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岩伟作业]近十年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综述LOESS PLA TEAU近十年来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一论文:(一)环境变迁与农牧业:1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012庞奖励黄土高原稳定同位素与古环境研究干旱区地理 1998/033吕卓民明代西北地区土地垦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024吕卓民明代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利建设中国农史 1998/025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16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27李心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的祸根??明代的军屯与九边屯垦所导致的土地演替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8史念海黄土高原考察琐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39吕卓民明代西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与地域分布中国农史 2000/0110萧正洪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以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农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11朱士光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0312陈逸平先秦时期陇中黄土高原自然面貌与农牧业的起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0/0413马志荣. 论元、明、清时期回族对西北农业的开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14韩茂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总体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0/1015费杰基于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历史文献记录的唐代气候冷暖波动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0416邹逸麟关于西部开发问题的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217吴宏岐隋唐时期对西部地区的经营开发及启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218王乃昂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319徐日辉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的生态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320肖兴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321徐日辉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地区的生态研究农业考古 2002/0322周群英泾河上游黄土高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干旱区地理 2004/0223艾冲论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牧业用地的分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4/0324王双怀五千年来中国西部水环境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25杨红娟清代黄龙山地垦殖的政策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0126景爱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中国环境史研究举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27王毅荣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旱涝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干旱区地理 2005/0228赵李娜汉代河东郡农业状况初论农业考古 2005/0329马东涛黄土高原泥流灾害成因及特征干旱区地理 2005/0430任志远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定量分析干旱区地理 2005/0531戴鞍钢. 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32张希彪黄土高原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以甘肃陇东地区为例干旱区地理 2006/0533吕卓民明清时期西北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0234徐文梅试析北洛河流域植被变迁的原因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35桑广书黄土丘陵地貌形成模式与地貌演变干旱区地理 2007/0336肖晨超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干旱区地理 2007/0537徐象平试论清初人地关系政策的演变与调整??以黄土高原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38曹世雄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评价??黄土高原生态政策与农业环境的历史变迁农业考古 2008/0139李友东协作式农业文明产生的特定地理环境??黄河中下游农业文明起源地理背景比较初探农业考古2008/0440王双怀明清时期西部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宁夏社会科学 2008/0441秦燕清末民初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村庄与自然环境甘肃社会科学 2008/05(二)社会经济研究:1朱士光汉唐长安城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2王大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再探讨文史哲 1999/033胡波试析清代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常平仓储粮规模的时代变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14李智君河陇形胜的分层结构与社会空间格局清史研究 2007/04(三)城镇聚落地理研究:1刘景纯清前中期黄土高原地区沿边军事城镇及其功能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022张萍黄土高原原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以清代宜川县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2003/033雍际春宋金元时期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城镇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044刘景纯从地志资料看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市镇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045雍际春 20世纪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城镇发展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036秦燕明清时期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村庄甘肃社会科学 2007/047刘景纯黄土高原地区清代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与方式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四)文化地理研究:1孟繁仁黄土高原的“女娲崇拜”中国文化研究 1999/022刘景纯清代西安、兰州和太原的书院分布与选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6/033古言黄土高原的“亚圣之裔”和《孟氏家谱》世界 2006/094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书院的时空分布与选址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015马世之黄土高原地带的伏羲文化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6吴世彩易理“阴阳五行”在黄土高原农耕农事中的观照周易研究 2008/01(五)研究综述及书评:1佳宏伟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史学月刊 2004/062李清凌 1980年以来西北开发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023牛晓燕. 近十年来西北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4毛双民 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7/121王守春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的开拓──《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读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12吴宏岐区域环境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成果──评《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3王守春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研究的承前启后之作──《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评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044邓辉《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与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读史念海先生《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有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15杨国顺读《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02/046史红帅1908-1909年克拉克探险队在黄土高原地区的考察??基于《穿越陕甘》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04二学位论文:(一)硕士:张建强明清陕商经营艺术研究西北大学 2001胡波试论清代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的仓储保障体制陕西师范大学2002杨红娟清代洛川县土地利用与环境效应陕西师范大学2003孙伟北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城寨堡体系演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5聂敏明清陕西茶商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马顺平明代陕西行都司卫所建置考实中央民族大学2005邓群明清陕西乡村寨堡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樊金玲秦汉时期林业的发展及对社会影响考述吉林大学2006漆彦忠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社会分层比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7党晓虹陕西农业生产习俗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杨丽两汉时并州刺史部风俗考郑州大学 2007朱磊汉唐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杨宁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农业开发研究西南大学 2008程家文抗日战争时期陕西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西北大学 2008支雅惠陕西商帮在近代解体的原因探析西北大学 2008崔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移民问题研究延安大学 2008(二)博士: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002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2桑广书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3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孙爱芝黄土高原西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植被及环境变化研究兰州大学2007薜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000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004许永杰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吉林大学2004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5张连银雍正朝西路军需补给研究厦门大学2007三著作:史念海、萧正洪、王双怀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之前有史念海、朱士光、曹尔晴合著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景可黄河中游侵蚀环境特征和变化趋势黄河水利出版社 1997等著述)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王炽文黄土高原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 1999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中华书局 2005许永结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科学出版社 2007刘景纯城镇景观文化: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文化的地理学考察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李锐中国黄土高原研究与展望科学出版社 2008四研究综述:黄土高原由于其环境和地貌在历史时期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以及与黄河下游河道改道的密切关系,故在很早就已引起历史地理学者的极大关注,因此早在建国初期对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的研究就已逐步展开,关于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的文章、著述等可谓成果颇丰、汗牛充栋,因此要做整个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或者姑且称为黄土高原历史地理学)兴起及蓬勃发展的综述难度颇大,且对于初学者来说也难于把握。
因此我只是把近十年来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的成果加以整理总结,做成综述,同时为了体现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的源流和脉络,我对建国以来该领域内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述,另外综述所涉及主要是陕北、陇东等较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区域(山西因成独立的地理单元且有独特之处(如晋商文化)而不涉及)。
(一)建国以来研究简述:对黄土高原的研究在清代学者胡谓《禹贡锥指》的黄河变迁的分析中有一定的记述,20世纪五十年代岑仲勉的《黄河变迁史》对历代黄河变迁、河患及治河等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中兼及对黄土高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