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测试法概述
姓名张云班级08商务英语四班学号080502921440
摘要:简述英语语言测试领域里四种主要的测试方法,了解各种测试方法侧重的方向,关注的焦点以及各自的利与弊。
关键字:英语语言测试法,
第一种是写作—翻译法(the essay-translation approach)。
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特征(Heaton,1991:15):1.对测试的技能或专长没有特殊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力;2.试卷通常包括翻译、写作和语法分析等项目;3.试卷内容带有较浓厚的文学或文化色彩,学术性强,要求较高的专业能力;4.实体一般采用书面回答形式,试卷需要人工评阅,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
由于写作—翻译法不强调测试的科学性或理论基础,故有时候被一些学者称为语言测试的前科学阶段。
第二种是结构主义心理测量法(the structuralist-psychometric approach)。
这种测试法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强调不同的语言成分可以分别测试,比如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可以脱离上下文进行单独测试。
此外,听、说、读、写等项语言技能也可以分开测试,因为这个测试法德重要特征是一道题可以单独测试一个语言成分或技能。
这种方法的另一大特点是采纳了心理测量学的一些方法,强调语言测量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结构主义心理测量法在语言测试中的典型表现形式是多项选择题,一种既能达到一题测试一成分的要求,同时又适合于进行考后统计复分析的题型。
相较于写作—翻译法,具有更强的方向性,而且加入了心理测量
学的一些方法,使得它更为科学。
第三种是综合法(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综合法有如下特点(Heaton,1991:16):1.语言测试要在一定上下文(context)中进行;
2.不在测试中刻意追求区分各单项语言成分、技能或能力,而是强调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综合评估。
较能体现综合法德考试题型有完形填空、听写、翻译、写作等。
以完形填空为例,这类形式可以同时测试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及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
语法、词汇知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在一个特定的上下文(即所给的完形填空材料)环境中进行。
这里需要这出的一点是,上下文环境在综合法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用环境,知识起到辅助测试语言知识的作用。
较之结构主义心理测量法,该方法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对语言综合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测试。
但是对于各种能力独立测试的目的性不强,反而不能有效的进行后期分析。
第四种是交际法(the communicatative approach)。
有学者(Heaton, 1991:19)认为交际法与综合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即两者都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但同时两者之间又存在根本的区别:交际法更注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
这里所牵涉到的两个基本概念是:usage和use。
根据Carroll(1983:7)的观点,usage主要指语言形式和结构,而use则是有关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使用。
语言运用时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言形式的掌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因此,衡量一个人语言熟练程度的最终标准时看此人是否在语言使用环境中有效地进行交际。
交际法包括usage成
分,但更多单独是评价学生在特定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能力(use)。
所以交际法诗意在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学生中使用,而不是盲目地在未具备较高语言能力的学生中间使用。
随着交际教学法在语言教学领域里日渐盛行,从20世纪80年代起语言测试界也逐步受到其影响,并出现了一系列旨在测试交际能力的探索性考试(Bachman, 1991:677)。
纵观这类考试,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Bachman, 1991:678;Heaton, 1991:20-21;Carroll, 1983:8):1.考试内设计“信息沟”(information gap),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已经反馈入的信息来获取位置信息。
2.考试任务或项目之间存在关联性(task dependency),即一个项目要给予前一项完成的基础上,比如,学生先听到一个电话交谈,然后根据交谈的内容写一封信。
3.考试强调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设计考试内容,比如在专门用途英语考试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要根据测试学生的具体语言要求,确定测试内容、所需语言交际模式及相关语言技能。
4.侧重更广泛地测试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功能、语言使用的合适性等等。
5.考试采用定性评估方式(qualitative modes of assessment),以取代纯粹的定量评估方式(quantative modes of assessment)或作为其补充。
日渐完善的英语语言测试方法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了适当的测试平台,为学习者的自我更加准确地认识提供了良好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杨任明,《简明英语测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