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与商务智能高效实战版

大数据与商务智能高效实战版

《大数据与商务智能》启发思考题1.本次巴西世界杯报道中,腾讯为什么能够胜出?答:一、腾讯网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报道方式,设置了各个视角下的视频、新闻、直播、专题,还与IBM 合作,将社交媒体上球迷的观点和喜好融入到世界杯的报道中,让分散的网络球迷声音汇聚成全新的观赛体验:准确分析并报道了社交平台上中国球迷对赛事、球星以及球队的态度,挖掘出球迷的热点话题。

不仅如此,利用球迷他们自己的一些言论、信息以及人物性格分析模型勾画出鲜活的“球迷画像”,把不同球迷群体的行为和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在传统的赛事报道当中,支持率一般用投票来获得,比如某一个网站推出阿根廷对阵德国,球迷支持哪个球队,就可以投谁的票。

这个投票数有时会达到10 万量级以上,貌似很客观了。

但其实,这样得出的支持率数据是个主观的数据,如果哪支球队的球迷比较热情的话,他们可能扑上去点,使劲投票,所以,得出的支持率也不一定是球迷内心真正的想法。

腾讯则是借助IBM 技术,在社交网络上和微博上抓取球迷的声音,通过分析,得出“德阿被看好,巴西前景被看衰”的结论,并早在7 月8 日,世界杯还未进入半决赛阶段,发布了“1/4 决赛回顾:巴西遭嫌内少惹人怜J 罗火翻天”的报道,在报道中,已经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结果,中国球迷对四强的支持率是——德国第一,阿根廷第二,荷兰第三,巴西第四。

这个结果是腾讯利用IBM社交数据分析结果给出的,而IBM 则是根据 6 月15 日到7 月7 日这段时间中国球迷对所有的球队的支持数据累计分析来获得球迷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另外,在“世界杯球迷声量大比拼”中,根据IBM 实时社交媒体数据分析的结果,德国支持率为64%,巴西的支持率为36%。

虽然没有投票,但每一个球迷的观点都已经被听到,都已经被展现。

三、在世界杯观赛期间,同为一个球队、一名球星的粉丝,拉近了球迷与球迷的距离。

就算你不是球迷,你从熬夜看球的朋友钟情于哪支球队、哪个球星,也可以知道他(她)的性格。

腾讯在世界杯专区中定期推出了球迷画像,如梅西的球迷性格画像、C 罗的球迷画像,甚至针对咬人的苏亚雷斯也推出了球迷性格画像。

在球迷画像中,可以看到每一个球迷的性格。

比如,梅西的球迷是低调、敏感、有条理性的,宅男宅女居多;C 罗的球迷则不乏女王范、有气场、爱热闹;咬人的苏亚雷斯也有自己的粉丝,在社交媒体上在某个时间段内苏亚雷斯占据了整壁江山。

他的粉丝属于低条理型,但是有想象力,敢于竞争,有自我。

本届世界杯踢进第一个乌龙球的巴西队员马赛洛,他也因为踢进乌龙球之后的天然呆萌的表情,引起了中国球迷的怜爱,大家不但不怪他,他的女粉丝所占的比例突然涨到了73.81%。

四、除了实时分析赛事信息、深度挖掘球迷行为与个性以外,腾讯还抓住当时的热议话题,总结热词,并将分析结果融入自身的报道内容中。

热词的总结使资深球迷和伪球迷们有了日常交流的话题,从而更好地加入到世界杯的热潮中,成为了潮中人士。

据腾讯统计,在世界杯期间,腾讯发布的32 篇热点赛事文章都是基于IBM 社交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在八分之一决赛的时候,IBM 的社交数据抓到的一个最热的词——门神。

有的球迷说,每场比赛不用看前90 分钟了,直接看最后的点球大战就可以了。

诺伊尔是门将兼后卫一肩挑,墨西哥、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的三位门神也特别震撼。

通过分析发现,进入1/8 决赛阶段,很多场比赛都是通过点球决定胜负。

因此,门将直接决定了一场比赛的胜负。

IBM 从数据中看到球迷对门将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前锋,甚至超过了大牌球星,超过了球迷对他们本队的关注度。

甚至可以总结说:当今足坛的战略走向已经从进攻型到防守型,谁能够把门守得住,谁就能获得最终胜利。

尖刀已经不尖了,但是盾越来越厚。

随后,腾讯就策划了四大“门神”的主题文章,吸引了大批网友的互动和评论。

还有,在西班牙出局之后,IBM 通过社交数据抓取到了“皮箱登场”这个热词。

因为上一届的卫冕冠军是要护送大力神杯一直到这一届的比赛决赛的时候,送给这一届的冠军。

虽然西班牙已经出局,但是他的队长还要悲催地拎着装有大力神杯的皮箱一直看着别的球队在战场上厮杀到最后,悲悲惨惨地交给现任的冠军。

此外,腾讯针对每场球赛的进程中球迷的反映也做了综合统计分析,进了一个球后球迷有什么反应,之后失了一个球后又有什么反应,最后比赛结束结果确定了球迷又有什么反应。

在报道中不仅针对某一焦点时刻的动态进行报道,也会在综合分析各个时刻的不同动态后进行报道。

如对阿根廷与比利时的报道,腾讯使用IBM 提供的社交数据分析结果,给出了“阿根廷VS 比利时全程热议不断”的汇总图,将不同时点下的热门话题分别在图中的时间点加以标注,较以往的报道内容有了更广阔的报道空间。

