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黄圩中心学校李海梅学生一旦树立了自信心,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呢?”这一问题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关心的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的话,即便他们实际上能够学好,他们也可能失败甚至放弃学业。
因此,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必定失败的话,即便学习内容是有趣的、与其密切相关的,仍然无法保证他们会自主的投入其中。
这就说明,我们教师不仅要努力使学习任务富有趣味性,还必须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一.乐于给予学生渴望的额外帮助。
帮助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学习并非一场竞赛,争着看谁理解得最好或成为第一,学习应该是一个过程,更何况初次碰到某个概念就能深刻理解的学生毕竟总是少数。
教师乐于给予学生额外的帮助也就意味着:愿意牺牲休息时间,在课后与学生一起复习功课。
许多学生对教师给予的帮助的态度是敏感的。
如果我们做教师的看上去不耐烦,学生就会感到焦虑、难堪,从而放弃理解功课的努力。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记得有一次一个男同学因为物理习题做不上被我叫到办公室。
开始时我还是很有耐心的给他讲解如何理解物理概念和一些规律,以及如何应用知识解题。
由于这位同学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力比较差,所以对我所讲的知识还是似懂非懂的;因为一天的工作已经让我感到很疲劳了,并且,好几分钟过去了, 他还是不会做题这时的我就有一股无名的火冲入大脑,不耐烦了。
但是,随即我意识到不应该如此。
同时我发现那位同学也意识到了我要发火,他的表情让我看出似乎他的心跳在加快。
于是,我马上又用和缓的语言耐心的给他讲解,并用带有激励的语言来鼓励他,从而打消了他对老师的顾虑。
经过几次的耐心辅导,这位同学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在每一次的课堂提问时都主动并大胆的举手发言,成绩也是突飞猛进。
从这位同学的经历,我认识到了耐心和寻找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办法是多么的重要。
另外,教师要容许学生重复做作业以至掌握知识,或把布置的作业调整得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程度。
二.认真检查、兼顾所有学生的理解程度。
这也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
持续不断地监督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许多时间,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这里我要说的是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难为情而把自己的无知隐藏起来,一旦考试来临,他们也就同时露出了马脚。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该寻找技巧,提早发现这一现象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前,教材的编排、课程的繁重驱使许多教师忙于加快教学进度。
许多时候,这种做法的结果是:除了传统的单元结束测试之外,我们对学生的理解程度的检查草率了事。
也就是说,我们只顾及接受能力快的学生,而无暇顾及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以至于后者更加落后。
许多落后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关心学习,最终可能对物理失去信心。
如果我们教师的目的是培养有信心、精力集中的学生,就必须把学生对课程的完全理解作为教学目标,必要时可以缩减课程容量和减缓教学进度;另一种我正在尝试的方式是当落后的学生放慢学习进度时,采取小组合作式方式,超前的、学习好的学生给同伴进行辅导,并且每月进行一次小组合作式评价,对那些帮助落后的学生取得进步的小组给予奖励以表示对他们的鼓励。
评价这一点对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分数是否在班级的同学的前面,也更在意自己的付出是否得到了回报。
我们还必须积极地、持续不断地追踪学生究竟掌握了什么;监督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的相互作用;布置小测验、书面或口头提问、动手操作;检查学生的笔记或小组计划书及实验报告书,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即使这些目标实现了,我们也务必积极的反省和改善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完全理解所学内容。
三.不要让学生感到为难。
有些教师以为学生时不时地需要被羞辱一下才能学会正确地做事。
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是实在不可取的。
事实上,许多学生已沉迷于避免失败的策略—既逃避了困难又保全了面子的策略,这类保全面子的策略如:努力不足、把失败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我们让学生感到难堪,诱哄或羞辱学生的话,只会加重学生为了保全面子而逃避学习的现象。
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和学习态度如何,教师要让学生看到你在关心他们每一个人。
许多研究表明:关心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上是卓有成效的。
但如何更好的表达这种关心呢?我现在经常在课后和他们聊一些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我还经常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几句简单而带有鼓励的语言。
这些都能体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四.以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实现,但有限的时间、班级人数过多、超负荷的职责等也会出现障碍。
但是,我认为:快速、准确的、详实地传达反馈是有效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比如我们专业教师都希望得到来自学生的准确而详实的反馈,以使自己的努力生效并帮助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学生也同样需要来自老师的即使而详尽的反馈。
作为教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给予学生反馈通常并非一件易事。
然而,有关反馈的研究指出:“建设性的解释学生的错误恰恰是最有效的反馈,这些解释使学生更加清楚应该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
”因此,我们应该花些心思,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学生认真讲解他们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
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个体的努力和理解),而不是放在学习的结果上(成绩)。
当我们教师坐在一起谈论这一话题,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应该强调学习过程,但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又常常强调学习的结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的应试考试制度,在来自管理者、家长、以及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相互竞争的种种责任和压力之下,我们的教师被迫把应付考试、提高学生的可比较的成绩当作教学重点。
