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急剧增长,引起了社会的广
泛关注,当然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诱导需求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之一。
就诱导需求的问题,指出了诱导需求是导致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
分析了产生诱导需求的原因,并从医生、患者、我国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
行机制等方面着手,讨论了解决诱导需求可能的手段和方法。
??
关键词:诱导需求;原因;解决方法??
卫生服务诱导需求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Tuchs
和加拿大R.G.Ecans教授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医生面临较多服务需求时,
没有必要提供额外服务,但当医生数量增加以及服务的提供量也随之增加时,
服务的价格就会降低,这将会导致医生收入的减少,医生为了维持其收入水平,利用患者的信息缺乏,就会向患者推荐和提供额外服务。
??
目前诱导服务需求的形式有很多:如多开检查单、重复用药处方、大额处方、开展额外医疗卫生服务(如外科手术)等等。
??
1 导致诱导需求的原因??
1.1 与我国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关??
有很多医院为了创收,将医生的收入与其工作量挂钩,这一措施本来很好,有利于提高医生工作的积极性。
但这样一来,就要求医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工作量,才能获得预期的报酬,在病人足够多的时候,不存在任何问题,一旦病人
数量减少或医生数量增加,医生为了维持自己的收入水平,就需要创造部分需求。
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是按项目收费的费用补偿方式(FFS),这在客观上鼓励医生多开检查单、开大处方,以维持医院和医生的收入。
??
1.2 与卫生服务需求的特殊性有关??
卫生服务需求有以下几个特点可能导致诱导需求的产生。
第一、消费者缺
乏信息。
在一般的商品交易市场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期望任意挑选货物和
商品。
但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本身缺乏医学
知识和信息,而卫生服务又具有高专业性和高技术性,病人就更难掌握复杂的
医疗信息。
因而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患病及患何种疾病,也无法确定应该获得何
种卫生服务和服务的数量。
这些在患者就医时必须依靠提供者,因此对卫生服
务的利用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第二、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在卫生服务的
利用过程当中,病人看起来似乎有权利决定是否就医以及取得何种卫生服务,
但由于他们缺乏相关信息,以及疾病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使得患者对医
生有一种依赖的关系,希望医生提供的服务来维护自己的健康,减轻痛苦,卫
生服务供需双方存在着救援与被救援的关系,卫生服务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的
不平等交换关系,客观上给医生创造需求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三、卫生服务需
求的不确定性。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患同样疾病,或者患
同一种类型疾病的不同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心理状况、生理生化指标等
方面的指标都可能会有所不同,疾病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复杂,所应获得的卫生
服务可能不一样,利用卫生服务产生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别。
所以,卫生服务需
求存在着不确定性。
这样,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治疗标准不太现实,医生正好可
以利用这一点来创造需求。
??
1.3 医生角色的特殊性??
在卫生服务实施的过程当中,医生担任着双重性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是患
者的顾问,作为患者的代理人,提供有关医学知识和信息,给患者做出有关诊断;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患者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对患者所需要的服务进行具体实施。
医生就可以凭借他们的双重身份,首先利用作为患者代理人的角色,取得患者的信任,再向患者推销他们的服务、他们的产品。
这样一来,如果医生有需要,就必然会向他们的病人提供额外的服务,以保证和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
1.4 在我国有的医院为了追求有形效用??
很多医院为了追求这种有形效用,相互攀比,无视客观需求而盲目购置大型仪器设备(CT机、核磁共振机)、增设床位、引进人才,从而导致诱导需求的产生。
这在毛正中教授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就是在医疗价格和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0%的病床,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增加6.1%;每增加10%的医生,门诊服务利用就会增加3.6% 。
??
1.5 其它原因??
客观上,有的医生为了避险采取防御性医疗(defensive medicine),有可能让患者做一些实际上并不是非常重要的检查。
另外作为接受方,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和相关信息,有的患者受广告等诱导,提出超出基本保健需求的医疗服务要求,如小病大治,盲目追求好药、贵重药品、高档服务等。
??
2 抑制诱导需求的解决方法??
2.1 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对医生职业道德的教育,重塑医生以治病救人为荣的观念。
同时提高诱导需求的精神成本;制定相应的疾病治疗参考费用标准;对那些搞创造需求的医生要及时披露使其得到乱开处方的名声,以提高他们创造需求的心理代价。
坚决打击乱开处方行为,让医生认识到只有提高自己医疗技术水平,才是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的最好保障。
??
2.2 改善医生的经济补偿方式??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目前基本上实行的是按项目付费方式(FFS)。
实践证明,这种付费方式最容易导致诱导需求的发生,同一个疾病要经过几次手术才能解决的情况时有发生,应该改为国外通行的按病种付费方式(DRGs)、按人头付费方式或总额预算制等付费方式。
如按人头计算的付费方式,不论医生做了多少手术,其补偿率都是一样的,从而降低医生创造需求的积极性,抑制诱导需求的发生。
因此,必须改善医生的经济补偿方式。
??
2.3 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加大医学知识的普及力度??
消费者懂得的医学知识越多,对于相关医疗卫生服务就越有鉴别能力,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医生因为担心患者的鉴别能力也会自动减少诱导需求。
马克波利(Mark Pauly)的研究发现,某一地区医生数量的增加,对患者利用卫生服务的影响,会随着患者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
2.4 设立一个监督委员会??
这个机构应该是独立于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之外的,其成员应当由医生、消费者和卫生行政人员共同组成。
对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监督审查。
同时整个委员会应当经常深入到消费者当中,了解他们对卫生
服务利用的意见。
委员会将检查的情况和意见反馈给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
部门将根据这个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干预和整顿,从而
抑制医生创造需求。
根据罗家有的调查表明,对医院采取监督等干预措施之后,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6个月内下降了12.5%,住院病人床日均医疗费用下降
了11.8%。
??
2.5 设计一种体制将医生作为患者代理人的角色和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角色
分开??
如成立一个咨询中心,以取代医生作为患者代理人的角色。
消费者如有需
要可以先去咨询中心咨询他们是否应当获得卫生服务,以及获得何种卫生服务
和服务的数量,再决定是否享受服务和享受什么样的服务。
这样一来,医院只
管具体操作,就可以大大减少医院和医生创造需求的能力。
??
参考文献??
[1]?@程晓明.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32.??
[2]?@吴明.卫生经济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8-50.??
[3]?@毛正中,蒋家林.我国诱导需求数量的估计[J].中国卫生经
济,2006,(1):65-66.??
[4]?@翟利平,卢振和.过度医疗与适度医疗[J].现代医院,2005,(9).??
[5]?@田文华.卫生服务诱导需求理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
志,1995(4):332-333.??
[6]?@罗家有.诱导需求干预研究及其对医疗机构的影响[J].卫生经济
研究,2002,(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