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德国_英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及启示
德国_英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及启示
!%英 国 教 学 改 革 ) ) ) 课 程 与 评 价 以 &’** 年 出 台 的 *&’** 年 教 育 改 革 法 +为 标 志 的 全 英 课 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十多年间$课程改革观念%宗旨%目的% 内容等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对英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了 明显的效果# 根 据 *&’** 年 教 育 改 革 法 +$英 国 资 格 与 课 程 当 局 颁 布 的 !""" 年新国家课程指出$国家课程要为所有学生确定明确的% 完整的和法定的学习权利#它确定了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 评价等内容# 下面是 !""" 年 * 月生效的国家课程设置情况,
德国教育实行分类教育体系!使学生有多种可能性从某类 学校转入其他类学校进行学习"小学读四年后!进入&预备性学 习’或&方向性阶段’再读两年"在这个阶段!家长和学校根据学 生的具体情况! 考虑他们今后向哪个方向发展% %%是升大学! 还是入职业学校" 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读三年!初中毕业后! 开始分流( 一部分学业较好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再读四年!一 直读到十三年级)其中最后一年不属义务教育*!再升入大学学 习+另一部分学业较差的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再读三年后就 业!也有的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 这种双向分流也存在 交叉情况!如有的学生读了一段普通高中后!觉得专业跟不上! 可以转到职业学校读"这种分类教育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每个学 生按自己的能力和禀赋选择自己的就学道路"
面对繁杂的教育体制!%.//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年教 育改革法-!拉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 彻底改变了英国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放任主义的课程管理 模式!使课程管理出现了一元化特征" ,%.// 年教育改革法-最 为主要的内容是关于在中小学实施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为此 政府制定了,国家课程标准-!作为各地学校教学的依据"
!二"教育管理特点 4(德 国 教 育 管 理 % % % 以 法 治 校 德国的教育法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备的# 数量最多的! 甚至德国教育界有相当多的人认为! 教育法体系过于繁琐!近 ! ! ! !! ! ! ! ! ! ! ! ! !! ! ! ! ! 5 考察团团长为山东省教育厅陈光华副厅长"成员包括#薛为春$ 高峰$闫志强$王树臣$张金宝$李国勋$曹红旗$王在勇$张世响% 本文 执笔#王在勇%
适应课程改革 !特 别 是 为 了 改 变 2"3的 %4 岁 青 少 年 辍 学 的现状!英国政府正在酝酿 2 年后开始改革中学考试!取消目 前的 ()*+ 及 ,*./0/1!以学校证书%*56771*89:17;<&取而代 之$ 根据这项改革的计划! 上述改革可在未来 $ 至 %" 年内推 行$ 今年 & 月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将成为第一批在 %’ 岁时持 +学校证书,毕业的中学生$!""4 年学校证书制将启动!!""& 年 ()*+ 将取消!!"%% 年 ,*./0/= 将停止$ 这是英国中学教育体 系 $" 年来可能面临的最大改革$ 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通 识 教 育 !提 高 高 中 教 育 水 平 !培 养 优 秀 人 才 !旨 在 帮 助 更 多 %4 岁学生继续学业$
决策与思考
!""# 年第 $ 期 当代教育科学
德国!英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及启示
! 山东省基础教育考察团 5
应德国巴代利亚州文化教育部和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 处的邀请!山东省基础教育考察团一行 %" 人!于 !""& 年 %" 月 ! 日至 %’ 日先后考察了德国和英国的基础教育" 考察团先后 考察了德国巴代利亚州纽伦堡大街小学#桑特完全中学#英国 伦敦市圣文森特$保罗小学# 金斯福特初级中学和一所综合中 学#里丁大学教育学院" 访问了德国巴代利亚州中小学教育研 究所 #汉斯$赛德 尔 基 金 会 #伦 敦 西 密 斯 市 教 育 局 及 剑 桥 大 学! 并与山东籍中国留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考察团通过深入课堂 观摩教学#实地观察教学实景!参观学校各种设施!听取教育情 况介绍!双向讨论研讨等形式!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了两国 基础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考察!使考察团全体成员开阔了 眼界!更新了观念!也增强了加快我省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 紧迫感和使命感"
!(英国基础教育体制% %%实行十一年制义务教育!高 中 后 第六学级教育
同属联邦制的英国!教育体制更为繁杂"英格兰#威尔士和 爱尔兰的教育体系大致相同!苏格兰则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教育 体系"即使同一个地区!同一座城市!不同学校的办学体制也不 尽相同" 一般来说!$%%’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 年龄学段(第一阶段 $ 至 ) 岁!为一至二年级 !) 岁参加第一阶 段考试" 第二阶段 ) 至 %% 岁!为三至六年级!%% 岁参加第二阶 段考试" 第一#二阶段为小学教育" 第三阶段 %% 至 %# 岁!为七 至 九 年 级 ! 为 初 中 教 育 !%# 岁 参 加 第 三 阶 段 考 试 " 第 四 阶 段 %#%%’ 岁 !为 十 至 十 一 年 级 !为 高 中 教 育 !%’ 岁 参 加 第 四 阶 段 考试!即全英高中毕业统考)*+,- 考试*"
