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1.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鼠妇属于甲壳动物动物)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形成对照。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两分钟后(为什么让鼠妇适应环境),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数量,共统计10次。
最后记录最后一分钟的数量作为最后的数值,多做几次,求平均值(4)实验结果:湿土一侧的鼠妇较多。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 一个探究实验小组在讨论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的实验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回答:(1)裸露地、草地和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大小会有何等差别?请作出假设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草地次之,裸露地最小。
(2)为什么测量裸露地、草地和茂密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形成对照(3)测量时,为什么每次都多记录几组数据,而且求平均值呢?减少误差3.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结果见下表: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千克体重汞相对含量A 鲇鱼小鱼78B 河蚌水蚤、小球藻25C 小球藻/ 3D 小鱼水蚤10E 水蚤小球藻 5(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水蚤、河蚌的食物丰富,数量增加。
而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
这些死亡的生物在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
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是由汞及其化合物在水体、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它能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积累,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4)日常使用的电池不少种类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尽量不使用含汞的电池;对于废旧电池,分类回收处理等4、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料做实验。
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下图左所示的物像,可能是下图右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C_(2)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下面左图方框内为神经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但缺少细胞核。
请在图中画出细胞核,并画线标注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上面右图表示三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为相同点。
则图中B区和C区分别含有下列括号中①~⑤所示的哪些细胞结构?B__②③④___、C__①⑤__。
(填标号)(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大液泡)5.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王宁同学操作步骤如下:(1)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去镜头上的脏物。
(2)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然后在滴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中涂抹几下。
(3)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
(4)双眼注视物镜,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3—4厘米处停止。
(5)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请你写出王宁同学在操作中错误的地方。
①镜头应用擦镜纸擦拭②载玻片上应滴加生理盐水③未盖盖玻④物镜应接近玻片标本(6)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
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___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_。
(7)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A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D.菠菜叶肉细胞(8)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C )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6. 某生物探究小组做“探究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
先取两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使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
存两块载玻片相同一侧的培养液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用肉服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甲、乙载玻片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2)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甲:_____草履虫逃避有害的刺激__。
乙:_____草履虫趋向有利的刺激__。
(3)结论:__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在取草履虫时,要用从培养液的___表层_吸取,这是因为__表层含氧多,草履虫要呼吸_,由此特征可判断草履虫是生物。
请你试着结台草履虫的结构和生理特征,写出另外两条你认为它是生物的依据:草履虫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具有细胞结构;_它能通过表膜进行呼吸;能通过胞肛和收集管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通过口沟摄取营养;能生长和繁殖7.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2__号种子可以萌发,_1号和_3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适量的水分_和_充足的空气,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适宜的温度___。
(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__对照_,其中5号种子__不能萌发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8.大豆发芽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
光对大豆的发芽有影响吗?某校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在甲、乙两个同样的培养皿中分别放人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50粒)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大豆发芽情况。
请分析:装置甲培养皿乙培养皿场所日光下①条温度23℃②件棉花干湿情况潮湿③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数日后大豆发芽情况46 4 45 5(1)该兴趣小组对乙培养皿设置的条件应该是:①_黑暗环境,②___23℃_,③_潮湿___。
(2)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光对大豆的发芽没有影响__。
(3)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甲、乙两个培养皿中都有未发芽的种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或种子处于休眠状态____。
9.如下图所示,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某同学设计了三个装置(A、B和C)放置在阳光下,如图所示(提示:C装置中的油层可使水与空气隔绝;煮沸水是为了驱走水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只有B装置中的种子萌发,而A、C装置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回答:(1)如果只将装置A和装置B的实验结果相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种子萌发需要水。
(2)本实验能否验证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不能因为没有对照实验(3)如果只将装置B和装置C的实验结果比较,你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的结论吗?为什么? __不能____存在两个变量___。
(4)如果要证明“阳光不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这一结论,除了利用装置B外,还需要增加一个对照组,请你设计该对照组。
答___增加一个与B相同的装置,给装置遮光(5)在实验过程中,在每个烧杯应放入10粒或更多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什么?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
10..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作出假设: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订和实施探究方案:①取一段柳树的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该同学做出假设的依据是:茎的木质部中的___导管__是上下相连通的;(2)该实验必须用带叶的枝条,原因是通过叶片表面的__气孔进行__蒸腾作用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将柳树的枝条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的目的是排除茎的____韧皮部____干扰。
(4)为了能够在茎的横切面上或纵切面上观察到溶液的位置,需要将该同学方案中无色透明的土壤浸出液改为_____红墨水___来做实验。
水分输导的结构是____导管_______。
11.某同学研究植物与水分散失的关系时,用甲、乙、丙三个量筒,甲、乙各放入一枝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甲保留所有叶片,乙去掉所有叶片,丙不放植物。
每天上午8时,量筒中加水至100毫升处,放在窗台通风处,晚上8时观察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测量数据如下:液面刻度(mL)量筒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甲60 62 50 64 60 68乙94 96 90 97 92 97丙99.5 99.5 90 99.7 99.3 99.8请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六天中气温最高的是第___三天。
(2)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丙_量筒。
(3)甲量筒第一天损失水分的重量是___40 _毫升,其中由叶片蒸腾的水分是_34___毫升。
(4)根据上述数据可知,植物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是__叶片通过__蒸腾作用散失了。
12.某课外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光照充足,大量浇水,并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第一步,取五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第二步,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不相同的五块,每块均带有芽眼。
将这五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进五个小花盆的沙土中约5厘米深处。
第三步,将五个小花盆按照上表的要求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该实验中设置1号花盆的作用是______对照__。
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探究氧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 1与4 ___ _。
(2)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Ⅰ号花盆中的马铃薯。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_缺氧,能量供应不足_。
(4)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无性生殖___,其优点是_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__。
(5)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___有_。
如果有,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如果每组实验只提供一块马铃薯,容易出现误差。
13 20XX年3~4月份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导致我国南方各省水稻秧苗大量死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验证低温是水稻秧苗死亡的原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