是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三、[挑战自我](1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属于对自强品质的描述的有()
①开拓进取、奋发向上②努力学习,勇攀高峰③不怕困难,永不服输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2、“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
”这句话告诉我们()
A、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B、征服与被征服、消灭与被消灭是普遍的生存规则
C、人生当自强
D、人不可以过安宁的生活,否则会积弱而亡
2、保尔·柯察金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
该书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
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的一生就是作者自己的革命一生。
他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童年起就饱受了艰苦生活的磨难,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早就播下了阶级仇恨的种子。
十月革命后,他带头参加红军,转战疆场,浴血奋战,曾数次负伤,最后不得不转业到地方工作。
后来,他拉伤情恶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但他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继续战斗。
他从事文学创作,用革命精神教育青年一代,实现了自己一生“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的誓言。
(1)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事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你认为奥斯特洛夫斯基遭遇厄运仍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什么?
(3)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迹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我的收获---我快乐】
【我的不足----我改正】你有做错的题吗?请你记录下列并更正到错题记录本!
深化认识1:
1、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自强的正确理解。
①②③都是对自强的正确理解。
自强是指永远向上,永不懈怠,积极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奋发图强的精神。
而
④对自强的错误理解,它不符合要求。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答案A。
2、解析:本题以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材料来考查自强的表现。
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
材料中的小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还积极进取,属于自强,②③正确,故选B。
答案 B
深化认识2:
1、解析: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自信、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等是一个人成功的
内在动力,即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合四个选项,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2、解析: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这说明自强是成就事业的强大
动力,自强能实现人生价值,是成功的阶梯。
本题主要考查自强的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综合四个选项,只有C项正确,故选C。
答案:C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弃的含义与自弃的危害。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
思进取。
自弃的人没有理解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综合四个选项,只有B项是正确,故选B。
答案: B
挑战自我:
1、解析: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自立的表现,不是自强的品质。
综合四个选项,只有A正确。
故选A。
2、D
3、(1)奥斯特洛夫斯基从小饱受艰苦生活的磨难,积极参战,数次负伤,伤情恶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仍断续战斗,并从事文学创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靠的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
(3)我们作为身体健康的少年,更应发拨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执著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