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Ⅰ)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Ⅰ)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 第二篇 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Ⅰ)3.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1.消费者偏好及其假设 消费者偏好,就是消费者的喜爱或不喜爱的程度。

通常把消费者所可能选择的商品组合称为商品束。

三个消费者行为公理:公理1:完备性或顺序性:消费者总是有能力将多种商品的组合,按照其偏好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和比较。

公理2:传递性:假如某消费者面临A 、B 和C 三个商品组合,消费者在商品组合A 和B 之间更偏好A ,在B 和C 之间更偏好B ,则该消费者在A 和C 之间就更偏好A 。

公理3:无饱和性:在无饱和状态下,消费者对越多的商品偏好越大,即消费数量越多,所获满足越大。

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1)无差异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簇在序数效用理论中,通常要用无差异曲线来图解消费者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指在某特定期间内,某消费者为维持一个相同的效用水平,对其所消费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点的轨迹。

如图3-1所示,1U 即为一条无差异曲线。

图3-1 无差异曲线为了描绘某消费者对X 和Y 商品的所有组合的偏好,可以绘制一组无差异曲线,它被称为无差异曲线簇。

在图3-2中三条无差异曲线中,3U 能带来最高程度的满足,后面依次为无差异曲线2U 和1U 。

图3-2 无差异曲线簇(2)无差异曲线的特性 ①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

如图3-3所示。

③任何一点必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

④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⑤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的满足程度越大。

图3-3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3.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而需要相应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称为边际替代率。

如果用X 商品替代Y 商品,X ∆代表X 商品的增加量,Y ∆代表Y 商品的减少量,则边际替代率为:XY YMRS X∆=-∆ 如果令0X ∆→,则0Y ∆→,/Y X ∆∆趋近于一个极限值,则边际替代率又可写成:0d lim d XY X Y Y MRS X X ∆→∆⎛⎫=-=- ⎪∆⎝⎭ 还可以把边际替代率表示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d d X XY YMU YMRS X MU =-=-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用越来越多的商品X 替代商品Y ,其边际替代率会发生递减的变化。

如图3-4所示,消费者为了保持原有的满足程度不变,在连续等量地增加商品X 的消费时,该消费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 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图3-4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图解边际替代率概念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以边际效用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直接原因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而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则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达到稳定均衡的必要条件。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在一般情况下,假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其斜率为负,即:XY YMRS X∆=-∆。

要使XYMRS 随X 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就要求:22d dd d 0d d d d XY MRS Y Y X XX X ⎛⎫=-=-< ⎪⎝⎭(4)结论欲使无差异曲线严格凸向原点就要求效用函数是严格拟凹的函数。

即,一旦假设效用函数为严格拟凹的,那么,边际替代率递减律便成立,从而保证无差异曲线严格凸向原点。

4.无差异曲线的各种形状 (1)正常情况正常情况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其边际替代率为正。

如图3-5(a )所示。

(2)完全互补品当商品X 和商品Y 为完全互补品时,二者无法替代,0XY MRS =。

如图3-5(b )所示。

(3)完全替代品当商品X 和商品Y 为完全替代品时,XY MRS 为一个非零常数。

如图3-5(c )所示。

(4)中性物若商品Y 为为中性物,即不管多少Y 商品对此消费者没有影响。

例如,对消费者甲来说,消费者乙的收入为多少对自己的消费毫无影响。

图3-5 无差异曲线可能的形状(一)(5)厌恶品若商品X 太多以至于超过饱和点时,则商品X 会变成一种厌恶品,此时商品X 越多,其效用越小,因此,若要维持原效用水平,势必要增加商品Y 以弥补之(如图,由点B 至点C ),故可断定,当有一商品为厌恶品时,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必定为正。

如图3-6所示。

图3-6 无差异曲线的可能形状(2)二、预算线与预算集1.预算线与预算集的含义 (1)预算线的含义预算线就是指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假设某个消费者有固定收入,其所要选择的商品有X 和Y ;价格分别为X P 与Y P 。

,消费者的收入正好用完时才可能获得最大效用:X Y P X P Y I +=。

预算线如图3-7所示。

图3-7 预算线(2)预算集的含义预算集表示消费者有能力购买预算集内所有的商品组合,是X Y P X P Y I +≤的几何表示。

如图3-7中阴影部分所示。

预算集内部,消费者的支出不超过收入。

2.预算线的变动 (1)收入变化假设商品的价格不变,当收入I 变动时,预算线斜率不变,而截距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预算线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平行移动。

