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文风的讲话稿
今天是各级领导身边的“笔杆子”来谈改进文风。
我很赞同有些同志的发言,那就是领导机关的文风是由领导的文风决定的。
我们不能决定领导的文风,只能拿出“本事”来适应。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处在被动的状态。
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责任。
我们对领导不良的文风虽然无力改变,但可以适时提出建议,尽到当参谋的责任;对领导优良的文风则要作为标竿,倍加努力地去跟进,发挥作助手的作用。
在这样一些方面,我们要责无旁贷地作努力、下功夫。
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有了责任感,才会有动力,才能去不懈地追求,才能在改进文风上不断有新的丰收。
要致力于锤炼短、实、新的文风,用清新的话、朴实的话、管用的话去以文辅政,去对领导负责、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
要有科学的方法。
好的文风源于积累,我们要博览群书。
包括古今中外的书、理论政策的“书”、各个部门的“书”、下级上报的“书”,领导言谈的“书”、自己撰写的“书”,也包括基于数字的“书”、基于素材的“书”、基于理念思路的“书”,都要博览、
精览,加以珍藏。
有条件的研究室,要应用络技术,建立起这样的资料库,方便大家运用这些积累的成果。
好的文风源于调研,我们要博见广闻。
多到基层去调研,多到工人中间、农民中间、市民中间、基层组织中间以及科研、生产、流通、经销等各类单位、企业、园区中间去熟悉一线情况,了解一手材料,掌握一口语言。
领导身边的“笔杆子”不要把调研寄希望于“二传手”,更不要用下属的“笔杆子”来代替自己的调研。
好的文风源于借鉴,我们要博采众长。
现在国家设立了各种类型的试点,每一个类型的试点都在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某一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对他们的动态、进展、成果我们要时刻关注。
只要是他们成熟了的经验,我们都可以拿来解决本地相对应的问题。
沿海和南方一些地区改革开放比我们先行了一步,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也应该加以吸收。
只要积累、调研、借鉴下了真功夫,我们改进文风就会有坚实的基础。
要有顽强的毅力。
好的文风靠意志、汗水和专注。
我们要耐得了清贫、经得起艰苦、抗得住疲劳,尽职尽责在以文辅政的光荣岗位上,为领导机关改进文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