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青春放歌.教学内容1.歌曲:《拉起手》2.欣赏:《飞来的花瓣》二.教材分析1. 《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
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地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节奏具有稳健而富有动力的特征,给人以不断向前涌动的感受。
旋律时而以跳进为主,时而又以级进为主。
歌曲采用了二部合唱的形式,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多使用三度、六度和声关系。
更显得和谐、爽朗、充满朝气。
2. 《飞来的花瓣》:女作曲家瞿希贤作曲,歌曲是一首美丽的小诗,歌颂了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与语言的节奏、声调非常贴切,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富于诗意。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采用了独唱的形式,第二乐段采用了二部合唱的形式。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 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过程与方法: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
四.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五.教学准备:钢琴,音响,音像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师生问好,听音乐进教室2 •听音练习,进行两个八度的听音练习。
3•发声练习:练习u的发声方法,找共鸣。
4•复习歌曲:复习上学期所学习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1.导入(1)在现代,和平、团结、友谊已经成了世界的主题。
《拉起手》就是一首反应世界主题的歌曲。
2.初听歌曲导:听听歌曲,它的情绪是怎样的?3.复听歌曲导:歌曲的力度有什么变化?4.学习高声部A、师范唱咼声部B齐唱,师指导演唱C跟音乐伴奏演唱5.学习低声部A、师范唱低声部B齐唱,师指导演唱C跟音乐伴奏演唱6.分声部演唱A、咼声部跟伴奏唱B低声部跟伴奏唱C二声部合唱,指导演唱7.跟伴奏合唱导:注意歌曲的力度对比。
8.为歌曲编配节奏导:什么样的节奏适合歌曲?(三)欣赏歌曲1.导入导:《拉起手》情绪热烈、欢快,来听听歌曲《飞来的花瓣》,它的情绪又是怎样的?2.初听歌曲导:两首歌有什么不一样?3.复听歌曲导:歌曲有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4.再听歌曲导:跟着歌曲唱一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组织下课小结:《拉起手》唱出了青春的朝气蓬勃,歌曲的情绪通常和音乐要素有关系。
而《飞来的花瓣》是一首赞美老师的歌,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老师的歌?(五)拓展作业:课后收集关于老师的歌。
八•板书设计《拉起手》《飞来的花瓣》第一课青春放歌(第二周)一. 教学内容 欣赏《行星组曲》 二. 教材分析1. 《行星组曲》: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所作的管弦乐组曲 分别以七颗行星的名称为标题(地球、冥王星除外)<(1)《火星——战争之神》:乐曲为C 大调,快板,5/4拍。
乐曲开始的节奏具 有进行曲节奏特点,乐曲共三个主题,第一主题旋律低沉而压抑,有一种令人 不安的特点;第二主题低沉浑厚、充满怒气;第三主题威武雄壮,具有进行曲 风格。
(2) 《金星——和平之神》:乐曲为降E 大调,慢板,4/4拍。
乐曲共两个主题, 第一主题宁静温和,充满了和平的气氛,再现时奏出温和而明朗的旋律,把人 们引入沉思和幻想的境界。
第二主题的开头采用五声音调写成,甜美而温馨, 如同纯真而抒情的民九.课后反思全曲由七首乐曲组成,歌,具有一种优雅的格调和幽静的气氛。
(3)《木星——欢乐使者》:起毛C大调,快板,2/4拍,是一首规模较大的欢乐颂歌,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有三个主题,第一主题展现了喜悦的情绪,第二主题显得单纯而真挚,第三主题从容而庄重,带有较强的民族舞曲色彩;第二部分是一首颂歌,旋律纯朴而宽广,宛如民歌那样质朴无华、亲切感人;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乐曲在辉煌华丽的气氛中,用欢乐颂歌的曲调结束。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2.知识与技能: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配画。
3.过程与方法:用聆听、演唱、自主学习等方式学习歌曲。
四.教学重点:聆听《行星组曲》,体验乐曲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在对比欣赏中感受不同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所起的作用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钢琴六.课时安排: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学1、聆听《火星——战争之神》(1)导入导:在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冥王、海王和地球,这些行星各有自己的特点。
英国的作曲家霍尔斯特就根据这些行星的特点写了部作品《行星组曲》,组曲一共有七首,因为当时人们只发现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这七颗行星。
《火星——战争之神》,看到这个标题,你觉得音乐会是怎样的?(2)聆听乐曲导:让我们来听听这首乐曲,看看它的速度、演奏乐器、旋律、节奏、情绪分别是怎样的?边听音乐边填表格(板书):(3)学习典型节奏导:在这个音乐里,有个节奏是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让我们一起来念念。
这个节奏给你什么感觉?(4)演唱旋律导:让我们来唱唱歌曲里的旋律,看看这个旋律给你什么感觉?(5)复听全曲导:紧凑的节奏、平稳的旋律让人感觉战争即将到来,而那一声声巨响又象征着战争的激烈进行。
让我们再次来聆听音乐,感受战争的气息。
