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讲 数形结合思想.ppt
第2讲 数形结合思想.ppt
第 2 讲 数形结合思想
感悟高考 明确考向
|lg x|, 0<x≤10,
(2010·全国)已知函数 f(x)=-12x+6, x>10,
若
a,b,c 互不相等,且 f(a)=f(b)=f(c),则 abc 的取值范
围是 A.(1,10)
B.(5,6)
()
C.(10,12)
D.(20,24)
热点分类突破
题型一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方程的根的个数、不等式
解集的问题中的应用
例 1 (1)已知:函数 f(x)满足下面关系.
①f(x+1)=f(x-1);
②当 x∈[-1,1]时,f(x)=x2.
则方程 f(x)=lg x 解的个数是()来自A.5B.7C.9
D.10
(2)设奇函数 f(x)在(0,+∞)上为增函数,且 f(1)=0,
答案 (1)C (2)D
探究提高 (1)用函数的图象讨论方程(特别是含参数的指 数、对数、根式、三角等复杂方程)的解的个数是一种重 要的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把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看作 是两个熟悉函数的表达式(不熟悉时,需要作适当变形转 化为两熟悉的函数),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 的图象,图象的交点个数即为方程解的个数. (2)解不等式问题经常联系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 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或多个)函数,利用两个函数图象 的上、下位置关系转化数量关系来解决不等式的解的问 题,往往可以避免繁琐的运算,获得简捷的解答. (3)函数的单调性经常联系函数图象的升、降;奇偶性经常 联系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最值(值域)经常联系函数图象的 最高、最低点的纵坐标.
解析 作出 f(x)的大致图象.
由图象知,要使 f(a)=f(b)=f(c),不妨设 a<b<c,则 -lg a=lg b=-21c+6. ∴lg a+lg b=0, ∴ab=1,∴abc=c. 由图知 10<c<12,∴abc∈(10,12). 答案 C
考题分析 本小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特征及性质.考查 了对数函数及其运算.重点考查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数 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现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考查. 易错提醒 (1)找不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即想不到用数
形结合. (2)f(x)的图象的特征不清,忽视对(1,0)和(10,1)这两个特 殊点的分析. (3)不会借助图形进行分析.
思想方法概述
1.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 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借助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 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作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 的图象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二是借助于数的 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 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 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3.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的问题常有以下几种: (1)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2)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方程根的范围; (3)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量与量之间的 大小关系; (4)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最 值问题和证明不等式; (5)构建立体几何模型研究代数问题; (6)构建解析几何中的斜率、截距、距离等模型研究 最值问题; (7)构建方程模型,求根的个数; (8)研究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性质等.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时,要遵循三个原 则: (1)等价性原则.在数形结合时,代数性质和几何性 质的转换必须是等价的,否则解题将会出现漏洞.有 时,由于图形的局限性,不能完整的表现数的一般 性,这时图形的性质只能是一种直观而浅显的说明, 要注意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2)双方性原则.既要进行几何直观分析,又要进行 相应的代数抽象探求,仅对代数问题进行几何分析 容易出错. (3)简单性原则.不要为了“数形结合”而数形结 合.具体运用时,一要考虑是否可行和是否有利; 二要选择好突破口,恰当设参、用参、建立关系、 做好转化;三要挖掘隐含条件,准确界定参变量的 取值范围,特别是运用函数图象时应设法选择动直 线与定二次曲线.
5.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需做 到以下四点: (1)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 的代数特征; (2)要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做好转化; (3)要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以防重复和遗漏; (4)精心联想“数”与“形”,使一些较难解决的代 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以便于问题求解. 很多数学概念都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善于利用这 些几何意义,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析 (1)由题意可知,f(x)是以 2 为周期,值域为[0,1] 的函数. 又 f(x)=lg x,则 x∈(0,10],画出两函数图象, 则交点个数即为解的个数.又∵lg 10=1,故当 x>10 时, 无交点.∴由图象可知共 9 个交点.
(2)∵f(x)为奇函数, ∴f(x)-f(-x)=2f(x) 画出 y=2f(x)的大致图象. 如图,则 f(x)与 x 异号的区间 如图阴影所示, ∴解集为(-1,0)∪(0,1),故选 D.
4.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与技巧,特别是在解选择题、填空题时发挥着奇特 功效,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训 练,以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 以下几点: (1)准确画出函数图象,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2)用图象法讨论方程(特别是含参数的方程)的解的 个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要 把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看作是两个函数的表达式(有 时可能先作适当调整,以便于作图),然后作出两个 函数的图象,由图求解.
则不等式f(x)-xf(-x)<0 的解集为
()
A.(-1,0)∪(1,+∞)
B.(-∞,-1)∪(0,1)
C.(-∞,-1)∪(1,+∞) D.(-1,0)∪(0,1)
思维启迪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 y=f(x)和 y=lg x 的 图象,由它们交点个数判断方程的解的个数;(2)f(x)- f(-x)=2f(x),画出 y=2f(x)的大致图象,f(x)与 x 异号的 区间,即为不等式的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