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桥梁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7资料
桥梁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7资料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对于按跨度划分的桥梁, 周教授的标准是: 超大桥:跨度1000m以上 特大桥:跨度500~1000m 大 桥:跨度300~500m 中 桥:跨度100~300m 小 桥:跨度100m以下
桥梁适用范围: 斜拉桥:可达1000m左右 悬索桥:m以上 系杆拱桥:跨度可达500~600m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2) 斜拉桥设计中索力优化主要方法 斜拉桥设计中使用的索力优化理论比较多,目前主要有刚性支
承连续梁法、零位移法、弯曲能量最小法、弯矩最小法、内力平衡 法、用索量最小法和影响矩阵法等。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1).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是指选择合适的斜拉索张拉力,使结构在成
第七章 缆索承重桥梁的计算分析
本课程所介绍的缆索承重桥梁主要指斜拉桥和悬索桥,其共 同特点是缆索为主要承重结构或关键的受力构件。本章主要介绍 实用的计算方法。
按结构的受力体系,一般将桥梁结构分为梁、拱、悬索和组 合结构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f l M 2(x)dx 0
梁中的弯矩可写为 M q(lx x2) / 2 Nx 2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将弯矩表达式代入目标 函数中,可计算得到使目标 函数f最小的赘余力为
N 5ql / 8
对应的梁的弯矩如右图。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能对拉杆进行张拉,通过调整 拉杆中的张力,就可以调整梁中的弯矩。设定不同的目标,可调整出不 同的梁的弯矩状态。这就是斜拉桥恒载索力计算的出发点,即通过设计 恒载索力使斜拉桥受力合理。
弯曲能量最小法是以结构(塔、梁)弯曲应变能作为目标函数, 从能量原理出发,设计合理索力保证成桥后结构弯曲能量最小。在 具体应用中,通过将主梁,主塔和斜拉索的截面积取大值,梁、塔 的弯曲刚度保持不变,进行结构计算,所得结构主梁、主塔弯矩都 很小。弯矩最小法则是以结构的弯矩平方和为目标函数,使设计的 结构的弯矩平方和最小。其结果与弯曲能量最小法接近。
桥时的恒载内力状态,与以拉索锚固点为主梁支点的刚性支承连续 梁的内力一致。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2).零位移法 该方法是通过索力调整,使成桥状态下主梁在恒载作用下索梁
联结处的位移为零。对于采用满堂支架一次落架的斜拉桥体系,其 结果与刚性支承连续梁法基本一致。 (3).弯曲能量最小法和弯矩最小法
墩支桥:小跨度桥梁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7.1 斜拉桥的恒载索力确定
斜拉桥是塔、梁、斜拉索三种基本构件组成的缆索承重结构体 系,一般表现为柔性的受力特性。由于斜拉索是可张拉的结构,因 此斜拉桥的力学计算模式在不同的阶段是不一样的。
受弯结构 受压结构 受拉结构
2014年版
材料利用率低
所用材料极限强度 远低于高强钢丝
材料可全截面利用, 但受稳定限制
所用材料极限强度 远低于高强钢丝
跨度远小于拱桥 和悬索桥
跨度远大于梁桥但 远小于斜拉桥和悬 索桥
材料全截面利用
所用材料为高强钢 丝,极限强度为常 用高强钢的3倍左右
跨越能力最大,采 用现在的材料,极 限跨度能达到 5000~7000m
建成后的结构塔、梁和斜拉索构成一整体,是一多次超静定结 构,因此在活载作用下各构件的内力按刚度分配;不考虑非线性影 响时,与一般结构的计算一致;如果考虑几何非线性,则要将斜拉 索作为索结构、同时考虑恒载内力状态、结构大位移的影响。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一般的连续梁、连续刚构桥这类墩支撑桥梁,结构设计和施工 顺序(方案)一旦确定,结构恒载内力就是确定的,一般不能通过 结构内部的调整来改变结构恒载状态(超静定结构支反力调整可调 整结构恒载内力)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周念先教授在《桥梁方案比选》中提出的桥梁分类方法: 按跨越能力 墩支桥
特点是:桥墩支点间的距离不能太大;适用于中小跨度桥梁 梁式桥、上承式拱桥、斜腿式刚架等 杆吊桥 用一定间距的吊杆或斜索将一座大跨度桥梁分成许多个小跨弹 性支承连续梁,这类结构包括: 悬索桥、斜拉桥、系杆拱桥等
5ql4 384EI N
l3 48EI h EA 如果取EI/l3=1,EA/h=192,上式变成
N ql / 2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这一状态相当于中间有支点的两跨简支梁的恒载内力状态,这时对 应的梁的弯矩图如下图所示。
为了优化梁的受力,可以根据需要拟定一个目标函数。现以梁的 弯矩平方和为例来加以说明。目标函数为:
对于斜拉桥来说,在恒载状态时,斜拉索可以看成是一种主动 受力构件,可以通过设计斜拉索的索力来调整或改变结构的内力状 态。 既然斜拉索有这样的力学行为,那么就提出了什么是合理的恒 载内力状态问题?是否可以设计成最优的恒载状态?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实际上不只是斜拉桥有这样的问题,自锚式悬索桥、斜拉-悬吊 组合体系桥以及系杆拱桥等这类内部超静定结构,都有如何确定合 理或较优内力状态的问题。以下以斜拉桥为例说明恒载内力优化的 思路和方法。 1) 结构内力状态优化的概念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4).内力平衡法 内力平衡法是以结构内力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力平衡”
的原则得到合理的斜拉索索力。基本原理是设计恰当或合理的 斜拉索张拉力,以使结构各控制截面在恒载和活载的共同作用 下,上翼缘的最大应力和材料允许应力之比等于下翼缘的最大 应力和材料容许应力之比,从而达到截面上、下缘材料均被充 分利用,截面受力均匀。
斜拉桥成桥恒载内力分布的合理与否是衡量设计优劣的重要标 准之一。恒载内力的优化过程实际是斜拉桥的设计过程。
2014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对于斜拉桥的恒载内力优化(或称设计),可用下面的简单例子 给予说明。
对于上图所示结构,如果我们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来计算结构的赘 余力,可以计算出中间拉索的轴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