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石化聚丙烯装置介绍
燕山石化 PP 装置详细介绍
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丙烯事业部,位于北京西南 50 公里处,燕山山脉余尾、著名的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附近。
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聚丙烯产品的年设计能力达 35.5 万吨,有 150 多个牌号,行销全国 28 个省和东南亚、东欧等地。
该企业现在有三套聚丙烯、一套己烷生产装置及机、电、仪、水汽等公用工程辅助系统。
固定资产 26 亿元,专业干部近 500 人,聚丙烯的生产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技术处、研究所、检验中心等技术部门,拥有国内先进的科研开发技术和国际先进的检测手段。
不仅使产品的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七五、八五至今,还研制开发了聚丙烯新牌号几十个,如:洗衣机、输液瓶、注射器、香烟丝束、涂覆、无纺布、高速纺等专用聚丙烯树脂,多次填补了国内空白。
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生产特殊性能的聚丙烯产品。
第一套聚丙烯装置于 1976 年建成投产,年设计能力为 8 万吨,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聚丙烯生产装置,采用日本三井油化的浆液法生产工艺,经 86 年、 87 年两期技术改造后,装置可生产 47 个牌号,年生产能力提高到 11.5 万吨。
2004 年 7 月,燕化对一聚装置进行了优化装置工艺、提高产能、降低物耗能耗的技术改造; 2005 年 7 月改造完成,改造后的装置年产聚丙烯由 11.5 万吨增至 12 万吨,其工艺采用 BP 单釜气相法聚合工艺技术,与目前的第三聚丙烯装置( 20 万吨年产)相近,具有技术流程短,能耗物耗低,安全性高、便于开停车和牌号切换、过渡产品少等优点,年操作时间为 8000 小时,能生产均聚、共聚近 40 个牌号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一聚装置的此次改造,聚合反应主框架的基础按双釜设计,为下一步的二期改造预留了第二反应单元位置和反应器粉料输送单元位置,随后而至的二期改造将使该装置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牌号数量与三聚装置相同。
第二聚丙烯装置于 1994 年建成投产,年设计能力为 4 万吨,采用日本三井油化的釜式本液气相混合工艺,现每年的产量在 5 万吨以上,能生产 30 多个牌号。
具有国内领先的能连续生产共聚物产品的特点,率先在国内成为万吨级以上的洗衣机生产线。
第三套聚丙烯装置于 1998 年建成投产,年设计能力为 20 万吨,是目前亚洲单线生产能力最大的装置,采用的是美国 AMOCO 公司气相法生产工艺,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之一,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产品类型覆盖广等特点,可生产均聚共聚物( HP )、无规共聚物( RCP )、抗冲共聚物( ICP ),囊括了注塑、纤维及薄膜类共 55 个产品。
其中,均聚物 34 个、无规共聚物 8 个、抗冲共聚物 13 个,产品的白度、冲击强度等方面性能优良、特点明显,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套聚丙烯装置均可生产注塑(均聚、共聚)类、挤出扁丝类、挤出平膜类、吹塑膜类、纺丝类、涂覆类以及脱水聚丙烯无规物粒料 150 多个牌号产品。
己烷装置可生产纯度 60 ~ 95% 的己烷产品,生产能力每年可达到 6000 ~ 8000 吨。
聚丙烯事业部可生产产品简介:洗衣机系列: PP1647 → 1947H K7726 K7735 医用系列(透明): PP1728 PP1828 B205 纤维系列: S1080 S2025 S2040 薄膜系列: F1002 C1608 C4608 共聚系列: PP1340 K8303 B8101 PP4220 汽车(摩托车)系列: PP1540 PP1740 PP1940 。
上海石化 PP 装置详细介绍
上海石化分别于 1990 年和 1991 建成了 1 号、 2 号聚丙烯装置,每条线的年设计产能均在 7 万吨,后来经过扩建产能达到 10 万吨,目前两条线的产能总共在 20 万吨。
该套聚丙烯生产装置为引进意大利海蒙特( himont )公司的 spheripol (球形)工艺,进口设备。
2002 年 4 月 29 日,配合 70 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公司新建成年产 20 万吨聚丙烯项目,装置规模达到世界级,同样是引进意大利海蒙特( himont )公司的 spheripol (球形)工艺,采用中石化自行研发的设备。
上海石化公司现年产能超过 45 万吨,产品有均聚、无规共聚和嵌段共聚三种类型,具有产品生产范围宽、灰分低、质量稳定等一系列优点。
茂名石化 PP 装置详细介绍
茂名石化目前的 PP 装置是 1996 年 9 月投产的,该装置采用意大利海蒙特公司 (Himont) 的技术,设计产能为 14 万吨 / 年,据了解目前的实际产量在 17 万吨 / 年。
