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类风湿关节炎PPT课件

类风湿关节炎PPT课件

热镇痛作用。 (2)慢作用抗风湿药:能改善RA患者的关
节症状,阻止关节结构的破坏。起效较慢。 ▪ 上两种药物早期、联合应用控制RA活动性
和防止关节破坏。
32
常用的DMARD种类
❖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 ❖ 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 来氟米特(1eflunomide) ❖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 金制剂(gold salts) ❖ 青霉胺(penicillamine) ❖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 环孢素(ciclosporin) ❖ 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
11
(5)畸形:晚期患者 滑膜炎的绒毛-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肌腱、韧带受损-关节半脱位 常见关节畸形:近端指间关节 梭形肿大、近端指间关节过伸、远端指间关节屈 曲畸形-鹅颈样畸形
12
13
14
15
16
17
(二)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见于晚期,RF(+)和严重全 身症状者。
常对称发生在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肤下, 也可发生在心包、胸膜、心脏、肺脏、脑等 内脏处。
3
病例导入
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 1、为什么诊断该病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 有什么不同? 3、何为晨僵?胸腔积液与类风湿性关节 炎有关吗?
4
概述
❖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累及周围关节为主 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临床上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 性病变为主要特征。
33
(3)糖皮质激素:
▪ 强大的抗炎作用,可迅速缓解关节炎症状,改善 关节功能。
▪ 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者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 者。
▪ 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
(4)植物药制剂:雷公藤总苷、青藤碱等。 3.手术治疗:适用关节畸形、失去功能者。
滑膜切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
34
4.预防要点: ❖ 避免寒冷潮湿等诱因 ❖ 清除慢性感染灶 ❖ 疾病早期及时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的指 标有:晨僵、类风湿结节、 贫血、血小板增多、血沉增 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
28
鉴别诊断
❖ 风湿性关节炎?
29
四、治疗及预防要点
30
治疗目的:
❖ 减轻症状 ❖ 控制疾病发展 ❖ 促进已破坏骨的愈合,改善功能
31
1.一般治疗:休息、制动、锻炼、理疗等。 2.药物治疗 –最主要 (1)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首选药之一。有解
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Fetly综合征(Fetly syndrome):RA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9.干燥综合征 约30%~50%患者有继发性SS。
20
❖RA病人的关节表现和关节外表 现哪个更突出?
❖关节表现中哪个症状又更突出?
21
三、辅助检查及诊断要点
22
(一)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一般有轻、中度贫血。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增高。 血沉快、C反应蛋白增高-观察疾病活动和严重程度指

9
二. 临床表现
10
(一)关节表现:以手足小关节对称性受累为主,
以腕、掌指间、近端指间关节及跖趾关节病变最常 见。 (1)晨僵:RA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
与滑膜炎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 判断活动的重要指标 (2)痛与压痛:关节痛-最早症状 (3)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炎症引起 (4)功能障碍
23
(一)辅助检查
6.关节X线检查: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片改变 最有价值!--关节病变的分期
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关节间隙狭窄 Ⅲ:关节面虫蚀样破坏 Ⅳ: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24
25
(二)诊断要点
❖ 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的RA分类标准。 ❖ 一些早期或不典型的患者,需结合RA临床特 点,结合抗角蛋白抗体谱等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 析。
35
课堂小结
❖ 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典型症状是手足小关节对称性肿、痛、畸 形、功能障碍。晨僵是最突出临床表现。 3年内可致残。
❖ 以药物治疗为主,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慢作 用抗风湿药联合应用。
❖ 避免接触寒冷潮湿环境,早期、积极、正 确的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病情缓解。
36
复习题
❖ 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 A.免疫性疾病 B.内分泌性疾病 C.免疫缺陷性疾病 D.代谢性疾病 E.退化性疾病
18
2.类风湿血管炎:小血管常受影响,可累及机体 的任何脏器和组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
19
3.肺 • 肺间质病变 • 结节样改变 • 胸膜炎
4.心脏损害: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 5.胃肠道:上腹痛、恶心、黑便等,应注意抗风湿药的损伤 6.肾损害:药物损伤,淀粉样变性。 7.神经病变损害:脊髓受压、腕管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 8.血液系统
37
❖ 2.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部位是 A.足趾 B.膝关节 C.踝关节 D.肘关节 E.腕、掌指、近端指关节
38
❖ 3.患者,女性,53岁,双手腕关节肿 痛3个月,双手第3、4指间关节及第2掌 指关节肿痛2个月,晨僵2小时,低热, 最可能的疾病诊断是
❖ 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5
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7
(一)病因
1.遗传因素:与HLA-DR4抗原相关 2.感染因素:(诱发、始动因素)细菌、病
毒等。 3.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紊乱 4. 性激素因素:雌激素可能促进类风湿关节
炎的发生,孕激素可能减轻或防止类风湿关 节炎的发生。
8
(二)发病机制
最先受累
第九篇 风湿性疾病
1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
2
病例导入
患者,女,35岁。5年前开始两手关节肿 胀疼痛伴晨僵硬。近1年来指关节、腕关节 均变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100g/L。ESR加快。RF阳性(滴 度>1:20)。X线胸片示:胸腔积液、关 节片示:指关节、腕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 隙变窄。 初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腔积液。
标。 RF(+)-数量和疾病活动和严重程度成正比,但是特
异性差。 2.免疫复合物和补体:免疫复合物阳性、补体升高。 3.自身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抗Sa抗体、抗
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对RA的敏感性较RF低,但特异性较RF高, 达90%以上。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4.关节液检查:关节腔内滑液量增多。有WBC和N增多。 5.类风湿结节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