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感悟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文所述为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一些感悟:依据学情分析进行课堂设计,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发现,多方式多渠道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客观评价鼓励教学是构建高效新课堂模式的保证。
关键词:实践研究实效高效
一、实效是基础,高效是目的
我觉得课堂的高效应该是建立在实效之上的,实效是基础,高效是目的。
一味追求形式的热闹,是假实效,肯定不是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最新的是: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主体,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人,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是主导。
新课程在广西实施以来,我们也常抓住机会外出听课学习,但是总感觉并不是像想象中那么理想地达成了新课改的模式和要求的,因为在“旧”向“新”转变的这个过渡时期,我看到了没有多少课堂能真正达到新课改的境界,还是有较多极端情况出现的:要么课堂太活跃,活跃得像闹场,有时候学生乘机聊点课堂外的题外话;要么课堂太沉闷,老师是不断地启发,学生却启而不发,怎么鼓励和引导就是不肯出声。
我觉得真正优秀有效的课,应该是平日的课堂中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探索的能力,还有高效的学习。
能真正达到让我们的课堂是“新”的是需要时间和探索的,在此期间应该允许原有的些许有实
效的形式存在,不能全盘否定了。
课堂的模式应该也不可能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信息来反馈效果,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的手段也是多样化的,在我们数学的教学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更能使教学效果显著。
本文特选取《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二、教师教学的高效与学生学习的高效相辅相成
1.认真分析学情,为课堂设计提供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体现主导的有效性,如何根据实际学情来设计安排教学,使得课堂尽可能地有实效高效呢?我认为其关键在于重视人的设计,“以学定教”,这样才能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建立在客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扎实基础上,使教学和学习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实践]在本节课的课前准备中,为了使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有个直观的认识,可以提前让学生做好“简谐运动”的物理实验,既可以让他们动动手,合作研究一下,又可以节约出课堂的时间,因为这个实验不是一实施就能达到效果的,还是得需要挺多时间。
而且这个合作活动老师课后可以用点时间参与指导。
上课引入可以用此例或者是医学上心电图的实例,让我们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生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我所任教的高一班级的学
生,数形结合与抽象思维还无法体会,对三角函数的图像难以理解。
而三角函数的性质都要基于对图像的观察,借助图像帮助学生发现性质。
为了更高效地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几何画板,利用正弦线比较精确地做出正弦函数y=sinx,x∈(0,2π)图像的方法。
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帮助,画图占用课堂的时间太多,这节课就变成老师的一言堂了。
但是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将单位元等分成12份,对应每个角的三角函数线,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平移三角函数线的过程,既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展示,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任意不明白、跟不上的地方随时返回重复展示。
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普通教学中不可实现的操作。
之后再利用已学习过的诱导公式一让学生大胆猜想正弦函数y=sinx在整个定义域r上的图像。
学生会用手比划等等方式描述,然后老师再在原图的基础上利用动画效果展示整个图像,又一次直观地让学生加深了对正弦函数图像的认识。
2.课堂师生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或者合作研究去发现规律是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当然是高效的学习。
[实践]完成了精细图像的绘画,将问题抛给学生——那在没有多媒体的辅助下绘制三角函数的简图该怎么做呢?使学生的思维从
观察和问题开始,必要时教师做些引导,使他们“探”有所思、“学”
有所获,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要引导学生观察出正弦函数的五个关键点,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来。
最后让学生自己给这个做简图的方法起个名字,统一成“五点法”。
学生在原有初中作图的基础上归纳出五点法作图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3.生生合作,学以致用。
共同合作解决好课后练习,发挥小组合作、帮带的作用,先安排学生各自完成再分小组研讨成果,最终形成小组成果,全班展示。
三、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成为高效教学的重要指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尽量及时和客观地给予学生好评,更能让学生有信心和兴趣去学习和研究数学。
只要学生的心动了、脑动了、手也动了,自然课堂就高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