如图3-8(a )所示。

图3-8 收入和价格的变化与预算线的移动(2)价格变化假定Y P 不变,X P 变化,这时预算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不变,斜率变化。

当X P 提高时,预算线将会更陡;当X P 降低时,预算线将会变得平缓,如图3-8(b )所示。

3.包含两种以上商品的预算线三种商品(3N =)时,预算约束是一个平面。

多于三种商品时,预算约束变成了超平面,或称多维平面。

马歇尔把商品分成两类,一类是一种单独的商品,记为X ;而另一类是其他商品的混合,记为Y ,这个混合一般称为合成品。

消费者就在这两类商品中进行选择。

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是1元,X 的价格是X P ,合成品的价格为1。

如图3-9所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可以用平面上的一条直线表示。

图3-9 含有合成品的预算约束4.非线性特征的预算线 (1)数量配给的预算线在某些特定时期,由于某些客观的原因使得人们对某些商品的消费量受到控制和约束,规定不能超过某个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预算集就如图3-10所示的阴影部分。

图3-10 配给与预算集预算约束为:0X Y P X P Y IX X +≤⎧⎨≤⎩。

(2)实物补贴的预算线有时,政府也可能采用实物补贴的方式来分配商品。

假定政府发放食品数量为0X 。

对某消费者来说,当他对食品的消费低于0X 时,他可以把所有的货币花在其他商品上;当他对食品的消费超过0X 时,他就会按市价购买一部分食品。

该消费者的预算线如图3-11所示。

图3-11 实物补贴的预算线(3)数量加价和数量折扣条件下的预算线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商品的价格因购买量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自来水采取数量加价的方法计费,预算线如图3-12(a )所示。

数量折扣的商品非常常见,预算线如图3-12(b )所示。

3-12 数量加价和数量折扣的预算线三、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1.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是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主观态度,而预算约束线则显示了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商品消费的客观范围,二者的切点代表消费者均衡。

图3-13中,消费者的均衡点应该在预算约束线相切的那条无差异曲线2U 上的切点E 。

AB 线和2U 线在E 点的斜率是相同的,预算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都为两种商品价格之比即/X Y P P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XY MRS ,/XY X Y MRS MU MU =,所以://X Y XY X Y P P MRS MU MU == 即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等于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此时,消费者达到了效用极大化。

图3-13 消费者均衡2.边角均衡解(1)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及其均衡解 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意味着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的数量越多,他越愿意花更大的代价来进一步增加这种商品。

如图3-14所示。

图3-14 凹的无差异曲线及其均衡解在图3-14中,消费者要花光其全部收入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无差异曲线为2U ,且与预算线相交于B 点,B 点是该消费者的均衡点,这是个边角均衡点。

消费者只消费一种商品。

(2)无差异曲线在任何地方都比预算线平坦或陡峭的情况及其均衡解如果无差异曲线在任何地方都比预算线平坦,如图3-15(a )所示,A 点所代表的消费者均衡就是边角均衡。

如果无差异曲线在任何地方都比预算线陡峭,如图3-15(b )所示,B 点在横轴上,这意味着消费者把其全部收入都花在商品X 上,所以这也是一种边角解。

图3-15 凸的无差异曲线和边界均衡点所以,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X Y XY P P MRS =是消费者均衡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只有当消费者同时消费两种商品时,这一等式才是消费者均衡的充要条件。

3.完全互补品与完全替代品的均衡解 (1)完全互补品的均衡解如图3-16所示。

本着最优选择的原则,无论价格是多少,消费者都必须按固定比例购买两种商品,即/Y aX b =。

所以有:**X Y X Y X YaI X aP bP P X P Y I bI X Y a Y aP bP ⎧=⎪++=⎧⎪⇒⎨⎨=⎩⎪=⎪+⎩图3-16 完全互补品的均衡解(2)完全替代品的最优解图3-17表示的是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完全替代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消费者愿意以固定比例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

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最优选择点通常在边界上,亦即存在边角解。

图3-17 完全替代品的最优选择四、收入、价格的变动和需求——比较静态分析1.收入—消费线与恩格尔曲线(1)收入—消费线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而仅有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组合均衡点的变化,由此可以得到收入—消费线。

收入—消费线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不同的收入水平相联系的商品购买量组合点的轨迹。

如图3-18中的I.C.C。

图3-18 收入—消费线由I.C.C线的变动,可进一步判断哪种商品是低档品,哪种是正常品或中性品。

收入和对商品的需求呈同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之为正常品;收入和对商品的需求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之为低档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商品的需求不会受收入变动影响的商品称之为收入中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