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一体化设施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设计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用于指导南京市市区范围内轨道站点周边一体化换乘设施中的公交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工作。
文件规定了公交车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控制指标、平面几何尺寸、附属设施配置及设计要求等。
2 编制依据
CJJ 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
GB 50220-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 15-19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 专业术语
公交停靠站
仅具有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常规公交中途站点。
,
出租车停靠站
仅具有出租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出租车停靠站点。
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用局部拓宽路面的方法设置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浅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一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深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多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
非港湾式停靠站
将公交停车区设置在道路车行道上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
车辆驶入交叉口的车道为进口道,车辆驶出交叉口的车道为出口道。
平面交叉口的上游、下游
车辆驶入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上游,车辆驶出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下游。
站台
供乘客候车及上下车的道路铺装部分。
<
4 一般规定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须遵循需求适应、土地节约、人车安全、交通顺畅、换乘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原则上设于轨道站点主要行人出入口50m范围内。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须与站台所在的道路、交叉口及人行过街通道等交通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还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设施规模与位置,兼顾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要求。
在用地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
%
5 公交停靠站设计
公交停靠站形式的选择
主干道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须布置港湾式停靠站。
次干道及以下级别的城市道路或高等级道路的辅道,一般也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当条件受限时可以布置为非港湾式停靠站。
表1 港湾式停靠站建议设置原则
公交停靠站停车位设置
对于非港湾式停靠站,停车位不得超过3个。
对于浅港湾式停靠站,应有2~3个停车位,且不宜超过4个停车位。
停车位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
表2 浅港湾式停靠站停车位设置原则
对于深港湾式停靠站,每个服务通道应至少有2个停车位,且不宜超过3个停车位。
公交停靠站位置设计
在交叉口布置公交停靠站时,应优先布置在交叉口的下游。
距交叉口的距离遵循以下原则:
(1)当出口道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拓宽下游至少30m外,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停靠站长度后作一体化设计;
(2)当出口道不拓宽时,停靠站距交叉口不宜小于50m。
—
图1 公交停靠站设于出口道下游
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上游时,距交叉口的距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进口道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分岔点上游至少15m 处,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站台长度后作一体化设计;
图2公交停靠站设于干道交叉口进口道一体化设计
图3公交停靠站设于支路交叉口进口道一体化设计
~
(2)当进口道右侧无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位置应设在右侧车道高峰小时平均排队长度上游15m~20m处。
公交停靠站设于路段时,应设置在有行人过街通道的路段上。
上、下行对称站点应在道路平面上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30m,且宜布置为背向错开,并与路段行人过街一体化设计。
图6 公交停靠站与行人过街一体化设计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公交停靠站平面设计
}
公交停靠站的站台长度依据停车位的个数而变化,南京市公交车以及12m车长为主,多辆公交车停靠的站台长度可按以下原则确定:
表3 公交站台长度设置原则
设置条件站台长度
1个停车位15m
2个停车位25~30m
35~45m
,
3个停车位
4个停车位45~60m
港湾式公交站台拓展车道宽度宜取;受条件限制时,最窄不得小于。
站台宽度不应小于,当条件受限制时,宽度不得小于。
考虑车行轨迹,并尽量减少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建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减速段长不小于20m,加速度段长不小于15m。
~
公交停靠站的几何尺寸如下:
图5 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图6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图7 深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
6 出租车停靠站设计
主干道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须布置港湾式停靠站。
次干道及以下级别的城市道路或高等级道路的辅道,一般也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当条件受限时可以布置为非港湾式停靠站。
单个出租车停车位尺寸为×6m。
出租车站台长度按照停车位个数的模数增加2m设置。
港湾式出租车站台拓展车道宽度宜取3m;受条件限制时,最窄不得小于。
站台宽度不应小于,当条件受限制时,宽度不得小于。
?
港湾式出租车停靠站的加、减速段长度不小于7m。
图8 港湾式出租车停靠站设计尺寸
在靠近公交停靠站处设置出租车停靠站时,应设在公交停靠站的上游15m以外,并宜与公交停靠站进行一体化设计。
图9 出租车停靠站与公交停靠站的关系
图10 出租车停靠站与公交停靠站一体化设计
^
7站台设施
站台路面设施
站台与机动车道的高度差宜取15cm~20cm。
站台表面应平整,不应绿化,并选用透水材料以保持站台干燥。
人流过大时应在站台的一侧设置护栏。
停靠站范围内车辆加减速段及停车位处的路面宜采用高标号混凝土进行局部加强,宜采用彩色路面材料。
候车亭
停靠站应设候车亭,候车亭应与亭内设施等进行一体化设计。
候车亭内应设置夜间照明、防雨防晒的顶棚、站牌标志、线路指示板、必要的告示及广告看板等设施。
候车亭内鼓励配置行人休息座椅、指路牌、盲文站牌或语音提示站牌。
候车亭应与其周边的绿化隔离带、电话亭、垃圾桶等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鼓励提供有吸引力的造型和色彩,形成城市特色景观。
候车亭顶棚高度不应小于,有效使用宽度不宜小于,并宜随站台宽度增长而相应增加顶棚宽度。
候车亭的长度宜与停车区长度相同,在客流较少的道路上设置的停靠站,候车亭长度可适当缩小。
公交候车亭最小不宜小于5m。
标志标线
为区分停靠站的停车范围,在停靠站车道与相邻行车道间,应设置专用标线,其标准应按照GB 5768-2009的规定执行。
停靠站停车区域内宜用标线设置停车泊位,并在停车泊位之间以禁止停车标线分隔。
无障碍设计
停靠站站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且其位置应与路段盲道相接,缘石坡道的坡面须平整。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站点进行特殊设计,使站台与公交车辆地板平行。
公交停靠站内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技术标准应按照JGJ 50-2001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