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砂河大桥及互通工程混凝土涂装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交股份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总经理部外砂河大桥分部二○一四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进度计划 (2)3.1施工进度计划 (2)3.2机械设备计划 (2)3.3材料计划 (3)四、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 (3)4.1施工总体规划 (3)4.2施工前的准备 (4)4.3施工工艺方法 (4)五、劳动力计划 (10)5.1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 (10)5.2 特种作业人员配备 (11)六、防腐施工安全目标与安全控制 (12)6.1 安全目标 (12)6.2安全保证体系 (12)6.3施工安全控制 (12)6.4涂层施工材料防火防爆 (14)七、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4)7.1工程质量目标 (14)7.2施工质量控制 (14)7.3质量保证措施 (15)八、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18)8.1文明施工宗旨 (18)8.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8)8.3环境和卫生管理措施 (19)8.4职工行为规范措施 (19)8.5班组建设措施 (19)8.6环境保护 (20)8.7环境保护制度 (20)一、工程概况本桥横跨外砂河入海口,施工图设计中明确说明: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要求,为了适应海洋性环境下结构耐久性要求,桥梁的混凝土箱梁、盖梁、支座垫石、挡块、桥墩系梁及标高+4.0m 以上桥墩墩身表面防腐涂装采用环氧涂层防护方案;标高+4.0m 以下桥墩墩身采用湿固化环氧涂层防护方案。
涂装防护方案如下表所示:外砂河陆上区采用景观涂装方案,详见表1.1。
表1.1 景观涂装区域划分水中区的防腐涂装体系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体系涂装的区域划分见表1.2。
表1.2防腐体系涂装区域划分二、编制依据1.1 《外砂河大桥及互通工程防腐涂装分项工程工程技术规格书》1.2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 )1.3 海工钢筋砼专用防腐材料的相关资料1.4 《涂层附着力测定法》GB/T 52101.5 《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GB/T 159571.6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1.7 《海洋环境保护法》1.8 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
1.9《涂料比重测定法》(GB 1756)1.10《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GB 1729)1.11《漆膜老化测定法》(GB 1865)三、进度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根据现有施工条件,计划从互通陆上区开始施工,待引桥桥面现浇层施工推进到前方后,再进行引桥混凝土涂装施工,主桥混凝土涂装施工随着挂篮的推进逐步展开。
具体安排如下:表3.2 主要施工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需附详细的资料(包括性能资料、新旧程度、年限及所有权等)。
3.3材料计划按照桥梁总体施工组织实施四、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4.1施工总体规划4.1.1施工阶段1)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进行施工技术培训、施工生产厂地、临设搭建、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机具进场、劳动力进场及材料检验进场入库等工作。
2)第二阶段:涂装施工实施阶段本阶段是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专用涂料施工。
3)第三阶段:工程整改及验收阶段本阶段主要是进行工程收尾、整改、验收、移交资料等工作。
4.1.2规划原则1)满足现场施工生产和管理的需要;2)符合业主对现场的统筹规划;3)符合安全、防火、防爆规定;4)经济实用,切合实际,因地制宜。
4.2施工前的准备1)上岗人员技术安全培训。
2)技术交底、熟悉掌握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目标。
3)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进场,搭设临时仓库、办公室、工具室内及防雨水、防火措施。
4)检查、抽验各种材料进场入库。
4.3施工工艺方法外砂河大桥混凝土涂装工程分陆上区和水中区,陆上区采用组合脚手架进行涂装施工,水中区由于箱梁结构复杂、高空操作危险因素多、施工量大,地区气候比较恶劣等因素,高空清洗、表面处理、油漆涂刷需要“面面俱到”且有安全可靠操作平台,选用大桥专用电动吊篮施工,其拆卸方便、安全可靠,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4.3.1总体思路水中区采用自带提升装置的ZLP630型吊篮作为工作平台,吊篮到生产厂家进行采购,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施工时将悬挂机构固定在桥面上,用钢丝绳与吊篮提升装置连接,吊篮在地面进行组拼,组拼完成后,将吊篮提升箱梁底部,人员站在工作平台上,从上往下对箱梁底部、侧面,墩柱进行表面处理,油漆涂刷。
施工时人员在吊篮里操作时应将安全绳系在安全主绳上,安全主绳应与工作钢丝绳差开,以保证吊篮出现意外情况是操作人员的安全。
箱梁涂装施工时以5米为一个接点向前平行施工,本跨各项施工完成后,将工作平台下落到工作船上运到下一跨工作面进行施工,以此类推。
4.3.2工序流程箱梁、墩柱、承台防腐涂装工艺流程包括:表面处理、油漆涂刷和检查验收等,具体工序见下图:4.3.3表面处理1、高压淡水冲刷表面处理(1)应清除所有杂物并安排良好的工作台, 灯光照明, 辅助工具等等。
(2)应除去模板渣、起鳞、砂孔、多余支撑物, 等表面缺陷,金属外露物应该打磨圆顺所有锐边、尖角和毛刺等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列工序作业。
(3)去除表面油污,用清洁剂进行低压淡水喷洗或软刷刷洗(具体清洗方法参见说明书),并用高压淡水枪冲洗掉所有残余物, 干燥后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列工序作业。
