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景作文讲评课件

写景作文讲评课件


在树林外的草地上有一个亭 子,还有座白色的小桥,上面刻 着精美的图案,听导游阿姨说: “这是个很浪漫的地方,适合拍 婚纱照呢!”。橘子洲头里面还 有个沙雕公园,人们用沙子雕出 狮子,城堡和各种图案,小朋友 也可以也可以在那里尽情的玩 耍…… 橘子洲真美啊,我下次暑假 在来玩。(共319字)
家乡的小河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那里美丽极了,那 里的水不深不浅。 春天那里有许多大人在那里洗衣服,也有 许多的农民伯伯在那条小河旁种田,等到了秋 季再丰收。 夏天我和我的朋友们在小河里开心地捉虾 米和小鱼玩。 秋天金黄金黄的稻谷摆在了农民伯伯的眼 前,也就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季节。 冬天小河结了冰,我和我的好朋友们在小 河上溜冰,好玩极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小河,美丽吧!(共168字)
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描写。 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 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要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还 注意不要忘记观察景物变化的全 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 的都要细致入微地观察,这就容 易抓住景物的特征。
③要想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优美, 就要巧妙的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优美的成语、俗语以及引用古 诗词或名言锦句进行描写。
比喻、拟人、排比。
桃树、杏树、梨树,你 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 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 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 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 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段文字,首句用拟人、回环 两种修辞方法,描写了桃花、杏花 、梨花竞相开放的景象,紧接着通 过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朵的繁 茂,花色的娇艳.
开头,就是这么简单,只 需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 就行了,不能太长。
怎样写好 景物描写?
什么是景物描写?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 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 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 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 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 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非常热闹,每次大部分人去东湖公 园都是8、9点去的。 8点时最热闹的,有一次妈妈和外婆带我的3 个弟弟,你们不知道第三个弟弟从哪来的吧?答 案是我的表弟有7、8个月了吧!还不会走路,还 长了两颗牙。 我们去的时候是8点,那个时候非常多的人, 大约有五百多人,我们在下坡的时候看到有好多 人在游泳。我们看到了卖吃的、玩具,还有的大 妈,老年人跳广场舞,还有生活用品。特别是小 吃什么烧烤啊、水果啊等等…… 还有那里的花非常好看有红的、有粉的等…… 这一天我们都很开心!忘了告诉你前面提的表弟 是个小可爱呢!(共243字)
比较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 景物描写;前者虽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的状
态介绍,后者则从形象、色彩等多方
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 多种修辞方法。
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
形状、颜色、质地以及声音、气味 等方面。
如何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
①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
的特点。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嫩”和“绿” 就是春草的特点。)
⑧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
合。(正面描写是直接对景物进
行描写,侧面描写是通过描写其他 事物来衬托景物。在描绘景物时为 了使景物更真切、具体,更有利于 烘托人物,可以把正面描写与侧面 的烘托结合起来。如《春》,写蜂 蝶,衬托春花的芬芳艳丽。)
⑨注意注入人物感情
• 在写景中注入人物或者作者的情感, 情景交融,更能体现人物的爱憎感 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春》的最 后三段
美丽的橘子洲头
人们都说长沙是一 座山水洲城的城市,这 个“洲”就是橘子洲头。 它像一颗闪闪发光的珍 珠静静地躺在我们的母 亲河——湘江的怀抱里, 吸引人们的目光。
暑假的一天,我们全家一 起去了橘子洲头游玩,刚下车, 我远远的就一排排高大的柚子 树,青绿色的柚子像一个个小 足球,似乎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在柚子树的边上,有一片橘子 树,大大小小的橘子挂满了树 枝,一阵微风过,你会闻到一 股淡淡的清香,使人禁不住想 摘点下来吃。
写一处自然景观
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1、不知道怎么写景 2、不会选择材料:陈旧、无意义 3、自始至终不点题或离题万里 4、结尾不会照应开头或深化主题 5、文中没有细节描写,只会用叙述的口气 6、不会运用修辞手法,语言不生动,不形象 7、语句啰嗦、语言不通顺 8、不会运用标点符号。
开头: 1.扣题: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 词写进第一段中。 2.提示写什么:(1)你要写的 是什么景物?(2)它总的特点 或你的观点是什么? 把这两个内容在第一段中写清 楚。第一段完成。
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呢?
烘托心情
渲染气氛
推动故事情节
借景抒情Βιβλιοθήκη 深化主题写法提示:描写景物时,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静态、动态、视觉、肤觉、味 觉、嗅觉、听觉等角度来描绘景物, 再引用几句诗,注入自己的感情。这 样,景物不仅千姿百态,呈现立体美, 而且具有诗情画意。
园在 的飘 那飘 株忽 桂忽 花的 开秋 了雨 !中 , 校
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 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
一 团走 绿近 云一 般瞧 的, 树银 冠灰 ,色 的 树 干 托
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 点的米黄色的小花
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 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
校园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 开了!(首句点题。)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 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从远处 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 色的 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 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 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 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 (从近处写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 状、色彩。)
④运用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 使景物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 运用感官,从听觉、视觉、 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来写景。 (《春》第5段)
⑤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同一景物,由于观察点的 不同,远看、近看、仰视、俯视 、平视,视觉形象便会呈现出千 姿百态。描写景物时,若能从不 同角度进行描写,会使读者对所 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林荫大道 这是一条林荫大道,动起官 员,西到花园村,它宽15米,可 供4辆汽车并行驶过。大道两旁, 清秀挺拔的树和五颜六色的鲜花 交错相映,真实景色宜人!
高大的泡桐树,枝叶茂盛,毛 绒绒的泡桐果挂满树梢。一顶顶树 冠像撑开的一把把大伞,为人们遮 挡了夏日的骄阳。银杏树的叶子, 像一把小扇子,一阵风吹来,发出 哗哗的响声,拂去了人们脸上的汗 珠。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 娘,亭亭玉立在道路两旁。一串红 像一串串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火红, 那么热烈!
如: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 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 地方。 又如:课文《观潮》的开头: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再如:课文《桂林山水》的开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 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⑥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 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 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 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 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 的艺术形象
⑦虚实结合进行描写 (发挥想象与联想,将虚景与实景 结合起来描写,往往有意想不到 的效果。如《春》第四段中实景 与虚景的完美结合。)
晚霞 傍晚,我站在窗户旁看着美丽的天空。 突然,天空的又大又白的云好像红红的 火燃烧着。我聚精会神地望着天空。白云发 出红色的光,把树和高楼都照成了红色。天 空的晚霞有各种颜色,天空的蓝色和霞光的 红色。 突然起了一阵风,沙沙的树叶声被吹响 了,仿佛在给那美丽的晚霞歌唱。 我最喜欢晚霞了,因为有晚霞明天就是 大晴天,而且晚霞这么的美丽,变化多样。 (共162字)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 整个校园都熏醉了!(从视觉、嗅觉、 味觉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 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从味觉、 肤觉写花的香味。)只要你从这儿经 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 古诗赞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种,世 上无花敢斗香。”可见,桂花的芳香 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觉 基础上结合诗句写出总的感受。)
每天,无数行人、车辆沿着 这条大道向前行进,就像行进在 绿树红花的长廊里。
小作者按“总——分——总”的顺 序,先总的介绍了这条林荫大道及道路 两旁的景物,然后具体地描写了路旁的 花草树木,最后再总写“这条大道”像 “绿树红花的长廊”。 第一段的两个数字用得妙,给读者以 直观的感觉。第二段、第三段中的比喻 句也写得生动形象。总之,这篇短文有 形、有色、有声、有态,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