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第一节 肩关节运动学
第四章 第一节 肩关节运动学
一肋软骨组成,被关节囊及韧带 围绕固定。
9
2.肩关节的运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额状轴:屈伸 • 矢状轴:外展、内收 • 垂直轴:内旋外旋 • 水平屈伸和环转运动
肩关节属于球窝关节,能作多轴性灵 活运动,同下肢髋关节比较,肩 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但稳固性 差。三轴运动:肩关节可以完成 七种动作:屈、伸、外展、内收、 外旋、内旋、环转。
16
(3)肩胛骨
肩胛骨也叫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 分为两个面(前面/后面)、三个角(上角、下角、外侧角)、三个缘(内侧缘、 外侧缘、上缘)三个窝(冈上窝、冈下窝)。肩胛骨在体表可触及,上角和下角 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肩峰 可在肩关节的上方摸到,在锁骨的下方可摸到喙突,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肩胛 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
锁骨俗称"美人骨",为S状 弯曲的细长骨,是上肢 与躯干间唯一的骨性联 系,维持肩关节在正常 位置,增加上肢的活动 范围和提高劳动效能。 锁骨为一体两端,内侧 2/3凸向前,外侧1/3凸 向后。锁骨全长于皮下 均可摸到,是重要的骨 性标志。由于位置表浅, 锁骨易骨折,并多见于 锁骨中外1/3交界处。 锁骨骨折时肩关节失去 支持,呈下垂、内移和 向前移位的畸形。
• 治疗是以止痛、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为原则,可以用理疗、 热敷、按摩或推拿,帮助止痛,促进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加。
2.肩部韧带
(1)喙肩韧带 (2) 盂肱韧带 (3)喙肱韧带 (4)喙锁韧带
23
3、肩关节的肌肉
肩肱关节的关节囊松弛, 韧带薄弱,关节盂较 浅,主要依靠附近肌 肉维持关节稳定。如 果关节周围的肌肉发 生萎缩瘫痪,必然引 起关节半脱位,从而 影响肩关节功能。
24
(1)肌腱袖
肩袖是由冈上肌、 冈下肌、小圆肌和 肩胛下肌组成的腱 性组织,以腱膜牢 固的附着于肱骨外 科颈、有悬吊肱骨、 稳定肱骨头,协助 三角肌外展肩关节 的功能。
25
冈下肌及小圆肌 均起于冈下窝, 两者收缩使肱骨 外旋。肩胛下肌 起于肩胛骨前面, 其收缩时肱骨内 旋。冈上肌起于 冈上窝,有外展 肩关节的功能。
10
2.肩关节的运动
(1)屈: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 肱二头肌短头。前屈的运动范围约70°。 (2)伸: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 后伸运动范围小于屈的范围,约为60°。 (3)内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内收时,其 运动范围很小,约为20°。 (4)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当肩关节 旋外时,肱二头肌长头也参与外展。运动范围较大,约90°。 (5)旋内:旋内的肌肉有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 纤维。(6)旋外:旋外的肌肉有冈下肌和小圆肌。当上肢垂直时, 旋转运动的范围最大,可达120°。
(7)环转:三角肌(三个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 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
2.肩关节的运动
(二)肩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与肩关节有关的骨 有:锁骨、肩胛骨、 肱骨,胸骨、肋骨、 胸椎有关。
14
(1)胸骨
胸骨在胸廓 的前部,从 下端的剑突 到上端的胸 骨柄均可摸 到。
15
(2)锁骨
• 6.内收:参与者有斜方肌(特别是其中部纤维),大、 小菱形肌及背阔肌(特别是其上部纤维)。
头干角
肩周炎
•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 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以50岁左右者多 见,故有“五十肩”之称。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40
(4)背阔肌
背阔肌为一块三 角形肌肉,起自 下六个胸椎棘突、 腰椎棘突和髂嵴, 止于肱骨小结节 嵴,有内收,内 旋和后伸肩关节 的功能。
缘。 • 功能:近固定时,
使肩胛骨上提、后 缩和下回旋。远固 定时,两侧收缩, 使脊柱胸段伸。
• 胸大肌 •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
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 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 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 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 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外旋、内收和伸。
• 肩胛下肌 •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窝内。 • 起点:肩胛下窝。 • 止点:肱骨小结节。 •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
节内旋、内收。
• 大圆肌 • 部位:冈下肌、小圆肌下
方。
•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
节内旋、内收和伸。
• 三角肌 •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
肩胛骨运动
• 3.外旋:主要为前锯肌作用,它牵引肩胛骨下角使内 缘更向前。协助前锯肌者尚有斜方肌,其上部纤维能提 起肩胛骨外侧角,而下部纤维能牵引肩胛冈基底向下。
• 4.内旋:包括附着于肩骨脊柱缘的上提肌(肩胛提肌, 大小菱形肌)及附着于肩胛骨及肱骨的下抑肌(胸大肌, 胸小肌,背阔肌)。
• 5.外展:主要为前锯肌,可使肩胛骨脊柱缘紧贴胸壁, 协助者尚有胸大肌,胸小肌。胸小肌与前锯肌在旋转肩 胛骨运动中虽然作用相反,前者内旋,后者外旋,但如 同时作用,则可使肩胛外展。
(一) 肩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二)肩关节的功能解剖 (三)肩关节的生物力学
