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以直线或圆锥曲线为背景,综合函数、不等式、三角等知识,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对解题能力考查的层次要求较高,因而这类最值问题已成为历年高考数学中的热点和难点。
【定义法】有些问题先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或性质给出关系式,再利用几何或代数法求最值,可使题目中数量关系更直观,解法更简捷。
1.已知抛物线 24y x =,定点A(3,1),F 是抛物线的焦点 ,在抛物线上求一点 P,使|AP|+|PF|取最小值 ,并求其最小值 。
2.(2015全国卷1)已知是双曲线的右焦点,P 是C 左支上一点, ,当周长最小时,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参数法】参数方程是曲线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参数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椭圆、双曲线参数方程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或利用直线、抛物线参数方程转化为函数问题求解。
3.已知Q (0,-4)、P (6,0),动点C 在椭圆=1上运动,求△QPC 面积的最大值。
F 2
2
:18y C x -
=(A APF ∆4
92
2y x
+
【导数法】用导数求解解析几何的最值问题: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上某点处切线的斜率,因而解析几何中的有关切线和最值问题用导数来处理,就避免解析几何中一些繁琐的计算。
4.(2007全国卷1)已知椭圆
2
3
x
+
2
2
y
=1的左、右焦点分别在F1、F2,过F1的直线交椭圆
与B、D两点,过F2的直线交椭圆于A、C两点,且AC⊥BD,垂足为P。
(Ⅰ)设P点的坐标为(x0,y0),证明:
22
001 32
x y
+<;
(Ⅱ)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小值。
5.(2013全国卷Ⅰ,文21)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
(2) 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求|AB|.
6.(2017北京)已知椭圆C 的两个顶点为)0,2(),0,2(B A -,焦点在x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点D 为x 轴上一点,过D 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C 于不同的两点N M ,,过D 作AM 的垂线交BN 于点E ,求证:BDE ∆与BDN ∆的面积之比为5:4.
7.(2017天津)已知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0F c -,右顶点为A ,点E 的坐标为(0,)c ,EFA △的面积为2
2
b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设点Q 在线段AE 上,3||2
FQ c =,延长线段FQ 与椭圆交于点P ,点M ,N 在x 轴上,PM QN ∥,且直线PM 与直线QN 间的距离为c ,四边形PQNM 的面积为3c . (i )求直线FP 的斜率; (ii )求椭圆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