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现状的思考

对我国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现状的思考

对我国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现状的思考———基于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12年(1995-2006)的统计与分析□李庆 提要:本文对过去12年来在我国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1)12年来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呈上升趋势,并在2001年以后进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定量研究;3)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但仍以词汇特征、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研究为主;4)研究材料以书面语材料为主,对口语材料的研究严重不足;5)研究对象仍以大学本科生为主。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测:今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得到拓展;口语语料库与多层次二语群体语料库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研究。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思考;发展趋势Abstract:This paper revie ws the e mp irical research on L2vocabulary acquisiti on by analyzing the pertinent papers published in9maj or linguistic j ournals in China in the past12year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 mount of papers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and maintaining a stable devel opment since2001,that quantitative research has been the ap2 p r oach mostly app lied with the focus upon lexical featur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and that oral data and subjects oth2 er than undergraduates have been under2researched.Based upon the analysis,the author p redicts that researcherswill p r obe more deep ly int o the field while expanding the range of it,and that more studies will be under way al ong with further constructi on of cor pora,es pecially those of oral data and data of subjects of multi2level linguistic p r oficiency. Key words:L2vocabulary acquisiti on;e mp irical research;reflecti on;devel opment trend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112(2007)06-0045-081.引言长期以来,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发展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点还只是近十几年的事(Coady&Huckin1997;Sch m itt&McCarthy1997;Carter1998;Nati on2001; Bogaards&Laufer2004等)。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第二语言(以下简称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总体上并不多,实证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几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学习者词汇量的调查(桂诗春1985;喻爱菊1991)。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更是如火如荼,无论是在研究范围、研究深度,还是在研究手段等方面都呈现出争相斗艳之势。

为了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国内近十几年来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的实际状况、发展脉络、突出问题及发展趋势,本文对过去12年来在国内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2.研究方法对于实证研究的界定,我们主要参考高一虹等人和Punch的观点。

高一虹等(1999)在描述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时把研究方法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三类;Punch(1998)认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属于实证研究范围,它以系统的、有计划的材料收集和分析为特点。

实证研究过程按时间顺序通常可以分为7个阶段:(1)发现研究课题,(2)明确研究问题,(3)研究设计,(4)实施调查,(5)分析数据获得结果,(6)解释调查结果,(7)传播研究结果。

在这7个阶段中,头6个是研究的主体,即实证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吴旭东2002:88)。

以上述相关理论为评价框架,我们检索了1995年至2006年12年间国内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所有文章,最后确定了其中的114篇为实证研究(表1),并从研究类型、研究类别、研究材料、研究对象等方面对这114篇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

表1 过去12年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文章发表情况年份959697989900010203040506总数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112484833640外语与外语教学111121310外语界11125现代外语121134131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5524220外语学刊112外语教学116132216外语研究112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113总计111426191321131320114所占百分比0.90.90.93.51.75.316.711.418.411.411.417.5100% 3.结果与分析3.1基本趋势在过去12年中,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图1)。

通过趋势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12年的研究历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

前6年(1995年-2000年)为第一阶段,共发表研究论文15篇,占论文总数的13%;后6年(2001年-2006年)为第二阶段,共有99篇相关论文发表,占论文总数的87%。

这一现象说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此外,词汇习得实证研究进入第二阶段以后,发展相对平稳,每年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基本上都在13至20篇之间,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1 过去12年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总体发展情况 3.2研究类型实证研究主要有两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或称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前者的数据材料以数字形式呈现,后者的数据材料则以文字陈述呈现(文秋芳2001)。

从理论上讲,这两种研究方法壁垒分明,但是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单靠一种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信度和效度上都没有使用多种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可靠。

因此,在实际研究中,人们常常是混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刘润清1999)。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研究类型分为三大类: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

统计结果显示:在114篇文章中,定量研究69篇,占文章总数的60.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章38篇,占总数的33.3%;定性研究的文章只有7篇,仅占总数的6.2%。

因此,从图2的研究类型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三类研究在12年的第二阶段,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发展趋势:定量研究发展明显;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从2001年起开始明显攀升,2003年后则保持平稳发展;定性研究除了在2001年骤然上升以外,其他时段停留在零的水平。

这表明,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中,定量研究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则在近几年得到关注,但运用不多。

相比之下,定性研究倍受冷落。

事实上,在38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文章中,部分文章仍然以定量研究为主。

图2 过去12年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类型变化情况 3.3研究类别根据研究内容,我们将114篇文章分为6大类。

表2较为具体地描述了这些研究类别的主要特征。

表2 过去12年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的分类情况类别主 要 特 征1词汇特征:包括学习者口笔语中的词汇概貌、词汇总体使用特征、某类词汇或某个单词的使用情况、词汇错误特征等2词汇水平:从静态的角度探讨词汇广度(词汇量)、词汇深度、各词汇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词汇总体水平等3词汇发展:从动态的角度观察词汇知识、词汇水平的发展情况,包括词汇量的发展、词汇深度知识的变化模式、词汇总体水平的提高趋势等4词汇与二语习得其他方面的关系:包括词汇与听、说、读、写等单项语言技能的关系,词汇与语言总体水平、语言综合能力的关系5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包括课堂环境下词汇学习、词汇记忆的有效途径,课内外学习环境中词汇学习的策略使用状况等6心理词汇:包括心理词汇的特征,词汇联想,词汇提取过程中的语义、语音效应,词汇提取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等 统计结果表明,第一类和第五类,即词汇特征和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的研究文章较多,分别占文章总数的30.7%(35篇)和29.8%(34篇),两者之和超过了所有文章总数的50%。

有关心理词汇方面的研究文章16篇,占文章总数的14.0%;其次是词汇发展11篇,占9.6%;词汇水平和词汇与二语习得其他方面的关系的文章都是9篇,分别占7.9%。

以上数据说明,国内近12年来最为关注的是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使用情况以及如何提高词汇学习效果的问题。

但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研究者们已开始把研究视角从习得者的外部延伸到了内部,不仅探讨了二语词汇习得的外部特征,而且也开始通过对二语习得者心理表征的观察与分析,揭示心理词汇的内部系统,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二语习得者的“黑匣子”。

此外,研究者们已不满足于仅仅从静态的角度观察二语词汇的广度与深度,而是更想了解二语词汇知识、词汇能力的动态发展轨迹。

从下表3我们还可以看出,在12年间的第一阶段以词汇水平、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为主,而且这两类研究均有逐步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单纯的词汇水平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2002年以前。

与此同时,其他类别的研究都集中在第二阶段,而且大多都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十分有趣的是,经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词汇特征方面的研究文章虽然占的比例最大,但基本上也都是集中在第二个阶段,而且较为明显地呈现出两个高峰期,即从2000年的2篇文章上升到2003年的9篇,然后又从2004年的3篇逐步上升到2006年的8篇。

出现这样的变化走向也许并非偶然。

由桂诗春、杨惠中组织建立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在1999年开始组建,并于2003年建成;而另一个语料库(S W EC LL)则由文秋芳牵头于2003年正式开始组建,于2005年出版发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