(一)肩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肩关节的组成
肩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 主要组成:盂肱关节、 肩锁关节、胸锁关节、 肩胛胸壁间关节。
4
(1)盂肱关节
肩胛骨关节盂与肱骨 头组成的盂肱关节是球窝关节关节,关节盂周缘有
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其关 节是头大窝小,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 1/4,还有关节囊薄而松弛,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 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 展、旋转及环转运动。加以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 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反映了它具 有灵活性运动的机能。肩关节周围有大量肌肉通过。 这些肌肉对维护肩关节的稳固性有重要意义,但关 节的前下方肌肉较少,关节囊又最松弛,所以是关 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 向后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易发生肩关节的前 脱位,形成“方肩”。
26
当冈上肌或肩胛下 肌腱抵止部撕裂时 即可导致腱袖松弛 而引起习惯性肩关 节脱位。并可引起 肩关节外展,内收、 内旋、外旋诸功能 的减退或丧失。
27
• 斜方肌:部位:项部及背 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 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 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 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人体运动学》
第四章 关节运动学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康复医疗学院肖晓鸿
关节运动学
• 第一节 上肢运动学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指关节 • 第二节 下肢运动学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和足弓 • 第三节 颈部与躯干运动学 脊柱运动学、颈部、胸部、腰部、姿势与腰椎运动、脊柱
力学损伤
2
第一节 肩关节运动学
肩胛骨运动
• 1.上提:由斜方肌的上部纤维,肩 胛提肌及大小菱形肌。
• 2.下移:参与的肌肉有的附着于肩 胛骨,也有的附着于锁骨和肱骨, 在后一类中,如胸大肌下部纤维及 整个背阔肌(特别是其下部纤维)作 用于肱骨,亦可使肩胛骨抑低。当 引起向上或用双拐支撑时,可防止 肩胛骨向上;前锯肌下部纤维(附着 于肩胛骨下角),斜方肌下部纤维 (附着于肩胛)亦可使肩胛骨下移。 除上述肌肉外,胸小肌,锁骨下肌 亦起到辅助作用。所有这些肌肉主 要作用于肩胛肌下角。除前锯肌外, 其他各肌尚同时使肩胛骨内旋。
6
(2)肩锁关节
由肩峰与锁骨 远端部所构成 的半关节,借 关节囊、肩锁 韧带、三角肌、 斜方肌腱附着 部和喙锁韧带 等组织连接而 成。
7
(3)肩胛胸廓关节
肩胛骨与胸壁之间并无关节,但在功能上可视为肩胛骨与 胸廓结合的机能关节,位置为第2肋至第7肋。
8
(4)胸锁关节
鞍状关节,有关节盘 由锁骨内端、胸骨柄的锁切迹与第
17
肩胛骨运动
• 肩胛骨的运动可分为上提,下抑,外旋,内旋,外展及内收 等6种运动。因此肩胛骨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均由互相协 同而又相互拮抗的肌肉共同完成。有关肩胛骨运动的肌肉中, 大都直接附着于肩胛骨上,但少数通过肱骨的运动(如胸大 肌,背阔肌)而间接运动。肩胛骨一些肌肉尚同时参与肩胛 骨的稳定,使肱骨能顺利运动。由于肩骨呈三角形,下述肩 胛骨各种运动以肩胛骨下角的方向作为标准。
• 止点:锁骨外侧1/3、肩 峰和肩胛冈。
•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 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 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 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 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 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 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 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 伸。
• 背阔肌: •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
三角形。
•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 峰和肩胛冈。
•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 隆。
•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 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
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
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
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
伸、水平伸和外旋;整
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
展。
(2)三角肌
三角肌为肩关 节外最坚强有 力的肌肉,起 点广泛,远端 以扁腱止于肱 骨干的三角肌 结节,其肌束 分为前、中、 后三部。
• 上臂的外展与前屈,系由于肩肱关节及肩胛胸壁关节的作用。 在肩关节最初30度外展和60度前屈时,肩胛骨保持稳定不 动,仅系肩肱关节运动,但肩关节继续外展前屈时,肩肱关 节与肩胛胸壁关节活动比例为2:1,即每抬高15度时其中肩 肱关节活动10度,肩胛胸壁关节活动5度。肩胛骨丧失肩胛 骨活动时,其肩部活动至少减去正常活动的1/3。在肩关节 前屈及外展时,肩胛骨和肱骨的运动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