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与财务报表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与财务报表

✓ 注册会计师必须完成的工作: (1)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 (2)对被审计单位已审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
拟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三、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3、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工作底稿)
✓ 项目组内部复核:项目经理的现场复核和项目合伙 人的复核; ✓ 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上市公司等特殊被审 计单位)
✓ 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的分歧(会计方面有问 题) ✓ 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方面有问题)
✓审计差异分为核算错误和重分类错误。
✓核算错误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 计核算而引起的错误,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衡量每 一项核算错误,又可把这些核算错误区分为建议调 整的不符事项和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即未调整 不符事项);
✓ 重分类错误是因企业未按企业会计准则列报财务 报表而引起的错误。
• 调整规则:
• 把上述两笔会计分录对比,其中两者一致的科目不必 出现在调整分录;正确分录中有的、而原分录中没有 的科目,应按相同方向出现在调整分录上;原分录上
有的、而正确分录中没有的科目,则按相反方向出现 在调整分录上。
鉴此,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10000
累计折旧
40000
营业外收入 50000
第 27 章 审计报告
一、审计报告的定义: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 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 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 文件。
二、审计报告的要素:
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1)标题;(2)收件人;(3)引言段;(4)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 的责任段;(6)审计意见段;(7)注册会计师 的签名和盖章;(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 址及盖章;(9)报告日期。
审计意见段:
意见段的内容
审计意见段应当说明,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 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 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合法性、公允性)
三、审计报告的类型
✓ 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
✓ 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 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 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P586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二、汇总审计差异: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 审计前金额——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审财务报表。
✓ 帐项调整——注册会计师编制的“账项调整分录汇 总表”中的调整分录(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填列。 ✓ 重分类调整——注册会计师编制的重分类调整分录 汇总表。(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 ✓ 审定金额——审计前金额±调整金额。 ✓ 注意:试算平衡表的勾稽平衡关系。
✓ 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 审计报告,主要指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 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
三、审计报告的类型
标准 审计报告
非标准 审计报告
非无保留意见的 审计报告
保留意见的 审计报告
否定意见的 审计报告
无法表示意见的 审计报告
(一)、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影响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情形: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二、汇总审计差异:
(一)审计差异调整
审计差异: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被审计单位某些业务的 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定,致使账户或 财务报表上一些项目反映的金额与经过审定的金额不一致 。
审计差异调整:注册会计师归纳审计差异,根据重要性 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并汇总,编制调整分录,进而调整财务 报表。
贷:固定资产 100000
• 2、重分类误差的审计调整分录

例: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总账余额为借方
75000元,其中三个明细账为贷方25000元。资产
负债表上,反映应收帐款项目为75000元。
• 『错还是对?』

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25000
贷:预收账款 25000
✓ 对审计差异内容的“初步确定并汇总”直至形 成“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编制 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得以完成的。
第 26 章 完成审计工作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一、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 二、汇总审计差异 三、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一、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
✓ 重大发现涉及会计政策的选择、运用和一贯性 的重大事项,包括相关的信息披露。 ✓若存在分歧,审计项目组应遵循事务所的政策和 程序予以妥善处理。
✓ 在运用分析程序进行总体复核时,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 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考虑对全部或部 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评估的风险是否恰当,并在 此基础上重新评价之前计划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有 必要追加审计程序。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三、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2、评价审计结果
✓ 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意 见的类型以及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是否遵守了审计准则。
• 1、核算误差的审计调整分录
例:被审计单位有偿出售机床一台,账面原值10万元, 已提折旧4万元,作价收款5万元。未审计前账务处理 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0
• 『错还是对?』
• 上述处理不符合规定要求。正确分录为: • 借:银行存款 50000
累计折旧 40000 营业外支出 1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三、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1、对财务报表整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
✓ 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
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一致。(强制要求)
✓ 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主要在于强调并解释财 务报表项目自上个会计期间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以证实 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信息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 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与注册会计师取得的审计证据一致。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二、汇总审计差异:
(二)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 P547
1、帐项调整分录汇总表 ——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核算误差)
2、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调整分录汇总表 ——重分类误差的不符事项(重分类误
差) 3、未更正错报汇总表
——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核算误差 )。注意:审计差异未超过重要性水平作为未更正 错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