2、砂轮作业的环境条件通过上述施工工艺, 检查混凝土表面留下的水泥砂浆, 填充腻子, 风化物等等附着物是否发生变化, 所有不牢固的风化物, 水泥砂浆, 填充腻子等等附着物使用机械砂轮经过打磨方法除去, 检查所有的混凝土表面达到良好牢固的基本混凝土表面。
3、高压淡水冲洗(1)高压淡水冲洗按NACE No.5 的标准执行。
经过检查后达到要求的等级。
(2)涂装前混凝土的表面应该有一定的粗糙度同时混凝土表面是清洁, 无尘, 无油等等污物。
(3)在高压淡水施工期间,要确保污水排放良好, 已经清洁的表面没有受到灰尘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4、检验高压淡水冲洗完工后,除去所有残渣,使用真空吸尘器或无油无水分压缩空气,吹去表面灰尘,经质量自检,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合格后必须在4 小时内喷漆(由于混凝土可能会吸收水分, 因此在油漆施工前需要按附件的说明检查混凝土含水量, 确保含水量小于4% )。
4.3.2混凝土防腐蚀施工工艺1、涂料的调配涂料使用前加入固化剂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后,再配入适量的稀释剂进行搅拌,必要时需用滤网过滤,并确认颜色是否正确,涂料调配比例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所提供的资料、产品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设置,配置时由涂料供应商的技术员现场作技术服务,严格注意涂料的熟化期和混合使用期,达到熟化时方可使用,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记录。
(1)防腐蚀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碱性、附着性和耐蚀性,底层涂料尚应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表层涂料尚应具有耐老化性。
(2)湿区防腐涂料应具有湿固化、耐磨损、耐冲击和耐老化等性能。
2、涂装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不得随意变更设计确定的涂料品种。
②涂料及稀释剂必须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书,且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③对进场涂料应取样检验及保存样品,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涂料比重测定法》(GB 1756)和《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GB 1729)的有关规定测定涂料的比重、固体含量和湿膜与干膜厚度的关系。
④各种涂料的使用应按产品说明书的方法进行。
⑤涂装施工的方法宜根据涂料的性能、施工条件、涂装要求和被涂装结构的情况确定。
涂装宜采用高压无气喷涂,刷涂或滚涂仅在条件不允许高压无气喷涂时方可采用。
⑥正式涂装前应在干区、湿区各找10m2面积的试验区,进行混凝土表面处理,按涂层系统设计的配套涂料的要求进行涂装试验。
涂装试验应测定各层涂料耗用量(L/m2)和湿膜的厚度,涂层经7d自然养护后用显微镜式测厚仪测定其平均干膜厚度和随机找三个点用拉托式涂层粘结力测试仪测定其涂层的粘结强度。
各种测定值归档。
⑦当按第⑥条进行的涂装试验的涂层粘结力不能达到1.5MPa时,应按该条的要求,另找20m2试验区重做涂装试验。
如果仍不合格,应重新做涂层配套设计和试验。
⑧涂装应在无雨的天气进行。
涂装过程应做好施工记录。
3、防腐涂层涂装工艺(1)封闭底漆涂装:在涂装封闭漆之前用75MM×150MM的薄钢片,挂在混凝土表面随同一起涂装做最后干膜总厚度的测量。
在涂装封闭漆时,调整好稀释比例后进行涂装,应使底漆完全浸透混凝土表面。
在油漆混合使用时间内对混凝土进行涂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涂料的浓度,同时要尽量避免因油漆渗入基层有孔的地方而造成“发哑”现象。
施工后混凝土表面做到刚好被渗透封闭而不能呈现发亮表面,利于下道涂料的粘接;(2)中间漆涂装:对涂装区域进行保护,在油漆混合使用期内进行对混凝土中间漆涂装。
每道涂层施工中随时用湿膜卡进行检测,若厚度不足,补涂到至规定厚度。
(3)面漆涂装:在中间漆验收合格后进行面漆涂装,注意面漆是否是色泽一致、美观,施工中并随时用湿膜卡检测湿膜厚度,以确保面漆的干膜厚度,并用干膜测厚仪测量挂片的干膜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全面检测外观。
4、防腐涂层技术要求(1)混凝土表面涂层应由底层、中间层和面层等配套涂料涂膜组成。
底层涂料(封闭漆)应具有低粘度和高渗透力,能渗透到混凝土内起封闭孔隙和提高后续涂层附着力的作用;中间层涂料应具有较好的防腐蚀能力,能抵抗外界有害介质的入侵;面层涂料要有相容性,即后续涂料涂层不能伤害前一涂料所形成的涂层。
(2)涂层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小于20年。
(3)涂层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力不得小于1.5MPa,涂层的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注:①涂层的耐老化性系采用涂装过的尺寸为70mm×70mm×20mm的砂浆试件,按现行国家标准《漆膜老化测定法》(GB 1865)测定;②涂层的耐碱性、涂层抗氯离子渗透性、涂层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力按《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附录C的混凝土涂层试验方法测定。
5、重涂间隔时间控制各层涂层涂装后养护必须要达到各层涂料规定的表干间隔时间且需在重涂间隔期内进行下一道涂装工序。
依据涂料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料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涂料重涂间隔的要求进行施工。
根据混凝土防腐专用涂料的性能,在25℃~35℃环境下,一般而言,专用封闭底漆涂装完成后约2h左右可以达到表干状态,中间漆每道涂层涂装完成后约6h左右可以达到表干状态,中间漆最后一道涂层与面漆间隔时间一般需16h左右。
重涂间隔时间按该涂料技术标准要求执行。
6、漆膜控制(1)涂装工艺不得随意变更设计确定的涂料品种及其生产厂牌号。
(2)涂料及稀释剂必须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使用;(3)各种进场涂料及时进行取样检验及保存样品,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涂料比重测定法》(GB1756)和《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GB1729)的有关规定测定涂料的比重、固体含量和湿膜与干膜厚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