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雷架施工方案

贝雷架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2)第一节工程概况 (2)第二节模板工程难点分析 (2)第三章施工准备 (4)第一节技术准备 (4)第二节材料准备 (4)第三节施工机具准备 (5)第四章施工安排 (5)第一节施工部位 (5)第二节工期要求 (5)第三节劳动力组织和职责分工 (6)第五章质量要求 (6)第一节质量标准 (6)第二节允许偏差及验收方法 (7)第六章施工方法 (9)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9)第二节对施工特点、难点、重点提出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0)第一节组织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技术保证措施 (21)第八章其他要求 (21)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 (22)第二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附件一:支架断面图 (21)附件二:贝雷架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编制依据一、设计图纸二、规范、规程第二章分部、分项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黄隘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位于机场路以南,鄞州大道以东的地块,西邻花厅港河,北靠西塘河及机场路,东、南接规划道路,南侧有高压线与用地界平行。

黄隘车辆段出入段线出车辆段后由南向北跨越西塘河,穿越黄隘村,经U形槽进入地下段,在鄞州大道站接入正线。

西塘河宽36m,规划河道上口宽40m桥梁孔跨布置为4-30m,河中设置两个桥墩,受线路标高、百年水位以及河道南岸地面道路净高控制,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简支单线小U梁,下部结构采用圆形桥墩,墩顶设盖梁。

全桥共有3个墩、2座桥台,P1#和P2#位于河道中,下部结构的施工均在施工岛上进行。

主桥主墩1#~3#共3个承台,采用现浇钢筋砼。

0#、4#、3#单个的承台尺寸为10.5m*3.7m*1.5m,基坑底标高分别为0.325、0.29,-0.025开挖深度2.35m;1#、2#、单个的承台尺寸为5.8m*5.8m*2m,基坑底标高分别为-2.939、-2.89,开挖深度分别为m。

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工程规模与施工方案的考虑,对本桥梁工程的施工平面进行了布置。

施工前组织落实“三通一平”施工临时设施(工棚及材料堆放场地等)前期准备工作,保持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

本工程地处郊区,施工场地相对比较开阔。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对钢筋、模板加工厂、机械、设备停车场及其它生产、生活设施等作了布置。

第二节模板工程难点分析为了满足 U 型梁工程的几何尺寸、精度及清水外观要求,应采用钢制整体模板,模板必须具备以下技术条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施工周转次数的要求;◇板面平整光滑、不变形、不翘曲、脱模容易;◇底模、外模、内模、端模相互之间的安装拼缝严密,不漏浆;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良好的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用有色或污染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

一、模板系统设计方案概况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整套模板由外模、内模、内模支撑和端模四部分组成,另外包括外模斜撑、内模斜撑及水平撑、外模间拉杆、内外模间拉杆等附件。

二、底模底模采用竹胶板加钢带制作完成,底模分为三段,两端为支座段,中间为梁身段,铺设于贝雷梁上的木带上。

第三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技术准备一、制定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结构特点,结合现场施工具体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二、技术交底根据施工方案,对各级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第二节材料准备一、材料选用1、方木: 10×10㎝,6×9㎝(内模用);2、模板:梁底、侧模采用厂制定型钢模,内模采用1.8㎝厚木胶板;二、材料计划按方案计算总量后,根据工期要求提出实际材料用量计划,报项目部物资部门分批采购(或租赁)进场;三、材料要求及检验和试验1、木方、木胶板: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所有材料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质量检验报告,贝雷架、安全网等材料进场均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抽取试样做相关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节施工机具准备1、垂直运输设备:20吨汽车吊2台;2、模板加工机具:圆盘锯2台,平刨2台,压刨2台;第四章施工安排第一节施工部位施工部位为DC1K0+947.000~DC1K1+067.000第二节工期要求黄隘车辆段桥梁整体竣工日期为2014年8月15日。

主要施工时间具体见下表。

第三节劳动力组织和职责分工根据工程内容、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将施工任务按专业进行划分,如下所示如下表:第五章质量要求第一节质量标准模板制作及安装1、主控项目⑴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其支架的支撑部分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⑵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⑷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2、一般项目⑴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接缝处的最大宽度不得大于1mm。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的隔离剂。

⑵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⑷固定在模板上预埋件、预留孔和留洞洞均不得遗漏。

且应安装牢固。

第二节允许偏差及验收方法模板制作、安装允许偏差见表: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的允许偏差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的允许偏差第六章施工方法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一、施工顺序U型梁现浇顺序:由于已施工一个桥台,考虑到预应力张拉机具作业对空间的要求,现浇U型梁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第一跨(第一片、第二片)→第二跨(第三片、第四片)→第三跨(第五片、第六片)→第四跨(第七片、第八片),第四孔的桥台的台背砼的浇筑工作需待第四孔U型梁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等工作全部结束后再进行二次浇筑。

