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九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教案
备课人:孙书军授课时间:
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
(2)初步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查阅溶解度曲线图。
(3)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能利用溶解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运用数据、表格、图像等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一是,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图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图获得相关信息。
三、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
(2)初步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查阅溶解度曲线图。
(3)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能利用溶解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学法指导
(三)课前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35-38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在一定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四要素:①条件:②标准:100g ③状态:达到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
2、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和时,气体溶解在水里达到状态时的。
3、溶解度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纵坐标代表。
(四)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康康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了温度和溶剂的量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康康反思食盐和硝酸钾的溶解实验时,想到一个问题:食盐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谁强?
(五)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高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收获?
1、知识方面:
2、方法与技能方面:
(七)反馈练习
课后习题9、10 同步训练2、3、7 (八)达标检测
同步训练4、8、9、12
(九)板书设计
二、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定义:
要素:100g溶剂、一定温度、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影响因素:温度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定义:
要素: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3、溶解度曲线图
信息:
(十)日清内容
1、溶解度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2、会查阅溶解度曲线图,获得相关信息,并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十一)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