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的性质
院系:法学系学号:1012875 姓名:王雨晨
众所周知,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法的法律。
刑法作为一种公法,个人处于受国家权力支配的法律地位,只要主体的行为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即应当受到司法机关的刑事追究。
其性质有两层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
第一,阶级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所以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我国刑法是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罚犯罪、服务四化的有力武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反映了我国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我国政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所以我国宪法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保卫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保护广大公民当前及长远的利益。
第二,法律性质。
刑法的法律性质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更为广泛,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
其他部门法只能调整和保护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但是它们无一不借助到刑法,甚至一些数量大、情节严重的罪名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论处。
如偷税罪,《深圳市廷苑酒店有限公司等偷税案》中被告单位深圳市廷苑酒店有限公司采取隐匿记账凭证、伪造账簿、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偷逃税款计人民币34110558.63元,其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三款、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二、三款、第二十六条第一、四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判处被告单位深圳市廷苑酒店有限公司犯偷税罪。
由此可见,偷税罪是违反了税收征收管理法,原本应该分属于税务部门主管,但因本案涉案金额数量过大、情节严重,交由司法机关依据刑法审理。
再如走私罪,《穆都沙米走私毒品案》中被告人穆都沙米逃避海关监督,携带9558.6克毒品入境,已构成走私毒品罪,应依法惩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处被告人穆都沙米犯走私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我们知道一般性走私罪违反了海关法,应又海关部门处理,但由于被告走私物品为毒品,且走私毒品数量大,为非一般性走私罪,所以
有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论处。
由以上论证便可得出,如果把其他部门法比作“第一道防线”,刑法则是“第二道防线”,其他部门法因由刑法做后盾才得以彻底贯彻实施。
刑法是公法,并且我认为刑法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不可逾越的法律和道德界限。
其二,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任何法律都有强制性,但是没有一部法律的强制力能够强过刑法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的强制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就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
如我国刑法分论第二章妨害司法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至第三百一十七条,对妨害司法罪进行了名词解释及量刑说明,视犯罪行为的严重情况可判处拘役或者罚金、有期徒刑至死刑不等。
再如我国刑法分论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至第三百九十六条对贪污贿赂罪进行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视情况而定可判处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至死刑不等。
由以上资料可得出,触犯刑法与触犯民法、商法、经济法等部门法不同。
触犯以上部门法,只需承担民事责任等。
而触犯刑法则不然,刑法中的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罪犯的财产、人身自由、政治权利,严重时还涉及到罪犯的生命,以达到预防和惩治犯罪的重要作用,保护了所有受到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
刑法,作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总则中犯罪、刑罚及具体运用、其他规定和分则中罪名的解释及量刑,充分体现了刑法阶级性质和法律性质的两个特性。
刑法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学科,我国刑法典中每一条每一款都明确地规定了犯罪构成以及处罚办法,不同于复杂的民法。
但是刑法也并非那么简单,在运用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照搬条文,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活学活用,把握刑法总论与分论间联系,从而准确地定罪量刑。
刑法,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它承担着各项法律之重,是法律不可或缺、必不可少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