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牌传播
中国产品品牌的现状
1 品牌价值低 2 品牌生命周期短 3 品牌传播方式落后
1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的提出
• “文化产业是属于这个时代最有挑战力商人 的最大蛋糕” ---杰克· 韦尔奇
文化产业特征:
• • • • • 辐射面广 拉动力强 贡献率高 低消耗低污染 可持续发展
“朝阳产业”、 “绿色产业”、 “无烟产业”、 “知识工业”。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促进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2004年至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 “十一五”期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从102.1亿 美元增长到 143.9亿美元,年均增长9.0%;我国文化服务进出口从26.6亿美元增 长到57亿美元,年均增长19.5%。
1.1文化发展力的内涵与源起
• 文化发展力—以生产和提供具有文化内涵 的商品和服务为特征,以文化市场为导向, 以文化的生产性和经营性企业为主体,通 过大规模的投入和产出,提供文化产品和 文化服务的经济门类。
公益形态的文化
产业形态的文化
• 文化发展力源于人类现代化进步的需求。
1.2 张丽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一 文化品牌传播的战略的提出、兴起和意义
1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的提出 1.1文化发展力的内涵与源起 1.2 文化发展力的全球布局 1.3 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的提出 2 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的兴起 2.1 中国文化发展力的兴 起与特征 2.2 中西文化发展力差异 3 文化品牌传播的中国意义
• 产业的高度集中性 • 要素分布的相关性 • 产业发育的族群化
案例
• 美国:世界文化产业霸主
• 日本:东南亚国家中实力最为雄厚
• 韩国:后来居上,咄咄逼人
1.3 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的提出
• • • • • 文化跨国公司品牌的全球运营 文化品牌与文化企业市场制胜的需要 文化品牌与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文化品牌与 国家综合实力的需求 文化品牌与树立国家、民族文化形象的需 求。
L/O/G/O
谢
谢!
2 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的兴起
• 中国的文化发展力的兴起是从20世纪90年 代以来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市场发育走向 体制跟进的。伴随着改革开放,文化市场 不断扩容与开放,文化产业的概念渐渐走 进人们的视野并进而成为当代中国经济与 文化建设的核心。
中国文化发展力产业的特征:
1文化发展力环境的不断优化; 2文化企业的市场化主体渐趋明朗; 3文化产业呈现集团化、园区化趋势; 4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边界日渐清晰。
导语:
• • • • • 中国的GDP已经居全球的第四位 中国的外贸已经居全球第三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全球100个最强势品牌中中国榜上无名。 中国的土地、环境、资源、能源、劳动力都已经到了无法 承受低层次制造的时候。
•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由制造导向创新的全新时代。自主创新, 提升产品结构,增加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构建和谐社 会已迫在眉睫。
2011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生产力指数前十名
上海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继续扩大
中西文化发展力差异
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偏弱 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较低。
3 文化品牌传播的中国意义
• 文化断裂:当代中国文化的传播问题 • 继承与融合: 西方文化品牌营造的范例 • 文化培植、复兴与交融: 传播策略
• 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及提升产业竞争力,不仅 仅是为了满足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更是贯 彻中国国际战略的需要。锻造民族的文化品牌及 提升文化品牌的全球传播力则是我国文化产业发 展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