2.基于社交大数据的报道具有哪些优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答:一、优势主要有:(1)挖掘了球迷的真实需求,创造出既符合球迷期待、又与众不同的报道视角;(2)提供了实时最真实的球迷对球队的支持率;(3)解读了球迷性格;(4)挖掘出了球迷热词;二、背后的原因:近年来,各大门户网站在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上已经有所积累,文、图、视频、评论等形式已经成为标配。

如何在赛事报道中通过“人无我有”的独家内容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用户,成为各家网站最为花费心思的地方。

对媒体而言,“内容为王”是铁律,但是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媒体时代,仅提升内容可读性已不够,如何让内容对用户具有“必读性”成为新的追求。

在过去的这些体育赛事的报道或是用户在观看的时候,通常都是一个比较单向的方式,到现在他们可能更希望能够参与、制作这些内容。

不仅是腾讯,其他网络媒体的编辑也会挖空心思去寻找球迷最感兴趣的话题。

本届世界杯与社交媒体的高度融合,让球迷的心声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得以释放。

编辑可以凭借多年的经验去感知话题,但是现在在巨大的社交大数据里寻找信息源变成了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

腾讯的想法是改变过去这种单向传播的方式,将用户的信息融合到自己的内容报道上来,即,把内容当产品做,而且是在用户“参与”下的产品。

因此,首先要求对用户有深刻的洞察,了解用户需求,知道用户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偏好哪种观点。

移动端和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人都是报道员,人人更是评论员,网民个人意见能在论坛或贴吧等渠道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展示。

这样就需要相应的技术能将这些信息和声音敏锐地捕捉下来;然后,根据对这些信息的解析制作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从而提升浏览量和点击率,扩大媒体影响力。

为此,腾讯接过了IBM 抛出的橄榄枝,在2014 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IBM 负责将所有中国球迷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音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本届世界杯的实时热点,为腾讯的编辑提供报道所需的全新信息源和话题来源。

IBM 在快速地抓取海量的社交媒体数据基础上,融合了语义分析技术、情感分析技术和网络关系抽取技术,可以准确分析出社交平台上中国球迷对赛事、球星以及球队的态度,并挖掘出球迷的热点话题;利用球迷自己的言论、信息以及人物性格分析模型勾画出“球迷画像”,把不同球迷群体的行为和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

通过IBM 社交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快速捕捉球迷的关注焦点,大幅提升编辑的工作效率,它能展现一个实时的动态性。

在比赛期间,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可以获取球队或者球员的支持率。

我们也可以根据这点变化针对性地做出报道,比如“飞鱼球迷秀”,再比如“球迷画像”的一些性格分析,这些都是最贴合受众兴趣点的一些新闻。

我们将球迷的话题和观点转化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将球迷和我们一起成为腾讯世界杯新闻报道的创造者。

IBM 社交大数据分析工具大大降低了腾讯编辑的工作强度,让他们能够在一场比赛结束以后,及时获得全新的信息源和更多的热点话题,让编辑只需要加入一些观点就可以快速撰写出一篇受多数球迷关注的文章。

3.这次世界杯社交大数据的应用对数据营销有哪些启发?答:一、随着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大智移云”成为这个时代的热词。

“大”指的就是大数据。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网民参与互联网产品和使用各种手机应用的程度越来越深,用户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等每一点变化都被记录在案,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

统计显示,在2006 年,个人用户才刚刚迈进TB 时代,全球就一共新产生了约180EB 的数据。

到2011 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8ZB。

而到2020 年,整个世界的数据总量将达到35.2ZB (1ZB=10 亿TB)。

大数据技术能够将大规模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知识挖掘出来,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依据,提高各个领域的运行效率,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集约化程度。

在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下,一些体育赛事主办方已经开始为球迷提供深入及时的观赛体验、技术统计数字以及用数据分析帮助运动员与教练提升战略技术水平。

二、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巴西世界杯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围绕64 场足球比赛,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成为5 亿中国球迷吐槽、评论和互动的阵地,每天10 亿条微博,每场比赛超过1600 万次社交讨论,半个月累计达10 亿次转发。

对这些鲜活的球迷言论、态度和性格特征等信息数据的整合利用,无疑对挖掘球迷的真实需求、创造独特的报道有巨大的价值。

三、无论独立用户数和页面浏览量都明显高于上届世界杯。

相比上届世界杯,本届世界杯总体访问人数规模从 2.3 亿增长至5.3 亿,页面浏览量规模从72 亿增长至151 亿,显示出国际体育盛事的网络传播覆盖人数规模明显上升。

同时,网民的访问频率有所下降,但访问深度有所增加。

从世界杯关联用户的构成上来看,本次世界杯不只是球迷关注的对象。

实际上,球迷只占14%的比重,余下的86%都是伪球迷;男性和女性比例为55.6%和44.4%。

而不管球迷还是伪球迷,都具有“边看比赛边吐槽”的特征。

这届世界杯堪称一场“指尖上的世界杯”,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成为球迷吐槽、评论和互动的阵地“受众”是传统媒体环境下对信息接受者的统称。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通常被动地接受媒体传递的信息。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手机快速且轻松地与整个“影响者网络”交流,好友、家人、专家、其他评论者甚至陌生人都可能影响他们的观点,帮助他们即时做出决策。

在这种情境下,这些信息“受众”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变,成为了信息“用户”。

作为用户的球迷不仅更容易在移动端观看比赛,而且更可能在各种社交媒体终端发表评论,这种变化导致用户在观看的时候,更希望能够参与、制作信息内容,而不再是单向接受的方式。

信息选择的自主化、信息生产的社会化、信息交流的双向化、以及信息流向的分散化和接收的个性化将成为当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

而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日渐普及,信息已变得不再“稀有”,相反逐渐出现了膨胀、过剩之势。

与信息爆炸相对应的是,人的注意力资源却变得越来越稀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