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技术规范 MH/T 4010 2006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
防雷技术规范 MH/T 4020 2006 、《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
急系统配臵和技术要求 MH/T 4021 2006 、《空中交通管制
自动化系统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飞行冲突告警功能 MH/T
4022 2006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技术规
神、法国泰雷斯、意大利阿莱尼亚等等。
l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2006-2020
“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确
定为优先主题。2008年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雷达、
自动化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建设”。2010年国家民航局提出加快空管
设备国产化的进程。民航局空管局2006年和中国电子集团第十四所、
范 MH/T 4026-2009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交换
系统技术规范 MH/T 4027-2010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服
务地空通信设备配臵 第 1
MH/T 4028.1 2010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 第 1
MH/T
4029.1 2010 、《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MH/T 5101 1999 等
2011-001 ;
《民用航空导航台建设指导材料》
IB-TM-2010-004 ;
《飞行校验规则 MH
2003 2000 、《甚高频地空通信地面系统 第 1
系统技术规范 MH/T 4001.1 2006 、《甚高频地空通信地面设
备通用规范 第2
பைடு நூலகம்
MH 4001.2 1995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 第 1
为影响国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命安全的 重要因素之一。在航班流量不断创新高、空域资源复杂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人员的设备保障体系。随之而来的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也日渐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化造成导航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民航专用无线电频率
。 被严重干扰的情况也异常突出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人员管理、外部关系协调等几个方面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有力保障 管理整个中国民航行业的相关的法律是1995年颁布、1996 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该法律中涉及
管理空管系统的规章制度在民航局空管办在2011年6月10日下发了 《关于公布全行业适用现行有效空管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目录的通 知》进一步明确了。其中公布了与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 度、规范性文件、咨询通告、信息通告、工作手册、行业标准共五十 二个。详见〈附件一、《关于公布全行业适用现行有效空管规章、规 范性文件标准目录的通知》内包含民航空管设备相关业务的规章制度 目录。〉 这些法律、法规、范性文件构建了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理体 系基础。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民航规章与国际标准不一致、规章体系不 完善、规章不严谨、操作性不够、规章不能及时修订等方面的问题。
备使用管理规定》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
SSR、PSR、SMR 、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使用年限
不少于15
13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数据通信网的
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0
7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管理规定》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仪
SSR、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重要空管部门增加了“四机动”的配臵原则。“异地备份”的原则也 逐步在重要系统推行。 由于空管设备系统具备资源配臵多、设备科技
主、备、应急三个
成严重的不安全后果。 配臵应该严格实现1 1 应急配臵应该满足运行的基本需求。 牵涉 现无差异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备的作用。
l
2、积极稳步推进空管设备国产化进程 由于民航空管行业的特殊
法 AP-65I-TM-2010-01 、《民用航空机载无线电监测工作规范》
AP-118-TM-2010-01 、《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制定规范
性文件规定 AP-12-TM-01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运行、维护规程 AP-115-TM-134-R1 ;
《民
用机场使用许可空管事项申请与审批规定 AC-139-TM-2011-01 、
《中国民航监视技术应用政策 AC-115-TM-2010-01 、《民用航
空无线电频率申请表格 AC-118-TM-2010-02 、《民用航空器电
台管理表格及填写指南 AC-118-TM-2009-01 ; 相关的管理文件
有《
SMS 建设指导手册
MD-TM-2011-001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不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设备 第 1
ILS 技术要求 MH/T 4006.1
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 第2
VOL 技术要求 MH/T 4006.2 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
备 第3
DME 技术要求 MH/T 4006.3 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 第4
NDB 技术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要求 MH/T 4006.4 1998 、《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设备
技术要求 MH/T 4002.1 1995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
规范 第2
MH/T 4002.2 1995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臵场地规范
MH/T 4003 1996 、《航空移动业务卫星通信地面地球站总技术
C/L
MH/T 4004 1997 、《民用航空机场塔台空
中交通管制设备配臵 MH/T 4005 1997 、《航空无线电导航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办法 AP-83-TM-2011-01 、《
SMS
审核管理办法 AP-83-TM-2011-02 、《民用航空电信检查员管
理办法 AP-65I-TM-2010-02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岗位培训管
理办法 AP-65I-TM-2010-03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管理办
GNSS
ADS 系
“GPS”以及“伽利略”系统分享自由的天空。卫星导航系统使航空 器摆脱了必须依靠固定的地面导航设施定位的约束。使用卫星导航技
认识。GNSS 和ADS 受地面环境制约。2016
的空管系统运行体系。
2020 2020 年以后中国将逐渐形成新一代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3C” 家10 验——欧盟“CE”认证。 头基本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的空管设备生产企业如果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力的保障。 3、严格按照规定实施设备的检修、改造、更新或者报废。
投入使用的设备还在做为主用使用。电子设备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15年的。个别单
位的重要空管设备使用甚至已经超过22 较为严重的隐患。 根据民航局空管局《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
。 w执行部门和人员无所适从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术的进步。
然会更好对民航设备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科学管理设备 是民航生产、科研的重要物资基础。而设备管理部门的任务就根据有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提供有效的管制设备服务、保障飞行安全做好物质准备。
l
产发展和预防为主"
" 设备管理
投入第8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自动化系统可根据硬件设备市场变化
目前部分地区仍然将1999年的SUN ultra60
空间、SWAP分区大小均难以适应如今航班流量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大 量高速访问请求。 目前由于资金紧张、设备产权不明晰以及项目上报、
成部分设备检修、改造、更新或者报废工作不能及时开展。 设备安全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 l 保障人员
l
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力进行发掘培养。 l 80后甚至90后的员工逐渐成为了我们空管基层技术保障部门的骨干 力量。对于80、90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l
管设备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持力量。 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层
5
90
80后、90 重各有不同。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 管理
2020/11/22
民航安全设备的发展与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
1979年至2010
231万人次增长到2.3
增长16% 航空货运由6.4 万吨公里增长到445.5 万吨公
14.7% 远高于同期国际经济增长的平均
水平。到2020
7
2030
15亿人次。目前中国
l PSR、SMR 、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使用年限不少于
15
13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
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0
7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卫星
网的基带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5
12年启动更新
改造项目。室外单元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2
9年启
动更新改造项目。自动转报系统设备的使用年限不少于10
l
l 附件一、《关于公布全行业适用现行有效空管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 目录的通知》内包含民航空管设备相关业务的规章制度目录。 有效的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5TM-Ⅰ-R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运行单位安全管理规则 CCAR-83 、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设备开放、运行管理规则 CCAR-85 、 《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 CCAR-98TM 、《民用航空 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CCAR-87 、《中 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规则 CCAR-115TM 、《中国民用 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 CCAR-118TM 等。 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评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