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二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二章

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交往实践中生成“人”的价值关怀,以回应对思想政治 教育“人学空场”的误读。
⑵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阶级内涵的发展。 阶级内涵表达实施主体和服务对象,其阶级性表达的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维 护和建设功能,以保证一定的阶级和政党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⑶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教育内涵的发展。 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它旨在通过个体的素质内化而塑造积极的
性、能动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创新。
4.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继承性,旨在批判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对
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进行现代传承、转化和发展。 ⑵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超越性,旨在立足特定的时空境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
育进行创新和拓展。 ⑶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展示为联接教育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动态流程。
心理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视阈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其动力来源于思想政治
教育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 (一)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空境遇: P60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依据,它呈现出全球化、现代性、科学技术 等相互交织的时代图景。
1.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马歇尔·麦克卢汉:“地球村” ⑴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先进文化的生成和
到社会统治中,实现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的“共谋”,阿尔都塞称之为意识形态的 国家机器。
3.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共产主义道德; 斯大林:联共(布)十七大——政治思想工作;
4.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的萌发期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⑵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期 毛泽东:古田会议决议——“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中国共产党思
1、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需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三)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思想政治教育 2、借鉴西方国家相关学科的知识,
理论与实践借鉴
丰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3、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用的教育方法, 增强教育有效性
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2.渐进与飞跃相结合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渐进性是因为它的改革是在: ① 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基本不变; ②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 ③ 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下; 进行的。 ⑵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飞越性是因为社会面临转折发展的新格局,要建构适
10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一)思想政治教育 的领域发展
国内:现代社会生活 1、宏观
国外:比较、分析 机遇→超前性 2、未来 风险→预防性 心理研究 3、微观 接受研究
在社会生活中展开 4、生活世界
让社会各个群体参与 1、复制功能→超越功能(面向未来)
政治功能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 的功能发展
五、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多维视角
内化为受教育者
的精神世界,教
运行 育者的精神力量 图式
受教育者、教育者 之间精神能量交换
运行空间不同
本质理解
运行方式不同
内涵
教育对象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知识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 (一)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 P48
6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态度和行为。 教育内涵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价.值.关.怀.和人.文.关.照.。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P52 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2.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欧洲封建社会利用了宗教欺骗性和隐蔽性进行意识形态教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后,通过学习、大众传媒、学术文化团体等载体参与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2.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阐释 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从外延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
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 践活动。
行并得以介入到新的社会群体的平台; 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介入到新的空间和新的社会群体之中,在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建设。
(二)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 P64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包含两个向度:一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转变发展的过程;二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深化发展的过程。 ⑴传统→现代; ⑵现代不断深化。
民主参与模式,充分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和社会角色的多样化需求; ⑵利益本位的个人主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思想道德,同时发挥在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协调和主导功能,坚持价值导向 一元性和个体价值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人的自由自觉特性的开发与人文关怀的缺失。 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自我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运
理念的现代化
2、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内涵
内容的现代化 体制的现代化
方法的现代化
1、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特点
2、渐进与飞跃相结合的发展 3、协调式与突破式相结合的发展
4、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发展
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1、全球化背景
(一)思想政治教育 2、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发展的时空境遇
(二)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本质
发展的视阈
(现代化)
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
1、现代化的内涵
从“传统人” 到“现代人”
蕴含价值意识、 生活方式等的 现代特质
1.现代化的内涵 ⑴人的现代化,即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 ⑵现代化的核心是蕴含价值意识、生活方式等的文化领域的现代特质,它表
征着人类普遍精神状态。
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向,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为参照,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
(一) 理论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理论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对人的发展的内容规定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对人的发展的实践转换
(二) 理论提升: 马克思主义的 交往实践理论 (主—客—主)
四、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理论之维
(三) 理论拓展: 人才资源开发 理论
1、通过交往实践,实现教育者主体与 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
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
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的历史
2、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3、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4、中国共产党对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萌发期 发展期 建设期 成熟期
1、学科主体确立阶段(1978~1995)
(三)思想政治教育 2、分支学科发展阶段(1995 年至今) 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3、学科综合深入发展阶段
1、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底蕴
(一)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文化底蕴
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文化底蕴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实践回应
三、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的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
4、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为思想政治教育 的着力点
9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著 2006 年版 复习笔记
⑴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主要体现在:①开放的观念;②发展的观念;③多样化的观念上。 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包含两个层面:
① 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② 选择贴近现实生活和实际的内容进行思想道德引导。 ⑶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代化 ① 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 ② 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制度建设体系。 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形成信息化、立体式、双 向互动的教育方法,构建立体网状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和新模式。 ⑶渐进中包含着飞跃的因素,飞跃通过渐进的积累来实现。
3.协调式与突破式相结合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包括两个层面: ①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个要素和环节相协调发展; ②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相适应地协调发展。 ⑵突破式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相对独立
④ 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P58 1.学科主体确立阶段(1978~1995)
2.分支学科发展阶段(1995 年至今)
3.学科综合深入发展阶段 文化学视野、生态学视野、社会学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三)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 P66 1.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 ⑴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展是其本质、结构、特性等的发展。它的核心是教
育质量的提高。 ⑵思想政治教育外延的发展是其在领域上的拓展。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 ⑶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呈现为内源发展,保持和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