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
发表时间:2019-07-31T13:48:45.95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4期作者:马旭峰[导读] 城市发展当中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重点问题,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当中。

马旭峰
东阳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浙江省东阳市 322100
摘要:城市发展当中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重点问题,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当中。

通过生态城市规划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共同发展,可以为我国城市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助力,并改善城市生态破坏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应用
1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作用
1.1提高城市空间结构合理性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速度较快,近些年城市当中的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增多,城市当中建设工程项目数量也逐渐增多,导致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比较紧张,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对生态系统稳定运行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生态城市规划是将生态发展与城市发展理念进行结合,对城市的各个结构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达到促进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1.2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进行
我国城市化逐渐完善,各城市经济水平均有提升,但城市工业化比例增加,对水源、空气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反馈,雾霾、水污染等生态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情况也比较严重。

如果不进行调整将会为城市未来发展埋下阻碍,城市人口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利用生态城市规划措施可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改善城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从而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进行。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之中,相关的顶层设计者一定要全面地考量社会、生态、经济间的均衡关系。

在社会、生态、经济三方和谐联动的基础之上,予以城市建设规划的安排。

首先,城市建设规划期间一定要重视整体与局部间的相关性,这不仅要求规划者拥有统筹兼顾的格局视野,同时也需要因地制宜地根据所在地域的环境特征,在确保生态平稳的基础之上,确保实现收益回报的最大化;第二,城市建设规划期间,规划者要维持好环境生态、城市进程二者的均衡,同时要在精准地维护生态系统架构平稳性的条件之下,达到城市设计优化、生态水平上升、经济发展提速三者的融合。

只有在城市规划设计期间,让城市生态机制中的各个分支可以获得有条不紊地发展,才能够使得城市系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上。

2.2循环再生原则与节能原则
在整体的城市生态系统之中,物质和随之产生能源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城市系统运转环节中逐渐地形成新型的物质原料,同时伴随着物质的分解合成,能源就处在了动态平衡的流动之中。

对此,以何种手段实现物质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已经上升为了现如今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2.3共生原则
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中,多种构成要素彼此联系,同时吸取各自的营养成份,这就指的是共生。

所有的系统都可以称之为是一个相连互通的整体,同时其中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构成部分。

系统中所涵括了多元构成部分间维持着一种彼此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此就能够实现动态上的均衡,不过其构成要素之前又是互相独立而存在的,它们具备自身特有的功效和职能,生态城市规划便是如此。

所以,在生态城市规划的整个环节里,相关的规划者务必要全面地考量城市系统中多方面的构成元素及其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只有做到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互通互利发展的目的。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3.1合理设计生态城市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

相关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城市的特色,使得规划过程和内容体现一定的侧重点,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城市定位,将城市本身的特点凸显出来。

设计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城市景观与产业结构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合理规划,并对住宅区进行科学的设计,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和需求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下,景观设计应该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道路两旁的景观与蓝天和房屋的高低应该相互协调,这都是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的方面。

在园林设计方面,可以在江河湖的两畔建设城市公园,使自然资源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融入城市的文化和发展历史。

对于工业发展,应该体现可持续循环性,为建设生态城市助力。

另外,环境测评体系建设也是一个重点,对城市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发生环境污染问题。

3.2优化产业规划水平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工业是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下,就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将高新科技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依照科学的发展观,重点发展科技性较强、对环境污染较小、经济性较强的产业。

在规划中,应该重视工业的区域划分,对产业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将产业与住宅区进行分离。

将污染性较强的产业单位搬离主城区,重点进行环境整治。

对于工业产区,应该对风向给予高度关注,避免由于工业发展而对城市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重点保护。

在城市规划环节,应该尽量寻找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合力点,而不是一味追求单一方面的发展。

3.3重视交通体系规划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城市的动脉。

交通体系的建设情况对城市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都能形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密度较大,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长,使得道路的利用效率有所下降,随之就会造成道路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所以,要想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就应该将交通作为重点考虑的一项内容。

公交系统以及地铁系统的建设对生态城市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人们应该具备公交优先的意识,从法规的角度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必要时可以从经济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公交系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绿化建设是生态城市的一个标志性特点。

在规划生态城市中,应该将绿地的规划和科学布局作为工作重点,使绿地的利用率有所提高。

应该从城市结构布局的角度入手,对于城市的中心,应该建设较高比例的绿地,通过点、线以及面的形式将绿地结构结合起来。

在城市的自然布局基础上,应该适当加入人文景观,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实施合理的生态规划,实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城市建设的和谐统一感,使生态文明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另外,产业园区与居民住宅之间的地带可以以绿地作为过度,在保证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生态连廊。

3.5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从城市的发展历程角度来看,大多数城市的建设都会选择依山傍水的位置,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并充分的利用。

原始自然生态系统在自我保护和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生态城市建设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在规划工作实施中,应该将原始生态环境作为保护的重点,通过人工力量所构建的生态环境永远也无法与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相比。

这就需要将原始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寻找城市建设的结合点,合理开发和利用原始生态资源,发挥人工的力量进行完善和保护。

这样才能使原始的生态系统得到稳定的保留和发展,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自然力量,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达成。

结束语
在城市发展期间,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对我国长期战略发展实现是非常不利的,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是非常不利的。

国家对生态保护关注度逐渐提高,在城市规划当中大力推动生态城市规划理念的落实,要求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同时要充分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杜绝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因而通过生态城市规划可以逐渐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贽璞.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若干问题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79.
[2]李娟.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讨[J].居舍,2018(34):106.
[3]李文,张志清.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160-16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