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改进
例5、装载机多功能铲斗焊接工艺改进
对于挖掘及装载工程机械来说,多功能铲斗是其整 机一机多用功用的集中体现,而斗底又是多功能铲斗的 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由于斗底结构的特殊性,极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 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一旦产生变形,就很难纠正,给生 产进度造成障碍。 其次,由于斗底与动臂直接关联,如果销孔的焊接变形 量过大,使之与动臂装配时产生过大的偏差,导致斗底下 降至地面时,不能与地面贴平,难以满足使用工况要求。
焊接工艺的改进
(1)焊接结构与焊接接头设计 液压缸活塞杆焊接接头改用插接式结构, 坡口为U形坡 口。为保证焊缝充分焊透, 坡口根部只预留2 mm 钝边, 保证焊后消除工件焊缝径向间隙, 避免产生未焊透等焊 接缺陷。 ( 2 ) 焊缝有效厚度增大为14 mm , 增加焊缝承载能力。 ( 3 ) 在叉头上设臵 5 的通气孔, 避免焊接处形成封闭 腔, 从而避免焊接时受热引起焊根处焊接残余应力集中 而造成裂纹。
改进措施
焊前准备:
(1)坡口清理 坡口两侧 50mm范围内应去除水、油、 锈及脏物。 (2)焊条 采用 E7515型,焊前350-450 ℃ 烘干,保 温 ;烘干后放在100-150 ℃的恒温箱内随用随取。 (3)装配 件的装配间隙不能过大,尽量避免强力装配。 (4)预热 为避免焊后冷裂纹的产生,须将坡口两侧 50mm内预热到350℃ 左右。
例3、液压缸活塞杆焊接工艺的改进
河北宣化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推土机铲刀提升液 压缸活塞杆在作业时出现了焊缝断裂现象。 液压缸活塞杆焊接是由活塞杆( 材料45Mn) 和叉头 ( 材料42CrMo) 组成的焊接件。焊缝接头为圆周V 形坡 口对接接头, 焊缝设计有效厚度为6 mm 。裂纹源于叉头 一侧母材焊缝热影响区, 断口呈光亮脆断特征, 在焊缝断 裂处发现有局部未熔合缺陷。
改进措施
1、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如有条件,入库 时检验成分及性能。 2、焊接工艺改进:焊 接 时 首 先 要 预 热 使 坡 口 两 侧各50mm 范围内钢板温度不低于 150℃, 并保证道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 焊接结束后需 继续加热, 并且不少于 30分钟,以使焊缝缓慢冷 却。 如果焊接时中途停焊, 应立即进行焊后保温 , 再次焊接时应全部进行预热后方可按原焊缝要求 进行焊接。
7、案例分析与实践
例1 消除不锈钢结构件的焊接裂纹
某厂生产的加热炉保护屏, 材料均为 0Cr18Ni10Ti不锈钢, 产品要求焊缝连续焊, 设备 焊接后做PT无损检测(penetration testing ), 水 压试验0. 3MPa。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 流动的介质在内腔内循环 流动, 所以给产品结构带来一定的难度, 以前采用 焊接接头焊接, 如图1所示。虽然焊后肉眼观察、 PT无损检测未发现表面有任何裂纹, 但经一个月 左右使用, 许多焊缝中心出现裂纹, 严重的整个焊 缝全部开裂。
改进后的焊接接头形式
改进后的焊接接头形式, 减少了焊缝, 减少了焊肉, 残余应力减小, 应力水平较低。
改进措施:
