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实效
摘要】
法律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最重要的社会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得到有效实施,是衡量法律自身质量和法治实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法律实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法律实效在建设法治国家中具有重要
意义。
法律实施、法律实现与法律实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实施是产生法律实
效的基础或前提,而法律实效是法律实施的结果或程度;法律实效是法律实现的
前提条件,法律实效的增强是法律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和必要途径。
本文主要从
法律实效的内容,评价及其加强我国法律实效的对策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为我国
法律实效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字】法律实效;法律实施;评价;对策
引言
法律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最重要的社会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得到有效实施,是衡量法律自身质量和法治实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法律实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虽然以法律实效为主题进行的专题性
探究尚不多见,但是国内学术界对与法律实效有密切联系的“法律实施”、“法律
实现”等已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研究。
正如瞿同祖先生所言“研究法律自然离
不开条文的分析,这是研究的根据,但仅仅研究条文是不够的,我们也应注意法
律的实效问题。
条文的规定是一回事,法律的实施又是一回事。
某一法律不一定
能执行,成为具文。
社会现实和法律条文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
研究法律的实效,在此基础上展开法律活动是有相当的意义。
1.法律实效的内容
概念
法律实效是指“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
遵守、执行或适用”;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定法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被执行、适用、遵守的状况,即法的实际有效性”;指“法的功能、法的目的实现的程度和状态。
”法律实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表征的是关于法律规范实际被人们适用、执行、遵守的问题。
特征
法律从其特殊的强制性和独立性中可以分析其特征,一般来说,法律具有实
效性,即事实说话,事实的看待问题。
社会性体现在其法存于社会,与社会的各
项因素都有不可或缺的必然联系,影响着他们并受其影响。
第三,法律是可以变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它宏观调控着社会的因子,对其中的厉害存在进行调整。
第四,立法的程序和步骤是渐进的,从具体操作到具体实施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
适应时间的。
最后,法律是可以检测的,也是可以借助一定的统计工具进行测量
和评定的,因为,只有进行一定的量化分析,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修正法律,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2.法律实效的评价
我们研究法律实施,就要对法律实施的状况作出评价,说明法律有实效或者
没有实效,实效较好或者实效较差;法律效果较好或者较差,没有效果,或者甚
至负效果; 效益高或者效益低,甚至无效益。
法律实施的评价标准就是我们对法
律进行上述评价时所使用的标准。
一般来说,对于法律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
面关注:
1. 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是否能够按照授权性规范行使
权利,按照义务性规范履行义务;是否能够根据法律设定的法律后果追究违法者
的法律责任。
2.对于犯罪案件的数量,种类的规划,和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制裁。
3.全面了解普通百姓和国家公务人员对于法律的了解程度,他们是否会通过
法律保障自己的权利。
4.普通公民对于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平时享受的待遇、福利的感受。
5.法律是都能切实的维护和保障人们的权利,从而达到立法的目的和意义等。
增强法律实效的对策
提高法律意识,建构全民法律信仰
法律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其社会价值来说,法律教育是
国家法治化的基础;就教育整体来说,法律教育是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通过法律教育来提高法律意识,建构法律信仰,首先,领导干部应努力学习
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除了要帮助他们认识法律的重
要性、至上性,端正对待法律的态度,还要要求他们努力学习法学理论,掌握更
多的法律知识;领导干部应树立人民是法治主体的观念。
其次,提高法律职业人
员的专业素质,通过法律职业教育,可以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系统而全面的现代
法律知识的法律人才,形成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队伍。
最后对全体社会成员要
进行更深层面的普法教育,以提高国民法律素质、推进中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为
目标,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3.提高法律质量,实现良法之治
在内容上使法律科学严谨,要杜绝“法规打架”现象,要使法律所追求的价值
与人们的普遍利益要求相吻合,与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相一致,使法律真正表达
普遍性的社会需要。
在形式上规范立法语言,立法者要用简洁扼要的语言文字来
撰写法律、法规、规章,可以简洁扼要写成的法的条文,不要增多字数,凑篇幅,不必要的字句一定要删除,重复的现象一定要避免。
4.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
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体制法规健全规范,但是还存在很多人为因素导
致司法不公正,使得人们对法律的保障丧失信心。
因此,要大力加强这个环节的
体制改革,实效组织内部的独立和规范,全面开展体制革新运动,保障人们最基
本的权利。
5.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实现依法行政
既然行政执法是实现法律实效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我们就应当尽快提高
行政执法水平,实现法律实效的最大化。
在现今时代,要推行依法行政,即强调
政府应当在法的范围内行政,包含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依法履行行政职责两个方面。
(1)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法律至上是法治和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推进依法行政,首先就是使法律在行政中真正树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
法律至上要
求法律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不是一种工具存在并发挥作用。
(2)加强执法行为的规范,坐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执行。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一要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公正无私,廉洁
奉公。
6.结语
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法律实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法律实效是
法律实现的前提条件,法律实效的增强是法律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和必要途径。
因此,通过实施法律,法律获取充分的实效,法律的社会功能、社会目的才能得
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翻译,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332 页
[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2 页
[3]汪全胜:《立法听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2 页
[4]周旺生:《立法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第190 页
[5]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