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从课堂延伸至生活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乌县中梁小学马丽娟2015.6《低碳环保从课堂延伸至生活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内容摘要:“低碳”概念在学生心中很模糊,实践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等及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能改变生活细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小学生从小做起,能将所学的“低碳”知识与父母共享,实现家庭“低碳”生活,从自我做起,慢慢覆盖家庭乃至于辐射到整个社会,最终让低碳生活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低碳”知识、“低碳”生活、良好生活习惯课题研究的背景: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异常恶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灾害频发。
人类在享受着飞速发展的科技文明的同时,也正在给自己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灵带来危机。
我们期盼从过多利用和开发的状态,回归到与世界万物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
期待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等及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能改变生活细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小学生从小做起,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的“低碳”知识与父母共享,实现家庭“低碳”生活,从自我做起,慢慢覆盖家庭乃至于辐射到整个社会,最终让低碳生活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生活习惯。
课题研究现状:经过对中高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不难发现,“低碳”概念在学生心中很模糊,实践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认为低碳生活与已无关,缺乏危机意识。
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低碳”只是政府的事、国家的事,不是个人的事情,总认为能源的消耗减轻不是个人做得来的,正是这样的思想决定了低碳与己无关,资源浪费无碍大局,缺少能源危机意识。
第二:认为低碳生活难度很大,缺乏践行意识。
低碳生活其实是生活中的节约、节能的良好习惯,是生活中的习惯高品质化,高节俭化,对于学生难以实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问题,并非低碳高难度化。
第三:认为自己物质条件优越,不用低碳依然会过得很好。
现今小学生出生在经济优越的时期,没有经历过什么困难,对高消费现象不痛不痒,认为有充足的能力生活得“高品位”,对低碳生活存在排斥现象。
如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意识,逐步认识保护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提高低碳生活意识,培养环境资源观,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题界定:低碳环保,就是“低碳环保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心,对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表现出责任感,对个人行为产生的环境和更有意识表现出采取行动保护自然资源的意愿。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研究目标及意义:目标:1、促使学生形成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
2、探索学生践行低碳理念的途径与方法3、因地制宜开展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节能减排的良好生活习惯,并主动带动家庭,用随手小行动影响家庭、带动社会的改变。
意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生活,更应该主动践行低碳生活,从日常生活小行动做起,身体力行保护地球。
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如何丰富小学生对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认识;从哪些方面践行节能减排。
研究对象:中梁小学3——6年级学生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实验初期发放开放式调查问卷对学生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方式的认识和现状进行初步调查。
中期及后期,调查课题研究在提高学生对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认识、践行和渗透于生活,改变家庭与社会方面的实效性。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观察并发现问题,反思并改进研究思路,再实践,探讨低碳环保走入生活的途径。
3、经验总结法:提炼低碳环保走入生活的途径,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①成立课题组,学习相关理论,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②选定课题实验年级,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填写小课题申报表,申请立项。
③进行前期问卷调查和分析2、实验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5月)①、召开专题研究开题会。
②、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③、根据研究方案,启动专题研究。
④、观摩课堂教学及其研讨活动。
⑤、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⑥、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
一、环保知识1、利用各班多媒体设备播放纪录片、宣传片,介绍“低碳”的起源、涵义、发展史等资料信息,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2、开展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让全校师生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的种种后果,以及与此相关的科技知识,通过头脑风暴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3、开展了一次环保低碳黑板报评比活动。
以“环保低碳你我同行”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向全体师生普及和宣传绿色环保知识。
