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管理与企业组织管理

知识管理与企业组织管理


4.1.简单的知识共享型组织
▪ 第一步:执行任务 .(.....)
▪ 第二步:任务完成后, 得到具体成果
▪ 第三步:探索执行的
得到具 体成果
动作和结果之间的因
果关系,决定将那种 经验转换成知识
团队执 行任务
▪ 第四步:根据讨论得 到的知识,改进动作
团队探索 行动与成果 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中获得 公共知识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705:36:4505:36Oc t-2017-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5:36:4505:36:4505:36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720.10.1705:36:4505:36:45October 17, 2020
▪ 本质:通过交流将团队的隐性知识传递出 去。
▪ 任务和背景的相似程度:不同的项目小组 实施相同的项目,项目背景大不相同
▪ 知识类型:以隐性为主
▪ 组织原则:
➢ 互惠式交流
➢ 创造知识的团队需要经过转换才能将知识传递 给接受团队
➢ 员工成为活动的知识库
➢ 知识转移的流程需要公认的名称,以起到名正 言顺的效果
▪ 在第一批维和军队到达海地的同时,“经验学习中心”的知识专家也 抵达现场,他们的任务是寻找问题的源头,通过推理和逻辑思考来证 实行动背后的显性和隐性知识。
▪ 在“经验学习中心”,有另一批专家在对前线知识专家传回来的资料 进行分析、诠释,转换成有用的知识并提交共享,第二批前往海地的 军队将提前接受这些知识的训练。
▪ 网络-层次型:集中 了行政式和任务小组 式的优点
▪ 它为组织知识创新提 供强大的结构支柱, 包括三个层次:
➢ 经营管理层:执行企业 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于 行政式组织结构适合于 处理常规性工作,因而 采用行政式组织结构。
持续的 动态的 知识创造和积累
项目小组层
经营管理层 知识库
易于接触 和传播
➢ 项目小组层:公司的业务以项目的形式分配给 项目小组,利用项目小组的灵活性、高度参与 等特点在执行项目.(中.....完) 成知识创造活动,如新 产品开发、工艺流程的改进等。
▪ 经过实践的这些知识,最后需通过评议会的裁定,以决定其是否重要 到足以在全军范围内公开传播。最后,有可能这些知识转化为美军的 训练项目的一部分。
4.4.5.专家式转移
▪ 定义:当团队面临不寻常的技术问题,且 超乎他们的知识范围时,必须借助组织里 其他团队的专门技术和知识,就需要采用 专家式转移。
4.2.复杂的知识共享型组织
▪ 找出团队或个人可重 复利用的转移知识的 模式
▪ 将知识转换成其他团 队可以利用的形式
▪ 知识接收者在特定的 环境中,能应用这些 公共知识
▪ 知识接收者在执行新 任务时,整个流程能 重复顺利地运行
团队执 行任务
得到具 体成果
团队执 行任务
团队探索 行动与成果 之间的因果关系
▪ 特点:对企业极为重要,因为其涉及到企 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 “隐性知识”。
4.4.4.策略性转移
▪ 定义:团队将偶尔完成重要策略性任务得 来的集体知识转移给整个组织
▪ 任务和背景的相似程度:任务的背景大不 相同,任务本身也不尽相同
▪ 知识类型:兼具显性和隐性
▪ 组织原则:
➢ 需要什么知识由高层主管决定 ➢ 知识专家负责收集.(和.....诠) 释知识
▪ 知识类型:显性
▪ 组织原则

