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武侠文学史和武侠电影赏析

中国武侠文学史和武侠电影赏析

3、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
4、唐代武侠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5、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
第四章明代短篇武侠小说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明代短篇武侠小说的状况。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的内容。
2、难点在于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及《剑侠传》。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
1、重点在于明末至晚清武侠小说繁荣状态。
2、难点在于武侠小说急剧发展的重要动因。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明末至晚清武侠小说总论
(1)社会环境的状况为武侠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2)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促使武侠小说兴盛
(3)武术的空前极盛成为武侠小说急剧发展的重要动因
2、承《水浒传》余绪的“忠义盗侠”小说
《天香飙》
《剑海鹰扬》
5、武林怪杰古龙
《楚留香传奇》
《七种武器》
《多情剑客无情剑》
6、江湖闯将:温瑞安、黄易
《刀丛里的诗》
《寻秦记》
7、电影作品:《七剑》、《陆小凤传奇》、《笑傲江湖》
第九章生机无限的大陆新派武侠小说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陆新派武侠小说创作。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2)大陆武侠小说复兴第二阶段
(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底)
萧鼎:《诛仙》
凤歌:《昆仑》
沧月:《剑歌》
步非烟:《武林客栈蛊神劫》
小椴:《杯雪夜雨打金荷》
杨叛:《死香煞》
小非:《三姑娘的剑》
司马嘶风:《我是刀神》
3、电影赏析:《神鞭》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包括: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当代文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文学理论。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文艺观,提高阅读、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辨析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的能力,也为以后从事语文教学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宏观的梳理透视与微观的学习探讨相结合。即对讲授的每一个作品的学习、探讨要和相关的文学批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学会运用一定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去阅读、赏析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审美的能力,加强素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3、坚持自学为主。对学过的作品必须找来阅读,熟悉其思想内容、情节、人物,同时要尽可能的查阅相关的文学史的资料,作家研究专集、论文、赏析性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7、侠士、武士、骑士文化异同及其文学比较
8、武侠小说的定名和范围
9、参考影片《墨攻》、《英雄》
第二章武侠小说的雏形期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武侠小说雏形期的状态。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燕丹子》。
2、难点在于魏晋小说。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的影响
8
8
0
0
第九章生机无限的大陆新派武侠小说
2
2
合计
32学时
32学时
0
0
六、课程考核
1、考核形式:论文创作。
2、评分方法:期末成绩70分,平时表现、出勤、作业30分,总分100分。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参考书:《中国武侠小说史》罗立群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07-01
《20世纪通俗文学史》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3
《四海群龙记》
《荒江女侠》
《碧血丹心》三部曲
4、奇幻绝伦的“剑仙”李寿民
《蜀山剑侠传》
5、凄绝哀婉的“情侠”王度庐
《鹤惊昆仑》
《宝剑金钗》
《剑气珠光》
《卧虎藏龙》
《铁骑银瓶》
《燕市侠伶》
6、“技击派”大家白羽、郑证因
《十二金钱镖》
《偷拳》
《鹰爪王》
7、采撷众长、自立门户的朱贞木
《七杀碑》
《虎啸龙吟》
《禅真逸史》
《水浒后传》
《后水浒传》
《荡寇志》
《绿牡丹全传》
3、武侠公案小说
《施公案》
《忠烈侠义传》
《圣朝鼎盛万年清》
4、幻想剑仙小说
《济公全传》
《七剑十三侠》
5、儿女英雄小说
《侠义风月传》
《三门街》
《儿女英雄传》
6、文言短篇武侠小说和《续剑侠传》
第七章武侠小说的狂潮期(1911~1949)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狂潮期武侠小说的状貌。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民国年间武侠小说作家与作品。
2、难点在于凄绝哀婉的“情侠”王度庐作品。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民国年间武侠小说总论
2、武坛两巨子“南向北赵”
《江湖奇侠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
《奇侠精忠传》
3、武坛三健将:姚民哀、顾明道、文公直
2、任务: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共32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侠的起源、定义;
(2)中国游侠的精神,侠与盗的关系,武侠小说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
(3)中国古代武侠小说;
(4)民国年间的武侠小说;
(5)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6)当代大陆新派武侠小说;
(7)武侠文学衍生的武侠电影。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的侠盗意识
2、《水浒传》与《史记瞄侠列传》
3、梁山上的“盗气”
4、水浒英雄的行侠特征
5、真实而传奇的武侠世界
6、侠的悲剧结局
7、《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第六章武侠小说的盛行期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明末至晚清武侠小说。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萧鼎:《诛仙》。
2、难点在于冯骥才:《神鞭》。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大陆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总论
2、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1)大陆武侠小说复兴第一阶段
(1980年至90年代中期)
冯骥才:《神鞭》
冯家文:《五凤朝阳刀》
冯育楠:《津门大侠霍元甲》
《总统与大侠》
残墨:《神州擂》
《追魂箫与无形剑》
《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402001
课程类型
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
2011级全年级学生
总 学 时
32
理论学时
32
机动复习
制定日期
2011年11月
制定人
吴小平
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性质:《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是一门系统研究中国武侠文化与文学史及武侠电影鉴赏的文学影视鉴赏课程,通过武侠文学史的研究了解武侠文化,通过武侠电影的鉴赏印证武侠文化,提升学生的通俗文学认知能力和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认真完成作业。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了解侠的起源和武侠文学的文化源头。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侠的起源。
2、难点在于武侠文化。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侠的起源
2、侠与盗
3、武侠小说的演变
4、小说“武功”
5、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
6、武侠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
五、学时分配

分配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备注
实训
实验
第一章绪论
4
4
0
0
第二章武侠小说的雏形期
1
1
0
0
第三章武侠小说的成熟期
2
2
0
0
第四章明代短篇武侠小说
1
1
0
0
第五章武侠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水浒传》
4
4
0
0
第六章武侠小说的盛行期
2
2
0
0
第七章武侠小说的狂潮期(1911~1949)
8
8
0
0
第八章推陈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1)海外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展概况
(2)海外新派武侠小说兴起的原因
(3)对海外新派武侠小说的总体评价
2、武林长者梁羽生
《萍踪侠影录》
《女帝奇英传》
《云海玉弓缘》
3、武林盟主金庸
(1)武功的不同凡响
(2)现实的深入思考
(3)人物的立意与创新
(4)价值取向与技巧运用
(5)庄谐参伍的独特风格
4、江湖剑客:卧龙生与司马翎
《罗刹夫人》
8、电影作品:《卧虎藏龙》、《霍元甲》、《蜀山传》、《投名状》
第八章推陈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武林盟主金庸。
2、难点在于武侠的价值取向与技巧运用。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海外新派武侠小说总论
2、最早的一篇武侠小说:《燕丹子》
3、魏晋小说中诡奇怪诞的侠客
第三章武侠小说的成熟期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唐传奇中武侠小说的风貌。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
2、难点在于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
2、唐代武侠小说的内容
(1)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的内容
(2)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中的“武功”
2、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及《剑侠传》
第五章武侠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水浒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