4、进行了一次以“环保低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学生从讲座中了解低碳环保行为的贡献,从视频中认识、体会浪费能源、破坏环境给自然与人类带来的危害,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决定着环境的改变。
5、结合各种环境日,利用广播站进行环保宣传。
二、环保呼吁1、绿色文明公约行动。
关注我们在校园的生活,向我们浪费资源、破环环境、不注意个人文明的陋习发起挑战,面向全校师生征集绿色环保的工作、学习、生活行为方式。
如:讲究卫生不随地乱丢垃圾,遇到垃圾要随时拾起投入垃圾桶;讲究课桌文明,不在课桌上乱写乱画,不在抽屉里堆放垃圾纸张等等,开展了一次绿色文明公约征集活动。
用文明公约来规范全校师生的行为,做到环保活动人人可以为,人人都能为。
结合少先队活动提出八个“一”倡议;A拒一次性用品行动;B蓄一天生活垃圾行动;C省一度电行动;D找一件家里的节能电器行动;E留一张纸行动;F做一次家庭节水调查行动;G节约一滴水一粒饭行动;H 听一次节能宣传会行动。
鼓励队员热情参与,各班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节约的水、纸、电等的数量和各种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利用班队活动时间,以资料汇报、活动感想交流、生活情景小品、个人环保作品展示等形式,让队员感受环保教育,普及宣传绿色环保知。
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家庭中向家长宣传并不断实践。
2、开展低碳金点子环保标语设计竞赛组织学生开展“低碳金点子”为主题的环保标语设计竞赛活动,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如:节约水电、珍惜资源、爱护生命、维护校园绿化等等,组织学生设计富有童心有创意性的绿色低碳环保口号,优秀口号做成绿色口号牌贴在教室、走廊、办公室、食堂、等师生活动场所的墙上。
通过这些教育方式,鼓励孩子们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正确的低碳生活方式,共同净化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
三、环保畅想1、三年级开展征文活动。
以“绿色低碳环保文明”为主题,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学生在文中颂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发生在身边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针对目前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存在的各种浪费现象和不文明行动,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和建议,积极出谋划策,以自己的眼睛观察破坏环境的现象,以自己的心灵感悟保护环境我们究竟要做些什么。
2、一至六年级环保手抄报活动。
以“绿色低碳环保文明”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要求纸张大小为A4,手抄报的形式以手写为主,可以有部分插图或者标题图片粘贴。
每中队完成两份。
3、一至六年级根据县教育文件精神开展低碳环保科幻绘画活动。
利用美术课的时间,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画笔展现神奇,消除这些地球污染,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好。
全员参与,从校级绘画中推荐5篇优秀作品,并且附上作者的创意介绍,参加县级的评比,优秀作品进行颁奖展示。
四、环保行动1、循环旧书籍,充实图书角我们发动学生收集自己的旧书建立班级图书角,以实际行动去实践“低碳”理念,循环利用书籍,减少为制造书籍而砍伐树木的数量,以实现“低碳”生活的目的,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小学生参与整理图书角,方便学生以后阅读,这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孩子们以实际行动去实践“低碳”理念。
2、清洁校园,有你有我。
学校每周一次对校园的各个角落,校园前后进行一次垃圾大搜捕活动,美化校园环境,让孩子们从小践行“低碳”生活。
使学生知道每天稍加注意,不浪费,不随手丢弃垃圾,这就是低碳,这就是低碳生活的态度。
同时,结合少先队星级评比活动,将环保行为与班级星级紧密结合起来,有捡拾垃圾、保护动植物、垃圾分类等行为就加分,反之减分。
周周宣传,周周公布成绩,每个班主任及学生都能重视起来。
举手之劳做环保,小习惯改变大地球。
3、制作手抄报,加大宣传。
学生有合作有分工精心制作宣传手抄报在校园走廊内宣传。
利用生动形象具体的手抄报,宣传“低碳“生活等环保知识,这种方式易于理解、简单明了。
提高了全校师生的“低碳生活”意识。
4、手工制作,废物再利用。
实践“低碳”,从身边做起;节约资源,从废品回收做起。
结合综合实践课、科学课学习,发动队员利用易拉罐,旧挂历等那些废弃物制作纸花,笔筒等许多既环保,又美观,又实用的工艺品,利用废旧衣物制作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
利用课外的时间,全校开展变废为宝环保创意制作活动。
动员孩子们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如:报纸、牛奶盒、月饼盒、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等创造生活中的美,让“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理念成为我们看得见、做得到的事情。
作品的形式有生活家具、装饰品、玩具、花盆等等。
所有作品集中进行全校展出,然后移交科技活动室保存。
花盆类作品由学校花卉栽培小组负责种植上合适的植物,然后放置在学校的洗手间、走廊、教室、办公室进行展示,让我们的校园有环保作品的装点变得更美丽。
通过活动学生明白垃圾也是一种具有价值的财富,废品回收可以节能环保,避免对地球产生过多的消耗负担,还可以让有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5、动手制作,装扮生活。
校本课程中编织小组的活动是学生最神往的,手提包的编制、十字绣的缝制都是女孩子们最骄傲的作品,通过活动也使孩子们动手能力、创造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更加热爱作品的制作。
6、开展“捐废纸•献爱心”活动。
向学生宣传捐废纸活动的深远意义后,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参与活动,不浪费纸张,将校内用过的纸张集中收集起来,统一存放,集中处理。
通过二次回收,将回收后的经费买学习用品帮助困难学生。
7、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
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在卫生角设置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方便学生们准确无误地分类扔垃圾。
学校每个星期在卫生检查中一并检查垃圾的分类情况,定期对检查情况反馈。
8、召开队会,寓学于乐。
三年级召开了一次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主题队会,进行现场演出,跳舞、唱歌,小品等节目,将“低碳“知识和环保概念注入学生的心里,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在这寓学于乐的氛围中,不仅能够丰富师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将低碳理念方便快捷的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