1)盖板与筋板间焊缝, 先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 主要 保证焊缝焊透。 2)盖板采用如下图的对接焊缝, 如图2所示。盖板与筋板 间焊缝, 先用2直径的H0Cr20Ni10Ti焊丝手工钨极氩弧 焊打底, 主要保证焊缝焊透, A132焊条电弧焊盖面的工艺 措施。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最好采用M1G焊, 其焊丝为药芯 焊丝。因为MIG焊只有很少的焊渣, 覆盖在表面, 且存在 于沿焊缝方向的两侧, 所以散热条件特别好, 既有利于焊 缝金属晶粒的细化, 也可减小焊缝的残余应力水平。
改进措施
6)使用时, 发现焊缝中心出现裂纹, 此裂纹为热裂纹, 属 于沿晶界的裂纹, 不穿晶。不锈钢是高合金金属, 在常 温时基本呈奥氏体组织, 没有二次相变, 不可能通过热 处理的措施细化晶粒, 不锈钢的多层焊接起不了细化晶 粒的作用, 反而会使不锈钢晶粒长大。为使不锈钢的高 温停留时间尽量短, 以防其晶粒长大, 故焊缝焊层间的 温度不宜过高, 所以严格控制焊接的层间温度, 控制在 100℃ 以下。
产品图纸
焊接裂纹原因分析
开裂原因分析如下: ( 1 ) 母材 材料45Mn 碳当量Ceq=0.735% ,42CrMo 碳当 量Ceq=0.825% , 焊接性均很差, 在常温下焊接极易产生 淬硬组织, 使焊缝组织塑性与韧性下降, 抗裂性差。 ( 2 ) 焊接接头 V 形对接坡口尺寸较小, 焊缝承载能力不 足, 同时焊接施工时易造成焊道根部未焊透等缺陷。 ( 3 ) 生产条件 本批产品在冬季加工, 环境温度较低, 工件 预热不到位, 造成焊缝金相组织不良。
改进措施
4)层间采用锤击方式释放应力, 既释放了应力, 又清除了焊 渣, 一举两得。因为不锈钢无法采用热处理方式进行去应力, 且焊缝比较密集; 应注意的是最后一道盖面焊肉, 最好不用 锺击, 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表面美观。 5)焊接规范: 采用适当的 硬规范!即焊接电流适当加大, (采 用4的A132焊条焊接, 焊接电流控制为160A, 焊接速度加 快, 以减少单位长度的输入热量(即减小线能量); 不要求采 用小规范, 多层焊。一层焊接要具有足够的焊肉, 就可以使 不锈钢在高温停留的总时间较短, 晶粒长大的机率相对减 少。
一般焊接结构生产步骤:
生 产 准 备 材 料 处 理 零 件 加 工 装 焊 修 整 处 理 油 漆 包 装 成 品 入 库
配
接
质量控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安全管理 基本元件加工 装配与焊接
主 要 步 骤
生产准备和原材料处理 质量检验、修整处理
2、焊接工艺设计优化的必要性
焊接结构在现代工业中所占比重很大。由于焊接结构应用的广泛 性,如何把握好其结构设计中的工艺性,对进一步降低焊接结构产 品的成本,保证焊接结构产品的成功实现是非常关键的。 焊接结构的设计人员必须熟悉焊接结构生产工艺,以确保设计的 结构有好的工艺性。工艺性不好的结构制造困难,产品成本高,同 样市场竞争力也就下降。焊接结构设计时工艺性的考虑与许多因 素有关,在保证满足结构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重点要考虑结构的 实现条件。不但要考虑结构零件备料(材质、规格)的可实现性, 还要考虑焊接质量的保证(焊缝的可焊到性,优质焊缝的可实现性: 焊缝的位置、数量及分布等,焊接变形的控制和焊后热处理)以及 劳动条件的改善和环境保护。
焊接工艺及焊后热处理: (1)焊接顺序 采取左、右焊缝交替进行焊接。打底焊 层用 3.2焊条,焊接电流 100-120A,焊接速度稍慢, 以免夹渣;其余焊层用 4焊条,焊接电流130-140A。 (2)焊后缓冷。焊后立即放入盛有生石灰的槽池中,将 其埋入生石灰中,使之缓慢冷却。 (3)焊后将滑块轴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 680℃。