此外, 2004 年 8 月 15 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和茂名石化公司在茂名市隆重签订 EPC 总承包合同,宣布茂名石化 80 万吨 / 年乙烯改扩建工程以及新建 30 万吨 / 年聚丙烯装置全面启动建设。
30 万 PP 装置预计将于 2006 年 7 月投料试车,该装置是目前全国同类装置生产规模最大的装置,主要采用在国产化第二代环管聚丙烯技术基础上经过改进的工艺技术,工程总投资达 7 亿多元。
扬子石化 PP 装置详细介绍
扬子石化公司聚丙烯老装置采用日本三井油化公司技术,原设计生产能力14 万吨 / 年( 2 条年生产能力为 7 万吨的生产线), 1987 年建成投产。
1996 年后,扬子石油化工设计院( YPDI )与生产厂一起,经过多项技术攻关、挖潜改造、消除瓶颈及工程设计, 1999 年装置生产能力扩大至 17 万吨 / 年。
在随后的几年,该装置产能经过改造逐渐扩大到 20 万吨。
1999 年 12 月 22 日,中石化集团国际事业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与 BP 阿莫科公司、法国德希尼布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扬子石化公司新建 20 万吨 / 年聚丙烯装置技术转让合同。
20 万吨 / 年 PP 装置是扬子石化公司 65 万吨 / 年乙烯改造工程中的主体装置项目,是由 BP 阿莫科公司提供专利技术,法国德希
尼布公司承担基础设计,在经济规模上达到世界级水平。
该装置具有流程短、设备少、耗能低、投资省、产品质量优及市场覆盖面广等特点。
2002 年 4 月 28 日装置建成,并交付生产。
该新装置主要生产双向拉伸薄膜和流延膜、高速纺丝纤维及高抗冲共聚物等我国紧缺的聚丙烯专用料产品,以顶替进口产品。
上海赛科 PP 装置详细介绍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90 万吨乙烯裂解装置下游聚丙烯装置年产 25 万吨。
该装置于 2005 年 2 月投产。
它采用 BP 的 INNOVENE 专利技术,产品适用领域广,涵盖了注塑成型,吹塑,热成型,薄膜,挤出,片材和纤维。
特别是纤维树脂,其短纤维,长丝,非织造布及丝裂膜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强度。
SECCO 公司引进了包括均聚物,无规共聚和抗冲共聚等牌号。
镇海炼化 PP 装置详细介绍
镇海炼化 PP 装置 2002 年 12 月动工建设,工程总投资为 6.11 亿元,于次年 12 月 18 日全面建成并交付生产,建设工期仅 13 个月。
该装置采用国产化第二代环管聚丙烯工艺技术,年设计产能 20 万吨。
近年来,该装置主要生产拉丝料 T30S 以及纤维料 Z30S ,前期还生产过少量的纤维料 H30S 。
近期正在进行技术调整,为生产 BOPP 料 T36F 做准备。
广州石化 PP 装置详细介绍
广州石化聚丙烯(一)、(二)装置:两套聚丙烯装置均采用日本三井油化公司 HYPOL 工艺专利技术,其特点是采用高效 TK —催化剂,工艺流程采用液—气相组合式排列,无需溶剂的本体聚合工艺。
可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聚丙烯等 39 个牌号产品。
聚丙烯装置(一)的设计能力为 10 万吨 / 年,目前实际产能为 14 万吨 / 年;聚丙烯装置(二)的设计能力为 4 万吨 / 年,经过改造后最高能力可达 6 万吨 / 年。
齐鲁石化 PP 装置详细介绍
齐鲁石化聚丙烯装置采用美国 Himont 公司(现 Montell 公司)的Spheripol 专利技术,该工艺技术系液相双环管反应器和气相流化床反应器组合工艺,具有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产品等密度高等特点。
以丙烯、乙烯、丁烯 -1 和氢气为原料,使用高效载钛催化剂可以生产丙烯均聚物、丙烯 - 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 - 乙烯 - 丁烯 -1 三元无规共聚物、多相抗冲共聚物以及聚烯烃合金等 40 多种基础树脂牌号,通过改变添加剂配方可衍生出 100 多个产品牌号。
生产能力 7 万吨 / 年。
产品理化性质:聚丙烯是一种结构规整的结晶性聚合物,为本色粒料,无味、无臭、无毒、质轻的热塑性树脂,相对密度 0.90 ~ 0.91 ,是通用树脂中最轻的一种。
机械性能优良,耐热性能良好。
熔点为 170 ℃左右,在无外力作用下,150 ℃不变形,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和有机溶剂,与大多数化学药品不发生
作用,且几乎不吸水。
聚丙烯缺点是易脆化,低温冲击强度差,但可用添加剂共混或共聚等方法改进。
T30S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生产膜裂纤维(农用绳索、细绳、纺纱等)单丝、拉伸膜、管膜、流涎膜等。
T36F 主要用途:双向拉伸薄膜专用料。
EPS30R 主要用途:中抗冲聚丙烯共聚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板条箱、中空板材、片材等。
T36FE 主要用途:高速双向拉伸薄膜专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