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定理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定理

Ξ>0, γ>0,且为常数
(三)供给曲线例外
1、劳动力供给曲线
W
劳动,当工资增加到一定
程度时,如果继续增加,
则劳动的供给量不仅不会
增加,反而会减少。
0
L
2、某些商品不规则变化------证券 黄金市场
3、稀缺商品------如土地、文物等,由于受各
种条件限制,其供给量是固定的,无论价格 如何上升,其供给量也无法增加。
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需求的变化
(二)具体比较
P
P
D2 D0 D1
P0
P1
F
I
P2
Q1
Q2
Q
Q2 Q0 Q1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 (一)供给的含义 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 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单个厂商的供给和市场供给(不同市场 类型)
二、供给函数
本章安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 弹性理论 供给和需求原理的实际应用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demand) 市场——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 换的场所。 广义上的市场是指为了买和卖某 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 和个人。
120
2
154
160
3
192
200
4
230
240
5
268
280
6
306
320
7
344
360
8
382
400
(二)需求曲线
Qd=α-β•p
式中α,β为常数,且α>0,β>0。
P
P
P
10
10
8
0
10
Q0
8
Q0
图2-1 需求曲线
400 Q
四、需求定理
(一)需求定理的内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 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越低, 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四、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 间的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 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即供给量随着 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 格的下降而减少。
五、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变化
(一)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比较
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其他因素不变--供给量的变化 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供给的变化 (二)具体比较
第四节 弹性理论
征收一种新的汽油税,究竟是驾驶者承担了税 赋,还是转嫁给了石油公司? 提高工资标准对于工人而言究竟是有利还是有 弊? 航空公司应该提价还是降价来增加利润? 为什么“谷贱伤农”?
供给和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对价格的变动做出反 应?
一、弹性的含义及公式
(一)弹性的含义
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被用来 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 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1)减少的幅度相同,则均衡数量一定会减少, 但价格保持不变。
(2)需求减少的幅度小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均 衡数量下降,但均衡价格上升。
(3)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均 衡数量下降,均衡价格下降。
3、需求和供给一个增加,一个减少,
如果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但是价格一定上升, 数量不确定
如果需求减少,供给增加,那么价格必定下降, 但数量不确定。
市场类型----产品或服务供给方的状况(即市场 上的竞争状况)
完全竞争市场----小麦市场 垄断市场----电力、电话、自来水、天然气 垄断竞争市场----快餐食品集团、汽车加油
站 寡头垄断市场----汽车业 、投资银行业
(一)需求的含义
在一定时期内,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 品或劳务的数量,又称有效需求或现实需求。 根据定义,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 力的有效需求。缺少这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都 不能算作需求,而只是潜在需求。
设需求函数为Q=f(p) , ΔQ、ΔP各表示需求量 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弧 弹性公式为: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在计算同一条弧的需求弧弹性时,由于P和Q 所取的数值不同,因此,降价和涨价的计算 结果不同。
例: 需求函数为: Qd=2400-400p
P
6
5 △P
4
Qd=2400-400P
(二)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个人需求
二、需求函数
一、需求数量:需求量是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 希望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3、相关商品的价格; 互补品 : 镜架P上升,镜架需求量Q下降,镜片需求 量Q下降,(镜片价格P下降)。 替代品 : 羊肉价格上升,牛肉需求量增加,牛肉价 格下降。
Qd=Qs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需求量(单位数) 供给量(单位数)
6
5
4 均衡
3
2
200 300
400
500 600
800 600
400
200 0
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均衡价格与实际价格 P
B
实际价格会高于或低于
P2
均衡价格,但总会趋向
P0
均衡价格
P1
A
S
E
D
Q2
Q0 Q1 Q3
四、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原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 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市场均衡分析的基 本方法,熟悉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理解市场 供求相互作用决定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以及 供给或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学会运用相关 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了解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因素。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基 本计算方法,熟悉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主要 类型,学会运用弹性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Qs=g(P)
三、供给曲线
(一)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分别 用商品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表示。 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 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 列表。
价格市场供给量个别厂商供给量
价格
0 1 2 3 4
市场供给量
0 40 60 80 100
供求论中的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这两种相反 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 相对静止的状态。
所谓相对静止状态,是指买卖双方都满意因 而愿意接受并保持下去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 总买卖双方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 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 为均衡数量。 Qd=f(P) Qs=g(P)
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在通 常情况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ΔQ/ΔP为负值,为使需求弹性系数是正值,以便于 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
1、需求价格弧弹性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 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一)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或资源价格 3、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生产成本 4、相关商品价格 5、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6、政府的税收政策
(二)供给函数的表述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可以看成是所有影响该商 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即:
Qs=f(a,b,c,d,…,n) 为简化分析,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 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仅看成是该商品价格的 函数。即:
(一)分析需求变动的影
响(均衡价格和数量同方
向变动)
P
供给不变,供给曲线不
发生变动(前提条件) P1
1、需求曲线右移,表示 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
P0
提高,均衡数量增加
P2
2、需求曲线左移,表示
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减少。。
D0
D1
D2
S
Q2 Q0 Q1 Q3 Q
均衡变动—由需求变动引起
(二)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第三,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 量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时,人们会 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引起需求 量的不规则变化,如证券、黄金市场常有这 种情况。其需求曲线可能表现为其他不规则 形状。
五、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变化
(一)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变化比较
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其他因素不变(如收入)--需求 量的变化
为简化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把一种商品 的需求量仅看成是该商品的价格的函数。即:
Qd=f(P)
三、需求曲线
(一)需求表(表2-1)个人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
价格(元)
A
10
0
9
1
8
2
7
3
6
4
5
5
4
6
3
7
2
8
1
9
0
10
需求量(月) B 其他所有消ຫໍສະໝຸດ 者 市场需求总量00
0
0
39
40
0
78
80
1
116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则弹性就 等于因变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与自变量的无 穷小的变动率之比。即点弹性公式为:
二、需求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用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 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