决策与思考
课程的设置$还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实训的重视$都体现 着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精神# 例如$有几百年历史传统的 实科中学$其办学宗旨就是!学实践%为实践而学$培养社会上 各行各业的实践人才"#德国中小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仅包 括一般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技艺$还包括各种社会实践能 力$如社交能力%适应能力%雄辩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英 国 教 育 管 理 ) ) ) 导 督 并 举 在中央和地方当局教育管理职责不断变迁和相互交织的 英国$都对教育事业有着主要的管理职能# !""& 年成立的英国 教育与技能部负责制订英国’主要是英格兰地区(的教育与培 训政策# 它要支持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提高教育标准的观点& 支持学校用新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工作& 提供创建新学校的策 略$探索消除学习失败的新路子&建议学校间的合作&给予优秀 学 校 发 展 的 空 间 & 发 展 &#)&’ 岁 阶 段 ’即 高 中 教 育 ( 教 育 # *&’’( 年教育法+赋予了地方教育当局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标 准的职责$为本地区的学校提出办学目标$掌握%分析学校信 息$对学校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并向当地学校传播良好 的教学经验# 英国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实行学校董事会管理体制$地方教 育当局与学校董事会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学校董事会有家 长代表%教师代表和当地社区代表等组成# 学校董事会的权力 很大$包括学校的年度预算%教职工的任用或免职%学生的录取 和开除%学校的发展规划等#学校的日常管理则由校长来进行# 中央和地方教育当局通过制定政策%发布信息%推广经验 等来指导%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 年设立了英国教育标准 局$取代了原皇家督学团$对全国中小学开展督导工作$这是英 国教育体制的一大特色#教育标准局的最高长官是首席皇家教 育督导官#教育标准局对教育的督导包括对学校的督导和地方 教育当局的督导# 其总体目的是,通过独立的督导和咨询帮助 完善教育质量和水平&建立并操作国家保育体系$并对保育工 作进行监督%指导$从而确保和完善保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改革扫描 &%德 国 教 学 改 革 ) ) ) 能 力 与 方 法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德国中小学生诸多实践性
注重向学生传授方法和方法论# 在德国中小学中$无论文 科还是理科教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让学生 懂得知识的来源和获取%发展知识的方法#例如$德国中学把已 无现实应用价值%语法繁琐但逻辑性强的拉丁文至今列为第二 外语$其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口才能 力&德国中 学 的 物 理%化 学%生 物 教 科 书 $经 !" 世 纪 )" 年 代 初 的教学内容改革$不仅删繁就简$减少了教学量$而且在照顾到 学科传统结构的前提下$以实验为教材主线#一门初中物理课$ 用一百多个教师演示实验和几十个学生动手实验$ 便完成了 力%热%声%光%电五大部分的全部教学任务#这一切都使德国学 生从小便养成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思维习惯$这对于学生创造 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 &"+&&
! " " " !
"
#
注 - 为核心学科$其余为基础学科 !表示 !""" 年起的法定课程$"表示 !""& 年起的法定课程$#表示
!""! 年起的法定课程#
!!"!
决策与思考
英国从 %&’’ 年开始实行的国家课程改革! 对英国教育的 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它协调并平衡全国的教育质量!是 社会稳步发展和保持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实现人人都享受同等 教育的理念!促进教育民主!将科学教育置于重要战略地位!以 此重振英国雄风#分析与整合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家课程的整 体效应#学科设置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保持地方和学校开发课 程的积极性$
一!德英两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一"教育体制概况
%(德国基础教育体制% %%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高中阶 段 双向分流
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基础教育体制复杂!各个州的 情况不尽相同!但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由初等教育#中等初 级教育#中等二级教育三个阶段组成" 初等教育阶段是指小学 教育阶段!即第一至第四年级" 中等初级教育是指包括国民中 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在内的第五至第九或第十年级" 中等 二级教育是指第十一至第十三年级!这个教育阶段主要是职业 教育和完全中学高年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