对我们的教师而言,“为学生的乐趣而学习”是一种遥不可及甚至天真的念头。
然而,我曾做过实验,许多教师也是一样,在注重学习过程、个体努力和理解而非比较成绩水平的课堂上,学生越是努力、更加愿意付出,其表现也越好,内在动力的作用也越大。
注重学习过程的策略有很多;比如对掌握知识的程度作出等级评定;减少对学生分数成绩的比较;让学生自我评价(如建立学习档案,定期让学生评析挑选出他的最佳作品);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展开学习,如设定周目标、日目标,以帮助学生自己监督自己的进度,这点尤其对那些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更有效。
)总之,这些措施执行起来都需要时间,但很值得,因为都有助于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六.教导学生如何设定学习目标和如何努力实现已定目标。
增强学习者学习的信心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鼓励他们设定自己的目标并完成之。
我们教师同时必须留意这一过程,因为自信心低的学生常常设定脱离实际的目标,这些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保全面子的方式。
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略高于过去的成功水平)。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设定的目标。
我有时会把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完成比例作为评定等级的依据,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能及时完成任务。
七.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走向你最终预想的发展方向。
我觉得这是引导个人实现自我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区别对待学生的成绩水平。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课程的讲解是面向全班,而不是班里个别学生。
其实在任何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成绩水平分布很广,而单纯按平均学习水平给班级上课,这会出现教学超出某些学生而低于其他学生的问题,即有的学生觉得简单,有的学生却听不懂。
我经常与学生谈心,问及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及教师的讲课方式时,他们中一些人讲到,老师不考虑他们的理解水平,以超出他们的方式讲课,他们在课堂上觉得很无助。
所以,我们教师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就应预先建立学生学习水平的资料,也是我们大部分学校中许多教师都在使用的学习档案,在依此进行目标的设定和执行。
个别的学习规划和设定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在学习规划的指导下给学生一系列学习任务;例如:课堂作业、各种计划、及家庭作业等。
这些学习任务的难度逐步加大,最终达到较高的成绩水平。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持久的信心和勇气,最终使他们敢于迎接更加复杂的挑战。
我们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习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个过程。
如果我们都这么认为的话,就应该花一些时间采用一种掌握程度的等级评定办法,而且要持有过程观,这两点都很重要。
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物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
要学好物理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熟练的数学运算能力,良好的物理思维方式和推理能力,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爱物理,但又感到它难学,很不容易把这门功课学好。
我认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解决物理难学的问题,摆脱物理教学的困境,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着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
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充满自信,不畏艰难,则容易实现目标;反之,则会一事无成。
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科成绩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结果、他人态度及自我评价对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类产生自信心的基础。
学生在过去的学习情景中愈能成功愈有成就,自我感觉就愈良好,情绪也就愈佳,持续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强烈,自信心也就愈强。
相反,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则会伤害自我形象、削弱动机,继而丧失信心。
成功是每个学生应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
我在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内容采用“分散难点”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讲压强的内容时,先将压强概念、公式、单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让学生熟悉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处理,进一步掌握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于练习中的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也暂时不作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
这样做学生容易接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中我还创设各种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例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肯定其进步,某次作业、某次测验中的某一题完成得好或取得较好成绩时都及时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又如,复习时,经常进行小难度的限时训练。
这样既及时反馈了教学情况,又给学生创造了体验成功的机会。
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良好的自我感觉产生的自信心又使学习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2、体验信任,增强自信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大家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