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七章 心理问题分类与症状识别

心理学第七章 心理问题分类与症状识别


第三节 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 二、性心理障碍
第三节 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
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异常生活风格和人际关 系模式。 【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 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 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 续2年。
第二节 神经症
一、恐惧症 二、强迫症 三、焦虑症 四、躯体形式障碍 五、神经衰弱
第二节 神经症
神经症的定义
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 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 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 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 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 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 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本讲提纲
第一节 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 第二节 神经症 第三节 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第四节 精神障碍
第一节 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
一、一般心理问题 二、严重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实质
第一节 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
一、一般心理问题
定义: 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性的控 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 判断条件: 现实因素导致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 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良情绪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性控制下,能始终保持行为 不失常态,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所下降; 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在最初事件,没有泛化。
第二节 神经症
一、恐惧症
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神经症。明知没 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生育伴有显著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在正常人,要么对这些对象不产生恐怖,要么恐惧 的程度很轻,完全能自我控制。而恐怖症病人的恐惧则显得不切实际,没 有道理。 (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 大学生中常见的有社交恐怖和广场恐怖。社交恐怖主要表现为怕在社交场 合讲话,怕进入教室、会议室,怕在人前抛头露面等。病人常觉得自己表 情、眼神不自然,并认为别人发现了自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 视别人的眼睛。
第二节 神经症
神经症性心理冲突与一般心理冲突的区别
一个人的心里同时有两种互不相容的情感、欲望、 行动倾向或生活态度,当事人既不能丢掉一个保留 一个,又无法将二者在更高的水平上加以整合,从 而感到精神痛苦,这就叫做心理冲突。 神经症性心理冲突与一般人的心理冲突不同,它有 神经症性心理冲突 以下几个特点: (1)感到很痛苦 (1)感到很痛苦 (2)持续时间长 超过3 持续时间长, (2)持续时间长,超过3个月 (3)它妨碍了个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3)它妨碍了个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第一节 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
二、严重心理问题
定义: 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初始情绪反应强烈, 持续时间长久, 内容充分泛化, 影响心理活动的多个方面, 内心深感痛苦,自身难以摆脱, 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第一节 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
二、严重心理问题
判断条件: 现实刺激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 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分别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 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对社会功能有一定 程度的影响;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 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 泛化。
第七章
心理问题分类与症状识别
心理问题分类
心理问题
心理正常
心理异常
人 格 障 碍 精 神 分 裂 症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神 经 症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异常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客观世界相统一: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 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 保持一致性。 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知、情、意相互统一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从完整的疾病单元分类: 从完整的疾病单元分类:用于临床诊断 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ICD-10)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第二节 神经症
二、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的 神经症。强迫观念有: ①强迫性怀疑。病人对自己已经做过的事仍然放心 不下,如信已投入邮筒,却总是怀疑是否贴了邮票。 ②强迫回忆。对往事、经历不能摆脱地反复回忆。 ③强迫性联想。对于所听所见的某一事物,总是以 强迫意向和行为为主的强迫症主要表现为总出现与 正常意愿相反的欲望和冲动,或不能自主地重复做 自己认为毫无必要的行为。
第二节 神经症
五、神经衰弱
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 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 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 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 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 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 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第二节 神经症
二、强迫症
强迫性行为有:反复洗手、洗衣服;反复查看门是 否上锁;强迫性的计数(如数台阶、电线杆);强迫 性的仪式动作(此种仪式动作在患者心中往往有某 种象征意义,如一患者进门必先进二步,退一步, 表示他父亲的病能逢凶化吉) 。 强迫症的突出特点是因为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而 造成精神痛苦。病人意识到自己的观念、行为是不必要、
第二节 神经症
四、躯体形式障碍
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 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 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 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 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 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症状标准] ① 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 不相称),但不是妄想;② 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 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 ③ 反复就 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 能打消其疑虑。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第三节 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分类
偏执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癔症型) 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
第三节 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二、性心理障碍
(1)性身份障碍:当事人有变换性别的欲望。如 变性癖。 (2)性指向障碍:对不能引起正常人性兴奋的人 或物感兴趣。如影恋、自恋。 (3)性偏好障碍:采用与正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 为满足性欲。如异装癖、恋物癖、恋尸癖、恋兽癖、 发恋、足恋、肛门恋、尿道恋、便溺恋、虐恋(施 虐狂和受虐狂)、裸露癖(露阴癖)、摩擦癖、恋 童癖、窥视癖(窥阴和窥体)、色情狂、性爱狂、 慕男狂。
第四节 精神障碍
一、精神病典型症状 二、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 三、精神病的早期识别
第四节 精神障碍
一、精神病典型症状
精神病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目 前,在大学生中,精神病患病率为0.2‰左右,成为 影响大学生无法完成学业的首要疾病。 精神病是指一组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由于丘脑、大 脑功能紊乱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 方面的异常。常出现各种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理症状, 同时现实检验能力和社会功能严重下降,自知力缺乏。 精神病的典型症状有三个,自知力的部分或完全丧失, 幻觉和妄想。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三版(2001,CCMD一3)
一、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酒类、阿片 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 草等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二、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躁狂发作、轻性躁狂症(轻 躁狂)、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轻性抑郁症(轻抑郁) 四、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五、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 性呕吐,儿童期拒食、偏食、异食症等儿童进食障碍 六、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 七、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八、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九、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诈病、自杀、自伤)
不合理的,是一种“毛病”,病人花了很大努力去纠正、克制 自己(反强迫),但总是不成功。结果总是对自己要做强迫动 作、要出现强迫观念提心吊胆,弄得更敏感,反而加剧了强迫 症状的出现,因此非常痛苦,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
第二节 神经症
三、焦虑症
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 广泛性焦虑两种。 1.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1.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 ① 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 测; ②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 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 感等痛苦体验; ④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 事后能回忆 [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 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