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心案例分析
项目,功能定位、建筑周边环境相似;功能内容大体相同。最后方案采用的布局形式也都相似。
而最后容积率的结果也基本接近 0.6 。因此,在新区规划中的行政中心,较容易得到充裕的用地,
容积率较低。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日本福山市、冲绳县政府办公建筑都是同周围的公共建筑
共享城市设施,容积率大于 1.5 。
C、
行政中心的城市广场规模
(2) 建筑的尺度主要取决于建筑的高宽比及形状类型 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了体现行政建筑的稳重感,其高宽比往往小于普通的建筑而控制在 1:0.6 ~ 0.3:1 之间;中国古代的许多建筑都有相似表现,如天安门城楼立面构图比约为 3:10, 太和殿立面构图比为 5:12。
功能组合
办公功能
功 能
行政办公建筑 会议功能
D/H
人的感受
<1
有紧迫感,建筑间干涉较强
1-2
空间比例较匀称,平衡,尺寸紧凑
>2
有远离感,广场的领域感开始丧失
2-4
建筑间互相影响薄弱
D= 广场两边建筑距离,H= 建筑高度
选址规模
选址原则
择中原则 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原则 城市发展前瞻性原则 通达原则 地标原则 功能发展原则
规模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绝对的用地的大小;二是指相对的建筑面积、容积率的控 制问题。
成都天府广场
9.20 公顷
青岛行政中心广场 10.0 公顷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10.8 公顷 明珠广场
济南市中心广场 14.0 公顷
江阴市政广场
14.2 公顷
北京天安门广场 43.0 公顷
纽约市中心佩雷小广场(美国) 普利耶城集会广场(意大利) 庞贝城中心广场(意大利)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意大利)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意大利) 巴黎协和广场(法国) 莫斯科红场(俄国)
缺点
在一栋建筑内设置太 与 城 市 联 系 不 够, 土 管理和操作上的现实困难 多 机 构, 平 面 复 杂 迂 地 使 用 效 率 低; 办 事 回, 给 外 访 办 公 人 员 机关流线长,效率低; 造成不便
适用条件
一般多出现在城市中 规模较小,用地充裕, 推荐在集中的基础上适度分散
心区的单纯办公建筑 而景观控制严格的地
改 扩 建 的 情 况 中, 用 区, 采 用 分 散 布 局,
地 紧 张, 城 市 环 境 成 适 当 组 织 开 放 空 间,
熟, 有 时 甚 至 处 于 历 创造出良好建筑群体
史地段
空间效果
功能组合方式 分散型
集中共享型 整体规划设计,整体建设, 核心部分必须一次建成, 办公单元可以根据需要分 步建设,分期分批实施, 有机生长。
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心规模比较
名称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容积率
日本伊那市政厅 11820 平方米 30203 平方米 0.39
日本福山市市政厅 34183 平方米 13673 平方米 2.5
日本冲绳县厅舍 78243 平方米 44777 平方米 1.75
泰安市行政中心 167400 平方米 10000 平方米 0.62
构
后勤服务 公共开放空间
成
其他
交通功能 容纳功能 疏散功能
设施小品 室内外停车位 绿化铺装
功能结构
一般行政中心包括行政办公建筑(市政府及相应机构办公所在地)、公共开放空间以及 文化活动设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科技馆和体育馆等)。行政办公建筑包括党委、 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以及地方法院、检查机关、地方人民武装部等。此外,室外环 境中各种城市设施及小品,大到建筑如厕所、商亭,小道室外家具如座椅、灯具、垃圾箱等, 还包括建筑内外停车(库)位、绿化、铺装等。尤其是对于行政中心的开放空间而言,能够 塑造空间特征的除了建筑的界面外,就没有明显的划分界限了,这时绿地、小品、高差、水景、 铺装等就成为刻画空间个性精神的重要语言。
散布于城市各处行政部门 搬迁于集中的行政办公用 地上,形成一片集中的办 公区,各单位仍然相对独 立, 自 成 体 系, 只 不 过 相 对缩小了部门之间的空间 距离。
功能组合类型 集中式
分散式
综合式
描述
所有行政部门集中于 各行政部门分散于区 在城市整体的角度中适当集中
同一栋建筑物内的配 域内的各栋建筑物内,与分散,将功能联系较为密切
台州市行政中心 110500 平方米 181400 平方米 0.61
南通市行政中心 近 9 万平方米 35 公顷
0.64
