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

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


登记会计账簿的具体规则和要求如下:
1)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记账
2)记账时,必须用钢笔和蓝、黑墨水书写,不得使用铅 笔或圆珠笔
3)文字书写要求 4)记账时,不得跳行、隔页,应按规定的页次逐行、逐页 顺序连续登记。
登记会计账簿的具体规则和要求如下
5)账页记满时,应办理转页手续 6)有借、贷、余额栏的账户,应按规定时间结出余额。 7)登记日记账时还须在特定栏内注明原始凭证的种类和 号码,以满足与银行对对账的要求。 8)其他时候登记账簿。可用铅笔临时登记余额栏数字, 待核实无误后,再用钢笔填补。
多栏式现金日记账
三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
总分类账的一般格式
明细分类账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这种格式适用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等结算类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其格式和登记方法如表9-5所示 。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 “原材料”、“产成品”等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这种格式适用于“材料采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
会计帐簿设置与登记
一、实验目的
本单项模拟实验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明确 账薄的种类和基本结构,熟悉登记账薄的 一般要求,掌握会计账薄设置、登记以及 对账和结账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训练要点
1、账簿设置和启用方法 2、账簿登记方法 3、对账和结账方法
三、实验训练操作标准
1、会计账簿设置
三栏式现金日记账
3、补充登记法 适用范围:
记账后发现凭证中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更正方法: 只需按差额作一张蓝字凭证登记入账即可。
[例]新星公司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20000元存入银行。
原记账凭证为:
借: 银行存款
2000
贷:短期借款
2000
按差额编制一张蓝字凭证
借: 银行存款
18000
贷:短期借款
18000
借:制造费用
5 000
贷:原材料
5 000
当发现这种错误时,应先填制一张冲销原记录的记账凭证其会计记录
如下:
5 000
借:制造费用
5 000
贷:原材料
与此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5 000
贷:原材料
5 000
根据上列两张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户后,错误即可更正。
户的明细分类核算。
2、会计账簿的启用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一)封面 (二)扉页 (三)账页 1.账户名称,包括一级、二级或三级科目; 2.日期栏; 3.凭证种类和号数栏; 4.摘要栏; 5.金额栏,包括借、贷方发生额及相应的余额栏; 6.总页数和分户页次。
3、会计账簿登记
4、对账和结账
(1)对账的基本要求:
账实相符 账账核对相符 2)结账的方法和要求 ▲及时结账 ▲正确作出结账标记
5、会计账簿更换
17
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一)平行登记的概念 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既要登记总账,又
要登记总账所属的明细账。 (二)平行登记的要点
1、依据相同 2、方向一致 3、金额相等 4、期间相同
(三)平行登记的结果
1、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等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 期初余额之和。 2、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等于所属明细分类 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之和。 3、总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等于所属明细分类 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之和。 4、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 的期末余额之和。
借或贷
余额
5800

8500
2、红字更正法
适用范围:
(1)记账后发现凭证中科目或金额有错

更正方法:
第一步:比照原错的做一张红字凭证据以入账
第二步: 用蓝字做一张正确的凭证据以入账
(2)记账后发现凭证中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更正方法 ——只需做一张红字凭证据以入账
[例]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一批原材料用于制造产品,计5 000元。填 制记账凭证时,误作成如下会计分录,并已登记入账。
二、更正错账方法
(一)会计记录错误 1、会计原理、原则运用错误 2、记账错误(漏记、重记、错记) 3、计算错误
(二)会计记录错误查找的方法
1、顺查法(亦称正查法)凭证账簿报表 2、逆查法(亦称反查法)
报表账簿凭证 3、抽查法
(三)错账的更正方法 1、划线更正法
适用范围: 记账凭证不错,账簿登记有错。
更正方法: 第一步:用红线注销错误的文字或数字 第二步:用蓝字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写在划线的上端
[例]新星公司7月13日销售A产品一批,取得货款5800元,将其存入银行 (假设不考虑增值税)
表9-8
银行存款总账
2000年 凭证号数 月日
摘要
借方
贷方
7 13 银收字 销售产 5800
10号 品
8500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 无误的收付款凭证逐笔登记。每日终了,计算出余额。 总账由会计人员登记,其登记的依据取决于所采用的会 计核算形式。 明细账的登记方法,应根据各会计主体所记录的经济业 务内容、业务量大小和经营管理上的要求而定。 备查账一般根据有关资料予以登记,如会计制度有具体 规定的,则从其规定。
E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