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角色定位论文

教师角色定位论文

教师角色定位论文
摘要:区域活动做为幼儿园众多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创设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教育环境(不同的活动角、丰富的游戏操作材料、和谐自由的氛围),而且对促进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语言及动作的技能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区域活动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是一种把幼儿的学习融入到游戏中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不但打破了以传承知识为核心的传统学习观,而且还为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区域活动在表面上看是幼儿自发自愿进行,幼儿可自主行为,不受控制、被强制支配。

然而实际上,整个活动过程均渗透教育目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或教育意图无所不在。

那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有效指导孩子,才能进一步突显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其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我们几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活动过程。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

也就是从活动的活动前到活动后,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
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幼儿的不同需要。

二、合理科学地投放材料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

只有科学地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

1.教师应提供多层次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
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体现多样性与层次性。

一方面从班级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出发、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探索。

另一方面围绕教育目标,提供多样性的材料。

在《中国娃》这个主题时,我投放了中国地图这个材料,对于不同能力的孩子,我有不同的要求:能力较差的幼儿,让他们仔细观察,看看中国每个省、市在地图上像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能力中等的幼儿,要求他们寻找地图上的河流,山川等等;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尝试寻找你知道的城市,并向其他小朋友介绍。

在平时活动中,教师尽可能不涉及这些内容,让孩子们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得到这些信息,如陶行知所提倡的:“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

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2.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班要有不同要求,不同的用法。

在不同年龄段,我们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操作同一种材料,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达成多个教育目标。

材料的选择也是非
常重要的,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以诗的形式作了形象的概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因此选择了在美工区投放橡皮泥这个材料,从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要求小班幼儿尝试动手制作,如:制作小蜡笔、棒棒糖等等;到了中班,要求能用橡皮泥捏出一些物体,如:小兔子,水果等等;到了大班,要求会用伸、拉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表现主要特征和某些细节,如:泥贴花瓶、彩色的花等等。

三、给予幼儿适时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

强调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因此,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的帮助与指导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时机的随意提供帮助。

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学习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

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

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老师可以较多地采用间接指导的方式,它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行为的。

针对区域活动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及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采取充分尊重、信任幼儿的原则,以平等的身份,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给予启发、点拨,依靠幼儿的积极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如“你
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请用它来试试,看看会怎样?”等,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游戏、求知,获得充分的发展与发挥才能的机会,最终达到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教师应该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调整活动区的环境,包括活动区域设置的增减,活动材料投放的改变,不断提供可促进幼儿持续发展的活动材料。

设计并布置一些活动区域,制作并投放一些活动材料,只是活动区教学的起点,不是活动区教学的全部。

教师应该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区探索活动的同时,通过认真的、经常性的对幼儿进行观察,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包括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发展需求等问题,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为幼儿提供更为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兴趣特点,能够引起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促进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活动环境和材料。

教师在活动区中的工作应该进入“提供环境——进行引导——调整环境——进行引导”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

只有这样,活动区教学才能够帮助幼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幼儿的素质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区域活动做为幼儿园众多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创设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教育环境(不同的活动角、丰富的游戏操作材料、和谐自由的氛围),而且对促进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语言及动作的技能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快乐的活动,如何创
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如何进一步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更好地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将会是所有幼教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的课题,让我们在不断的探讨与实践中,不断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途径,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摇篮,知识的海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