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蒽环类药物特性专家共识

中国蒽环类药物特性专家共识

中国蒽环类药物特性 专家共识
中国肿瘤临床 2018, 45(3)norubicin • 多柔比星 Doxorubicin • 表柔比星 Epirubicin • 吡柔比星 Pirarubicin • 阿柔比星 Aclarubicin • 米托蒽醌 Mitoxantrone DNR ADM EPI THP ACR MIT
心脏毒性机制
• 蒽环类药物螯合铁离子 • 触发氧自由基,尤其是羟自由基的生成
• 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 心肌线粒体DNA损伤
心脏毒性
急性心脏毒性
• 给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 • 常表现为心脏传导紊乱和心律失常 • 极少数表现心包炎和急性左心衰 • 用药后1年内发生 • 表现为左心室功能障碍,最终可发展为心衰 • 用药后数年发生 • 表现为心衰、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 静脉输注血小板 • 促血小板生成素 TPO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CSF rhGM-CSF
使用升白药物时应在化疗结束后24-48h使用, 不应在化疗前或化疗过程中使用
蒽环类药物稳定性
常用配制溶液
• • • • 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 THP仅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置
膀胱局部反应
脱发
Thanks
配制后溶液稳定时间
• 多数蒽环类药物配制后室温正常光照下稳定48h,强光下稳定24h • THP配制后室温下放置不得超过6h • 建议避光保存在2-8℃,于24h内使用
药物外渗
给药途径
必须通过动、静脉或者膀胱灌注给药 • 外周静脉炎 • 局部组织溃疡或者坏死
动静脉给药药物外渗不良反应 出现外渗或漏出血管
慢性心脏毒性
迟发性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MTD
ADM EPI
550mg/㎡,放射治疗或合并用药者350-400mg/㎡ 900-1000mg/㎡,用过ADM者<800mg/㎡
THP
DNR
950mg/㎡
550mg/㎡ 160mg/㎡,用过ADM等药物者<120mg/㎡
MIT
骨髓抑制
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 血小板低于20×10^9/L
临床药理学特点
• 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排泄
• 除IDA外不能被胃肠道吸收,不或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 半衰期13-50h不等(ADM 43h;EPI 40h;THP\ACR 13h) • 48h内<10%的药量由尿排出 • 96h内40%的给药量由胆汁排出 • 对有肝转移和肝脏功能受损的患者,血浆中浓度维持时间延长 • 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
• 立即停止输液 • 尽量回抽药物 • 应用1%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局部、浸泡过夜最佳、然后用水冲洗
其他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
• 昂丹司琼 • 格拉司琼 • 阿瑞匹坦 • 膀胱灌注不会引起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 • 化学性膀胱炎的严重程度与灌注频率、剂量有关 • 少数患者可出现尿道狭窄、过敏反应 蒽环类药物引起的脱发为暂时性脱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