0.12 0.40 1.80 0.030 0.015
0.40
0.60
0.60
0.25
由于焊接工艺 问题,焊后轴端 经常出现裂纹, 翻修率极高(达 35%)。综合分 析裂纹的分布特 点及产生的规律, 判定该裂纹为冷 裂纹,其裂纹分 布情况如图 所示。
裂纹原因分析
(1) 20CrMnSi与 HG70 钢的淬硬倾向都很大。焊接时钢的淬 硬倾向越大,得到的脆硬组织马氏体越多,越容易产生冷裂纹。 在一定的应变条件下,马氏体由于变形能力低而容易发生脆性 断裂,形成裂纹。 (2)焊前未预热。预热可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防止冷裂, 改善焊接接头的塑性,减小焊后残余应力。 (3)氢的作用。由于对焊接材料的控制不严,不注意焊接区中 油、水等赃物的清理,导致氢的浓度变大。而热影响区中氢的 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能使马氏体进一步脆化,形成焊道下裂 纹;氢的浓度稍低时,仅在应力集中部位出现裂纹,容易形成 焊趾裂纹和焊根裂纹。
(4)焊接接头的拘束应力大。由于对轴体与轴端圆 板的强力装配,导致焊接接头部位产生较大的拘束 应力。 (5)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由于采用小的焊接线 能量,导致焊接接头的冷却时间短,增加了焊接接 头的淬硬倾向。 (6)焊后未热处理。焊后热处理一方面能消除焊接 残余应力,另一方面能改善组织,使已产生的马氏 体高温回火,并能进一步脱氢,从而防止焊接裂纹 的产生。
焊 接 工 艺 涉 及 的 主 要 问 题
3
1)焊接裂纹的消除
2)焊接变形的改善
3)焊接经济性问题
4、焊接裂纹消除
• 焊接裂纹是钢结构制作过程中经常发生且 危害较大的质量通病。原因: • a、碳、合金元素影响----可焊性 • b、杂质元素 P、S----热裂纹、冷裂纹 • c、气体N2、H2----氢脆
产品结构特点 产品结构紧凑, 由于焊缝密集, 产品钢性较大, 所以焊后残余应力较高。钢性大, 变形小, 则焊后应 力会更大, 容易引起开裂。
裂纹原因分析
• 1)由于产品施焊的焊工素质较低, 不了解不锈钢的焊接要领, 按照普通碳素结构钢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 可能在施焊过程 中就已经产生了微小的裂纹, 只是肉眼看不到, 没有注意; • 2)焊接过程中, 既未控制层间温度, 也没有控制焊接规范, 致 使焊缝晶粒粗大; • 3)焊接后的焊缝虽然进行10%PT,但PT检测的特点仅仅能 检测出焊缝表面的缺陷, 焊缝的内部缺陷检测不出来, • 所以产品有可能是带着裂纹工作。在使用过程中,裂纹撕裂 扩展造成裂透。不锈钢本身韧性非常高,在那样的工作条件 下, 绝对不会有自己开裂的现象,所以裂纹只能在焊接过程中 产生的, 在使用过程中延伸。
焊接坡口改进
对接改插接
焊接工艺改进
( 1 ) 根据等强匹配原则, 选用 3.2 mm 的J707 ( A ) 焊条( σb ≥690 MPa , δ5 ≥15% ) 。焊前须经350 ℃烘焙1 h , 随烘随 用。 ( 2 ) 采用ZX7-315 直流焊机, 反极性焊接。 ( 3 ) 焊前须清除工件上锈蚀、水分、油污等杂质。 ( 4 ) 焊接规范: 焊接电流110 ~120 A 。焊接时须用短弧, 窄 道焊操作。 ( 5 ) 焊前预热, 分2 组, 每组4 件, 第1 组预热200 ~220 ℃, 层 间温度≥200 ℃; 第2 组预热250 ~270 ℃, 层间温度同预热 温度。 ( 6 ) 焊后立即将焊件放入热石灰粉中缓冷, 24h 后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