详见U型梁浇筑施工顺序图:大里程方向二、贝雷架方案介绍贝雷梁支架体系由Ф495*10mm立柱钢管基础(墩台的承台作为立柱钢管的基础、立柱钢管上下端设有法兰盘,下法兰盘与承台预埋钢板螺栓连接,上法兰盘与钢管立柱顶端的沙箱法兰盘连接)、沙箱、2〖45a槽钢分配梁、贝雷梁等组成;模板系统由外侧模、底模、内侧模、端模、外侧模滑移系统及内、外侧模连接支撑系统等组成。

U型梁底模板采用定型大块竹胶模板,后背10cm×10cm木方,然后直接铺装在10cm×10cm木方分配梁上进行连接固定;内、外侧模为厂制定型钢模板。

(贝雷梁支架结构图见附图1)。

采用30组单层贝雷架,两册各4组,2个底板各8组单层贝雷架,其中两侧与U型梁之间间距225,板底间距450。

两侧采用承台上架设2〖45a号工字钢,下设4个立柱支点采用沙箱调平,再在上搭设贝雷架。

由于1#、2#承台标高在水面以下,1#标高-0.939m, 2#标高-0.89 m,单层贝雷架高度1.5m上下加强后高度为1.7m,在1#、 2#承台上预埋600*600混凝土立柱,高度为2m,上部预埋钢板与钢立柱焊接,钢立柱上架设调平沙箱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上在架设2〖45a号分配梁其上搭设贝雷架,承台外侧立柱两侧预埋400*400*20钢板与直径400*10钢斜撑焊接链接至分配梁底。

因现浇梁底需进行坡度调整及预拱度调整,贝雷梁无法进行调平,采用10*10方木纵向300间距铺设,上铺10*10方木间距600下垫调平垫块进行起拱调平。

(支架结构横断面布置图详见附体1)三、支架预压1)预压目的及方式为检验30m现浇U型梁模板、贝雷梁及支架的安全性和实际变形量,通过预压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模板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得出荷载-挠度曲线,并检验施工组织方案设计计算结果,调整预拱度(或反拱),以求得30m现浇U型梁施工的准确参数,提前发现支架结构及构件加工、安装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前调整整改,防患于未然。

模板预拱度的调整是通过调整贝雷梁与横向分配梁之间的支垫厚度完成。

模板弹性变形应根据预压变形测量结果绘制沉降曲线,并结合模板的设计拱度和实际支撑变形来确定。

拟在底模及外侧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进行预压。

为保证预压荷载的合理分布,模拟混凝土浇注顺序进行加载,即第一步加载底板钢筋混凝土重量、第二步加载腹板钢筋混凝土重量、第三步加载翼缘板钢筋混凝土重量。

考虑到混凝土振捣产生的动荷载及小型机具等荷载,预压荷载按混凝土实体重力荷载的1.1倍考虑,预压材料采用沙土,每袋40公斤。

(2)支架预压方式预压前采用胶合板和彩条布铺在模板上,保护模板不被受损和污染。

采用沙袋按各段设计荷载110%进行预压贝雷梁支架搭设时预压前,顶部预留抛高要考虑支架弹性和非弹性值等。

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值参考下表数据。

支架的弹性变形值通过计算确定。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此类型支架施工沉留值在5~8mm左右,待预压沉降观测后调整。

拟定此类型支架方案预留沉降选用6mm。

注意的问题1)、采用沙袋法预压,沙袋逐袋称量,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的沙袋一旦到位就采用防水措施,准备好防雨布。

2)、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3)、要分级加载,加载的顺序接近浇筑砼顺序,不能随意堆放,卸载也要分级并测量记录。

4)、通过第一施工段预压并沉降后,将实测沉降量(钢管立柱、沙箱沉降量、支架变形量)作为一个参数值直接运用。

(3)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支架压载观测点布置:U梁模板上的测点布置6个断面,即每5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分别在底板中心布设1个点,每侧冀板上布设2个点。

在垫木下的钢板处设观测点,布置方式与梁部相同。

卸载:压载完毕后进行卸载,卸载时间在同跨内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同时进行。

预压时主要观测的数据有:钢管立柱、沙箱的变形量(位移量)、各测点分级加载的变形量;卸载后顶板恢复量以及支架的侧位移量和垂直度,按测得的沉降量及设计标高,重新调整模板标高。

测量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50026—89),采用水准仪配合双面木尺,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并用悬线重锤测支架水平位移量。

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具体数值为多少,并在卸载后全面测得个测点的回弹量。

根据各点对应的弹性、非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梁体挠度来调整模板的高程,通过支架顶部微调装置进行调整、加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