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酒杯介绍

红酒杯介绍

如何寻找最适合的酒杯
人类的感官是如此敏感而奇妙,做一个试验,将同一瓶葡萄酒倒在不同的杯子中,香气和口感竟然有微妙的不同。

酒杯的形状可以影响酒的香气分子的散发情况,更奇妙的是可以影响酒的口感。

舌头有4个味觉区,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头后面对苦味敏感,舌头的内侧对酸度敏感,而外侧则对咸度最敏感。

酒杯的造型、容量、杯口的直径、杯缘吹制的处理以及杯壁的厚度,决定了酒入口时的最先接触点,当酒的流向被引导至适当的味觉感应区时,也激发了不同的味觉。

一般来说,白葡萄酒适合带阔口略微小的杯以截获酒香,握杯脚以保留其冷温。

红葡萄酒的酒杯相对比较大,以催生其复杂酒香。

而香槟酒,采用细长的郁金香杯,以减少酒的表面区域,防止文章来源于致远酒行网气泡消散。

但有些品牌,如Riedel、Spiegelau等,还会分到具体的葡萄品种。

同是白葡萄酒的主流品种,霞多丽(Chardonnay)和雷司令(Riesling)的杯子就有不同。

霞多丽的产地较为温暖,酒精含量高、酸度低,而雷司令产地较凉爽,酒精含量低、果酸较高。

莎当妮杯口的设计令酒汁入口时先流向舌头中部,然后向四面散开,酒的各种成分产生和谐的感觉。

而雷司令所用的杯形,杯口微岔,酒液可以直接导向舌尖,即舌头的甜味区,因此突出了果味,这使高酸度酒的酸味相对降低。

而红酒里面,赤霞珠的单宁重,酸度低,品尝时最好用波尔多型酒杯。

它可以让酒流向舌头中部后向四面流散,令果味和果酸产生和谐的感觉。

勃艮第的黑皮诺(pinotnoir)由于具有相当高的酸度,应该选用勃根第型酒杯,杯形像郁金香,这样的杯口设计,可以令酒液先流过舌尖的甜味区,突出其果味,平衡了本来较高的酸度。

“干”葡萄酒的反义词是什么?
在茫茫酒海,“干”的反义词不是“湿”,而是“甜”。

比如邦德那杯马丁尼鸡尾酒,就是干马丁尼,当然相应的还有甜马丁尼和中性马丁尼,这主要取决于调酒时所选的味美思酒(加香葡萄酒)的类型(“干”或“甜”)及其比例。

我们经常还会注意到“干红”或“干白”之类的名词。

葡萄酒干不干,是根据每升酒中的残留糖分含量划分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定义是:低于或等于4克为“干”,不高于12克为“半干”,不高于45克为“半甜”,高于45克为“甜”。

事实上,由于大多数红葡萄酒的残留糖分都低于4克,精致一些的大都低于1克,而甜型红葡萄酒稀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干红”之称并无实质意义,就像把电话叫做“有线电话”一样多余,不如直接就叫“红酒”,或者再冠以产区名称,更精确一些。

白葡萄酒的残留糖分跨度较大,比如英国著名酒评家杰西丝-罗宾逊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参加的一场雷司令白葡萄酒文章来源于致远酒行网品鉴会上,26款雷司令的每升残留糖分含量从0.92克到207.5克不等。

而匈牙利的托卡伊Essencia贵腐酒甚至创造过900克的世界纪录。

因此,白葡萄酒就有必要分出“干白”和“甜白”。

需要强调的是,白葡萄酒的残留糖分高低所决定的只是类型,并不能孤立地作为判断酒质高低的指标。

或许可以作为判断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的指标?美国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曾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写道:“有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把社会上层和底层划分得清清楚楚,那就是饮料的甜度:较干还是较甜。

”他还举例说:“酒会提供的白葡萄酒越甜,说明主人的社会地位越低。


当然,我相信很多人对此不敢苟同。

而且,由于种族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味觉存在差异。

波尔多大学酿酒系教授埃米尔-佩诺曾经做过一次实验调查,把品尝者分为德国人和法国人两个小组,同样是每升残留糖分4克的葡萄酒,100%的德国品尝者印象为“干”,而法国品尝者印象为“干”的只有56%。

在茫茫酒海,“干”的反义词不是“湿”,而是“甜”。

……这主要取决于调酒时所选的味美思酒(加香葡萄酒)的类型(“干”或“甜”)及其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