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 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介绍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旨在说明国际 贸易是价格的均等化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 三、 H-O的评价
国际贸易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第四章 比较利益理论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第四章 比较利益理论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从供给的角度
——要素票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 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 由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提出 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加以完善 赫克歇尔和俄林所运用的分析工具是由新古典经济学 所建立起来的等产量线、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 界等,该理论也被称之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生产电子产品投入资本比例大,称之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生产小麦投入土地比例最大,称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要素禀赋)物质定义
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 K/L )大于他国,则称该
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 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国际贸易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
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贸易前,要素禀赋存在差异 要素价格不一致 贸易后: 国1, X商品相对价格↑ 资本的价格↓,劳动的价格↑ 国2 ,X商品相对价格↓ 资本的价格↑,劳动的价格↓ 均等 两国X的相对价格差不断缩小, 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 稀缺要素的价格不断下降↓
即:国家1,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稀缺; 国家2,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稀缺。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
Y ( 资 本 密 集 型 产 品 ) 国家2的PPF比国家1更偏向于Y坐 标轴 国家2(资本丰裕) 国家1的PPF比国家2更偏 即劳动丰富的国家的PPF 向于X坐标轴 相对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 品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 的影响而得出的著名结论。
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 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而 逐步缩小,即要素价格将趋于均等。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 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
11.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国际贸易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条件的经济含义
教材P55-57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在一定时期
生产函数(经济学中的)定义
内使用可能的生产要素组合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 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生产函数。
Q=f(L,K)
L:劳动投入量,K:资本投入量 对于任意的t>1, 如果Q=f(tL,tK)=t f(L,K),规模收益不变
国际贸易
PPF与赫-俄定理
X (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由前图可以推出: 国家2的产出结构比率YX高于国家1,说明劳动丰 裕的国家1生产相对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X,资本 丰裕的国家2生产相对较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Y; 两国的消费结构的比率YX在两个国家相同 贸易后,国家1向国家2出口X产品, 国家2向国家1出口Y产品。 结论:各国都会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要素 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 生产出来的产品。
国家1(劳动丰裕) X (劳动密集型产品)
图4-1国家1和国家2的PPF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
由此:
PPF差异 PPF反映供给能力 两国要素禀赋差异
结论:
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劳动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国际贸易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意义: 第一,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
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
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 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第二,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 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国际贸易
赫克歇尔(1879-1952)小传
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乌普萨拉大学哲学
博士。曾任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经济学、统计学教授和经 济史教授。大部分精力致力于经济史研究,“生产要素 禀赋论”是他在长期潜心研究各国及瑞典经济史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
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在经济
5. 两种商品生产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各种商品的 要素密集度不随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6.两种产品市场和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国际贸易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前提的内容
7.生产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国家之间不可流动; 8.两国在两种产品上的专业化都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 贸易后两国仍然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9.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消费者偏好)相同; 10.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障碍;
要素禀赋差异的产生原因易于解释
国际贸易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一、假定前提的内容 二、假定条件的经济含义
国际贸易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前提的内容
1. 2(国家)× 2(生产要素)× 2(产品); 2.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3. 规模收益不变; 4. 两国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各国可供利用的生 产要素的总量不变;
国际贸易
两国要素价格均等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
在特定条件和假设前提下,自由贸易使两国间
商品价格均等化
各种要素价格均等化
以至于即便在要素不能在各国间流动的情况下:两国 工人也将享受同样的工资水平 两国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也将获得同样的地租收益
一国究竟属于资本丰富还是劳动丰富的国家,取决
于与谁相比。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
如果国家1、2 资本一劳动的禀赋比例分别为K1/L1 、 K2/L2,且有K2/L2>K1/L1,认为:
相对于国家1而言,国家2是资本丰裕型国家 相对于国家2而言,国家1是劳动丰裕型国家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3.图示 P61-62
P2
I′ I
PW
I′
贸易三角形 出口Y、进口X
Y 国家2 产 品 H′
国家 1
Y 国家2 ● A′ 产 品 C′ I′
H
I 国家 1
E=E′
出口X 进口Y I′
●
P1 0 (A)
X产品
C 0 (B)
A
X产品
PW
图4-3 赫-俄定理模型的图示
假设:两种产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 和劳动L,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的投入比例 分别为 Ky Kx kx , ky Lx Ly
如果,k y k x
则称: 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密集度
如果某一要素投入比例大,可以称该产品为该要素密 集程度高,并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比例最高的要 素种类不同,将产品分为若干种类型。 如: 生产纺织产品投入劳动比例大,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推理过程 要 素 丰 裕 度 不 同 要 素 价 格 不 同 产 品 成 本 不 同 产 品 价 格 不 同 产 生 国 际 贸 易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2.简要证明 P59-60
Y
( 资 本 密 集 型 产 品 ) P2 R2 国家2 P2 P1 国家1 R1 P1 0 图4-2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
价格定义:通过要素的相对价格来表述
如果 r2/w2 < r1/w1,国家2相对于国家1而言是资 本丰裕的。 物质定义只包含了供给因素,价格定义包含了供给 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1、基本内容 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和便宜的生 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和昂贵的生 产要素的产品。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国家1的相对商品价格线P1小于国家2的相对商品 价格线P2;(Px/Py)1<(Px/Py)2 说明劳动丰裕的国家1在劳动密集商品X上具有比较 优势,资本丰裕的国家2在资本密集商品Y上具有比 较优势。 同时 由于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需求结构相同(假 设条件); 结论:比较优势只能来源于两国的生产要素丰裕 程度或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国际贸易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密集度
一、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没有关系,是一个
相对的概念。
在任何相同的要素价格下,k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