以信息系统传播知识
.(.....)
➢ 人际互动扮演辅助信息系统的角色
➢ 使用者指定知识的内涵和格式
➢ 知识被信息系统推送给使用者
➢ 推送给使用者的知识是有限的
➢ 有选择的获取,但必须选择
➢ 监督使用习惯和企业目标
➢ 报告简短为宜
➢ 资料库目标要明确,避免陷入知识的海洋
▪ 企业知识管理的两大支柱
➢ 组织:知识只有在人的使用中才能创造价值,组织是 以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人的集合体,因而组 织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在人类社会 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系统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 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知识这种无形的资产只有 在信息系统的辅助下才能有效管理、利用。
▪ 知识类型:一般而言,这些被征求的知识 不可见诸于标准化或经人工处理的文件档 案里,属于高度技术性的显性知识。
▪ 组织原则:
➢ 电子论坛以主题分工 ➢ 如何监督和维护电子论坛
指派监督人员 确认每个问题都有回复 将回复归档处理 撰写FAQ(一般性指导原则)
➢ 鼓励不同程度的参与 ➢ 知识是拉进来的
3.网络-层次型组织
▪ 企业组织理论发展到现在,经过检验比较 有效的也应用最多的是:行政式组织结构 和任务小组组织结构。
▪ 但在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中,这两种 组织结构都有缺陷。
➢ 行政式:无法快速地响应组织内的知识需求, 在不确定的、变化的环境中无能为力
➢ 任务小组式:小组是暂时性的,任务执行过程 中积累的知识随着任务的完成、小组的解散变 得难以保留
➢ 知识库层:对项目小组层和经营管理层中创造 的知识进行集中的分类和整理,并能提供方便 于使用者访问的界面。这一层可能并不是实体 性质的,主要以文本、数据的形式存储于计算 机系统中。国外在知识管理上先进的公司中设 立的知识专家、知识沟通员就属于这一层次。
▪ 网络-层次型组织的特点
➢ 层次性:这里不是指行政式组织的权力层次, 而是知识创造的层次。
▪ 王德禄著,《知识管理的IT实现》,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3
▪ 彼得.F.德鲁克等著,《知识管理》,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1999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720.10.17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5:36:4505:36:4505:3610/17/2020 5:36:45 AM
➢ 用流动的水来隐喻知识比代表静态的知识仓库 更能引发管理上的新思想:诸如将知识管理的 目标定在增进知识流通的渠道而不是将知识用 仓库藏起来
6.参考书目
▪ 【美】南施.狄克.森(..著...)《知识共享型组织》, 李淑华译,商周出版社,2001
▪ 王方华等著,《知识管理论》,山西经济 出版社,1999
4.4.五种知识转移的途径
▪ 4.4.1.连续性转移 ▪ 4.4.2.相似性转移 ▪ 4.4.3.差别性转移 ▪ 4.4.4.策略性转移 ▪ 4.4.5.专家式转移
4.4.1.连续性转移
▪ 定义:团队以一套策略执行任务,再将从 中得到的知识转移、糅合到下一次行动中, 即以改进后的策略来执行任务
▪ 本质:将团队中个别成员的成功经验性知 识转移到团体或公共空间,经过修正或整 合,让整个团队能了解
▪ 任务和背景的相似程度:同一个项目团队 在不同的背景下实施相同的项目
▪ 知识类型:显性和隐性的
确认既 定目标
以既定目标 为评量成果
的标准
团队要考虑下列事项: •每个成员采取哪些行动 •成员如何相互影响 •成员的举动如何影响到成果
.(.....)•外在环境的因素
•上述因素对成员的行动及成 果的影响为何
专家团队 知识
接收团队A
接收团队C
接收团队B
团队1
团队2
团队6
知识
团队3
团队5
团队4
▪ 把知识当成群体现象
➢ 在学校接受教育时,似乎学习是独立的活动
➢ 把知识当作群体现象有助于知识的持续创新
➢ 古语云:独学则无友,孤陋而寡闻
➢ 但群体创造知识并不等于做决策
▪ 知识是动态的
➢ 知识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
4.4.2.相似性转移
▪ 定义:团队在进行经常重复发生的任务时 所得到的显性知识,被其他工作性质类似 的团队再利用
▪ 本质:将成功的团队所掌握的知识变成共 性知识,让其在组织内流动、共享。用企 业管理中的词汇来说就是“复制最佳实践”
▪ 任务和背景的相似程度:不同的项目小组 实施相同的项目,项目背景也基本相同
➢ 网络性:这三个层次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 互联系,形成一个联结整个公司的网络。
➢ 具有外部知识内部化的能力:项目小组在执行 项目时,所收集的外部知识通过知识库层进入 公司内部,从而丰富了公司的集体知识。
4.知识共享型组织
▪ 4.1.简单的知识共享型组织 ▪ 4.2.复杂的知识共享型组织 ▪ 4.3.决定知识转移途径的三个要素 ▪ 4.4.五种知识转移的途径 ▪ 4.5.如何选择转移途径
从中获得 公共知识
接受团队 获取知识
知识被转换成 其他团队可以 利用的形式
决定用 哪一种 转移系统
4.3.决定知识转移途径的三个要素
▪ 谁是预定的接收者
➢ 指综合考虑接收知识团队与创造知识团队的相 似性及其吸收知识的能力
▪ 任务的属性
➢ 区分例行的或非例行的任务
▪ 被转移的知识的类型
➢ 识别被转移的知识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或以 显性还是隐性为主
➢ 即时收集知识而非事后进行
➢ 面向使用者设计
➢ 整合各方意见
▪ 举例:某公司获得的知识,如ABC,在几 个月后,被其中的一个项目组采用,并进 一步创新出新的知识DEF。
策略性转移案例:美国陆军的经验学习中心
▪ 步骤:
➢ 辨识出学习机会 ➢ 观察和收集知识 ➢ 创造知识产物 ➢ 部署专门知识
▪ 美国陆军高层认为,1994年到海地执行维和任务,是汲取维持和平 的知识的机会。
得到具 体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