2、聆听《金星——和平之神》(1)导入导:战争之神带给我们紧张、激烈的感觉,那和平之神又会是怎样的呢?(2)聆听全曲导:让我们来听听音乐,完成表格。
(3)分段聆听,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A、聆听圆号演奏部分B聆听长笛、单簧管演奏部分C聆听小提琴演奏部分(4)再听全曲(三)组织下课小结:不同的音乐要素赋予了音乐不同的情绪,音乐要素往往决定着音乐的情绪。
(四)小结八•板书设计速度节拍!后反思旋律力度节奏情绪火星一一战争之神金星一一和平之神九.第二课亚洲弦歌(第三周)一.教学内容概括简介“亚洲音乐”歌曲:《邮递马车》二.教材分析《邮递马车》:日本作曲家古关裕而作曲,歌曲是降A大调,2/4拍,用较快的速度演唱,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感受日本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日本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学唱歌曲。
3.过程与方法: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感受变化音对歌曲情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稳定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日本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日本民间音乐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钢琴六.课时安排: 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学1、学习歌曲(1)导入导:在我们地球上,有很多的国家。
由于每个国家、每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人文风俗不一样使得这些地方的音乐也变得不一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青们的际遇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中情景极为相像。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日本,去听听日本的音乐。
(2)讲授新课,介绍词曲作者。
这首歌是日本词作家丘灯志夫(1917——2009)作词,由作曲家古关裕而(1909―― 1989)作曲,作品诞生于1951年12月,并灌制成唱片,1952年由日本歌手冈本敦郎演唱,并随之得以广泛传唱。
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3)欣赏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绪。
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
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
(4)复听歌曲,技能训练。
发声练习:0 0 5 | 3_^_ 3 6 | 5 6 5 ____ | 5 i 5 ?? 4 | ? 2 ? 4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啊传女男女男女男女男节奏练习:(1) X X |(1 —16小节)(2) XX XX |XX XX | XX X- —? (17—24小节)(3) X XX |(25—31小节)(4) XX XX |(32——36小节)(5) XX X |(37 - -48小节)(5) 学唱歌曲:A、跟教师学唱B、分组唱。
C、分角色唱。
D与录音机同步演唱(6)伴奏歌曲:学生边打节奏边演唱歌曲。
(7)表演唱歌曲。
2、拓展延伸(1)导入:这是一首日本的民歌,它给你什么感觉?(2)提问:你还知道日本的哪些歌曲?能唱唱吗?(三)小结:日本离我们中国很近,但他们的音乐跟我们却很不一样,有着另一种风格。
世界很大,音乐很多,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其它地区及其它国家的音乐,感受音乐!(四)拓展作业:课后收集日本音乐作品。
八•板书设计“亚洲音乐”歌曲:《邮递马车》九.课后反思第二课亚洲弦歌(第四周)一.教学内容欣赏:《摇篮曲》、《运动会开幕曲》二.教材分析1.《摇篮曲》:选自影片《两亩地》,是一首具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插曲。
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以及波浪式、螺旋式的旋律进行,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歌曲记谱为D大调,可以认为是a多里亚调,用7/8拍子(即3拍+4拍),速度缓慢。
曲式结构特点是,重复句的多次反复出现。
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2.《运动会开幕曲》:是一首具有浓厚阿拉伯风格的科威特歌曲,用C音记谱,全曲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等速度,用4/4拍记谱,可分为三段;第二部分,较快速度,用3/4 和2/4 拍记谱,可分为四个乐段。
在音乐结构上以动机为音乐主题(或为核心),用重复、模进的方法来发展乐思。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2.知识与技能:在欣赏活动中,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3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讨论等音乐及其特点。
四.教学重点:感受印度歌曲与科威特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
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钢琴六.课时安排: 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学1、聆听《摇篮曲》(1)导入导:你听过摇篮曲吗?能唱唱吗?摇篮曲有很多,我们会唱的也很多,你能说说摇篮曲的特点吗?让我们来听一首印度的摇篮曲,听听它给你什么感受。
(2)初听歌曲导:歌曲在演唱上有什么特点?(3)演唱第一句导:印度的歌曲有着浓浓的鼻音,而且是7/8 拍子的,这样的音乐在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音乐里是很少见的,让我们来唱一唱歌曲的第一句,感受一下印度的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