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4.药剂保护 4.药剂保护
• 6月中旬第一场雨后开始第一次 防治,第一次药后的间隔期,持 续干旱15d左右,遇阴雨天气5-7 天一次。流行高峰期(7/中-8/ 下)雨前打药,大雨过后,立即 补防。据我们试验和大面积使用 调查结果表明,轮换选用下列药 剂对山药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 大生M-45(600-800倍)或杜邦 福星8000倍、猛杀生800倍、炭 疽福美1000-1500倍、70%代森锰 锌WP600倍等。
叶部两种症状 叶部
• 叶部染病 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 种症状类型,慢性型病斑较大, 发病较慢,发病初从叶尖或叶缘 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 扩大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 圆形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或灰 白色,边缘黑褐色。急性型发病 快,危害重,多在叶柄与叶片或 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 的褐色病斑,而在叶面上少见病 斑,数日后叶片即脱落,严重时 几天时间叶片掉光。
1、 形 态 识 别
2、发生及为害特点
• 成虫白天隐藏在山药藤叶茂密处,日落后 开始活动,晚间取食、产卵。成虫产卵多 在中、下部叶片的背面。每卵块有卵100至 200粒,上覆褐色绒毛。幼虫6龄,具假死 性,低龄幼虫聚集为害,二龄后分散,三 龄前幼虫仅啮食叶肉,剩下表皮,呈窗纱 状,4龄后进入暴食期,叶片被食成缺刻, 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留叶脉。山 药厢面上一层虫粪,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
1.轮作。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无水源条件 三、 防治技术 的田块应避免与山芋、花生、西瓜连作。 2.清洁田园。山药生长期如出现急性型落叶,可 轻轻晃动秧架,让病叶掉落,并扫净落叶,并带 出田外深埋,以减少侵染源。山药刨收后及时 清除病残体。
3.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增施 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深沟窄 畦,清沟排渍。定期喷施调节剂,使植株壮而不 旺,稳生稳长,提高抗病能力。
山药主要病虫害 的发生与防治
高级农艺师
干继红
主 要 内 容
一、山药主要病虫概况 二、山药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三、山药斜纹夜蛾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一、山药主要病虫概况
• 我市山药上病虫害有山药炭疽病、枯萎病、 褐斑病、山药线虫病、山药红蜘蛛、山药 斜纹夜蛾等,以山药炭疽病、山药红蜘蛛、 山药斜纹夜蛾为主要病虫害。
3、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 成虫盛期用糖醋液(糖:醋:酒:水 =3:4:1:2)诱杀成虫。
2.结合田间农事活动摘除有卵块和初孵 幼虫的叶片。
3.利用幼虫的假死性,轻轻摇动山药架,幼虫纷纷 落在山药的厢面上,人工捕杀高龄幼虫,减轻为害。
4.药剂防治 4、药剂防治 、
15%茚虫威亩用16毫升 或40%毒死蜱120毫升/亩兑水 60公斤喷雾。由于幼虫具背光性, , 喷药宜在傍晚进行。
二、发生规律
• 我市常年始见病株时间 始见病株时间一般在6月中、下旬, 始见病株时间 始发病的早晚与6月上旬后的第一场大雨的 时间密切相关,大面积的山药始见病一般在 雨后5-8天。发病盛期 发病盛期一般在7/中旬-8/下 发病盛期 旬,急性型症状也出现在此阶段。流行高峰 期遇高温干旱,病情停止发展,遇雨后复出 流行高峰。9月上旬病情发展趋缓,中旬后 基本停止发展,进入病情稳定期。
三、山药斜纹夜蛾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 斜纹夜蛾又称斜纹夜盗蛾,是一种多食性 昆虫,能为害多种蔬菜、旱粮和经济作物。 在我市年发生5代,其中3、4、5代在山药上 为害(时间7月/中下-9/中),以第四代为 主害代,世代重叠。每年迁入山药田的时间 与山药出苗期、长势有关,山药出苗早, 发棵早则当年迁入早,为害重。
二、山药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山药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 山药是我市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但山药 规模化种植后,山药炭疽病连年发生,一般 年份可造成减产20-30%,重发年份导致山 2020 30%, 药8月份提前死亡,减产50% 50%以上甚至绝收。 50%
1、
症状
• 山药炭疽病可侵染藤茎、叶。藤茎染病 藤茎染病始 藤茎染病 于茎基部,初产生梭形或不定形褐色病斑, 病斑断续向上发展,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 整株枯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