日本伊那市位于长野西南部,东临南日本阿尔匹斯山,西望中央阿尔匹斯山,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伊那市新市政厅被称为郊外型市政厅,建 设用地很充裕。建筑主体五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 11820 平方米,用地面积 30203 平方米,容积率 0.39。 日本福山市市政府大楼位于政府办公设施集中的福山站南侧,设计以突出城市的新形象,成为城市的新象征为目标。并要求考虑地方的历史性 与福山市的旧城堡相呼应。基地四周均为城市的主要道路,设计因此在四面布置入口,以利于市民从不同的道路上进入建筑。建筑主体十五层, 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 34183 平方米,用地面积 13673 平方米,容积率 2.5 。 日本冲绳县厅舍,地上 14 层,地下两层,建筑面积 78243 平方米,用地 面积 44777 平方米,容积率 1.75 。 泰安市行政中心,位于城市规划新的中心区的一端,北依泰山,规划用地充裕,总用地面积约 27 公顷。行政建筑主体地上 8 层,地下一层,主 体建筑面积 55800 平方米。行政中心总建筑面积约 167400 平方米,广场 10000 平方米,容积率 0.62 。 浙江省台州市行政中心,位于城市规划新的中心区内一侧,新区主轴线正对白云山的主峰。行政中心规划用地 1814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10500 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 29500 平方米,容积率 0.61 。 南通市行政中心,位于距离旧城 3.5 公里的城市规划新的中心区内轴线的最北端,基地北面紧邻海港引河,建筑面积近 9 万平方米,用地 35 公顷, 两侧保留大量的城市绿化面积,建立生态公园,占总用地用地 60% 以上,实际容积率为 0.64 。
置, 各 部 门 通 过 竖 向 每 栋 建 筑 层 数 不 高, 的几个部门集中配置。群体间
划分和平面组合分为 与行政人员的公寓及 的联系或相互自成一体,或与
多翼解决功能分区 餐饮娱乐设施等共同 其他公共建筑围合成广场、庭
规划成一个园区
院等室外空间
优点
各部门之间相对距离 办 公 环 境 较 好, 公 务 既提高办公效率,也创造了良 较 近, 联 系 方 便, 在 员驻地和工作地点比 好的室内外环境 层 数 不 高 的 情 况 下, 较接近。 工作效率较高
城市行政中心是特指包括市、县级市和县这几级国家行政机关和政府职能机构。城市行政 中心是在城市特点区域内行使政府办公职能的场所,它可以使建筑或建筑群及其外部空间和 周围环境的总体。我国的城市行政中心一般是包括了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在内的四大 班子所在地。
行政中心作为一种建设发展现象,它的出现是依据集约化的原则,为了方便不同部门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节约土地资源,着重于管理和行政效率的提升,是一种效率优先思维的结果。 这种行政中心具有规模和空间势能的优势。
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管理活动是多层次的。在我国,政府等级一般分为中央、省级、市级、 县级和乡级,各级政府有着各自不同的管辖范围和职能。相比而言,省级及中央政府部门主 要开展政策职能,进行宏观的管理,其对象主要为下一级的行政机构,与市民的关系相对不 那么密切;市级及县级政府部门则更偏重于公共管理职能,其主要服务对象为辖区居民,直 接面向公众,市与县这两个层级的政府数量多,涉及面广,是城市行政中心的主体;乡级政 府虽然数量庞大,然而相对规模较小,职能单纯,对城镇的影响较少。
聚落中较小的住房均围绕着一个较大的房子分布着, 这个较大的“房子”是提供氏族中居民议事所用,是 整个氏族的中心和权力的象征。
陕西临潼姜寨杨绍村落遗址
城市行政中心 变迁的动因
社会经济发展 体制观念转变 城市发展需要 历史文化保护 功能发展需要
新区开发与旧城更新 功能发展与空间结构调整 行政区划调整
经验
迁出城市中心区 ——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迁出古城 ——缓解城市发展对古城造成的压力
迁出历史建筑 ——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和延续城市文脉
带动新区发展,加快城市副中心形成 ——缓解城市中心区功能集聚,人口膨胀的压力
误区
盲目粗暴的城市扩张——盲目新建 不切实际的跟风攀比——规模巨大 千篇一律的模板设计——缺乏特色
目录
1、概念界定 2、选址规模 3、功能组合 4、空间布局 5、空间设计 6、建筑设计 7、优秀实例
目录
概念界定
本文所讨论的行政中心,其概念是由市政厅、市政广场衍化而来,同传统的市政建筑相比, 一方面更强调综合、整体性,广场、建筑在空间、尺度、功能等各个方面都很难做清晰的划分。 另一方面,相较以前所强调的政治功能性,今天也同时强调其作为城市公共场所的重要组成 部分。
雅典城中心广场鸟瞰示意
市政广场功能演变
中世纪
现当代
发布命令 举行仪典 处决犯人
公众生活 聚会活动 休闲娱乐
雅典城中心广场平面布局
雅典城中心广场西南角进深两间的敞廊,是当时公布法令以及处理政务的地方。同时,其周围的所有建筑,包 括卫城的古老部分——神庙与剧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被雅典的居民同意的感知为城市中心。
(1) 建筑的体量与广场的规模的等比关系 已经有研究指出,建筑物与视点距离 D 与建筑高度 H 之间的比值控制在 1 ~ 3 之间,广场容易 使人产生安全、亲切、舒适的感觉。当 D:H=1 时,为封闭广场的最小宽度,观看建筑单体的极限角, 人有一种内聚、安定但不至于压抑的感觉;当 D:H=2 时,可以较完整地观赏周围的建筑整体, 仍能产生一种内聚,向心的空间 : 当 D:H=3 时,可观看群体建筑全貌的基本视角,会产生空间排斥, 离散的感觉;当 D:H = 4 时,空间不封闭,建筑立面起远景边缘的作用,空旷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