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及其《尤利西斯》
著名诗人叶芝在评论《尤 利西斯》是写道:“这是一个 全新的东西——写的既不是眼 睛看到的,也不是耳朵听到的, 而是人的头脑从一个片刻到另 一个片刻进行的漫无边际的思 维和想象的纪录。”
《尤利西斯》的特点还表现在作者对 内心独白的系统运用上,对不同人物运用 不同的内心独白的方式: 斯蒂芬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极强的自制 力和目的性; 布鲁姆所想到的往往是他马上就要去 做的一些实际问题; 而莫莉的思维却充满了活力,就象冲 破闸门的洪水一泻而下。
乔伊斯 及其《尤利西斯》
乔伊斯( 1882 ~ 1941 )是爱尔兰著名的 意识流小说家。 一、生平和创作。 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 1914 )、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 1916 )、《尤利西斯》( 1922 )和《芬尼 根们的苏醒》( 1939 )。后者的基本主题和 语言特点。
《为芬尼根们守灵》(1939) 是乔伊斯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是一部奇书,一部用梦幻的语 言来表现梦幻意识的“梦幻小 说”。堪称是人类混乱的精神史 的一部缩影。小说就是围绕着人 类历史上死亡与复活循环往复这 个中心主题来展开的。
二、《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的 代表作品,被认为是意识流小 说的经典性作品。小说叙述的 故事、塑造的三个人物形象、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Hale Waihona Puke 他的出现反映出西方现代文 学中关于“人”的观念在“质” 上的嬗变。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 的英雄主义的丧失和对精神自由 的渴望,是现代社会中资本主义 文明的价值观念面临崩溃瓦解的 最好例证。
《尤利西斯》标志着乔伊斯意识 流技巧的成熟和完美,在小说的形式 和结构上都堪称是一场革命,被称为 是“意识流”的百科全书。 作为一部意识流的集大成者,它 在意识流方面的成就突出反映在它几 乎穷尽了所有的意识流技巧:自由联 想、内心独白,时空跳跃、蒙太奇、 旁白、幻觉、梦境、印象直呈等等。
《尤利西斯》还运用了平行类比 和象征的手法。
乔伊斯广采博引,汲取了古希腊 以来人类的精神文明,再经过深化和 提炼,使它们融合在20世纪的现实生 活中。
他以荷马史诗作为他小说的总体 结构框架,并且把两部史诗融为一体;
作者往往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和一 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突发事件联系在 一起,以使这些普遍性的事情在任何 时间对任何人都具有意义。 《尤利西斯》集多种文体之大成, 仅仅用象征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 义等等都无法概括乔伊斯的风格。
乔伊斯最伟 大的意识流 小说——
《 尤 利 西 斯 》 插 图
《尤利西斯》这一书名就是从荷 马史诗《奥德修纪》的主人公俄底修 斯的拉丁文名幻化而来的。 作者以他的名字为自己的作品命 名,表明了这部小说在人物、情节、 结构上同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而在两部小说的结构上也是对应 的。
《尤利西斯》被认为是一部“现代 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崩溃史诗”,是“关 于一个社会无可挽回的分崩离析”。
第四节
爱尔兰
乔伊斯 James Joyce
(1882—1941)
长篇小说 《尤利西斯》
爱尔兰 乔伊斯 James Joyce (1882—1941) 长篇小说 《尤利西斯》
乔伊斯的创作“宣告了19世纪 的末日”,“标志着人类意识的 新阶段”。在西方文坛产生了强 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影响。 乔伊斯早期最重要的两部作品是 《都柏林人》(小说集)和《青 年艺术家的画像》。
作品中的三个人无不带有病态的色 彩:他们三人的沟通与巧遇,构成了庸 人主义、虚无主义和肉欲主义的三结合, 而这种结合正是都柏林现代社会也是整 个现代西方社会中人格破碎、庸俗猥琐 和精神崩溃的深刻写照。
布鲁姆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 融正常人和非理性人于一身。在他身 上体现了爱尔兰民族的“国民性”: 仁慈而又猥琐,怯懦而又宽厚,空虚 而又动摇。 这一形象的刻画,流露出乔伊斯 对爱尔兰“国民性”的既爱又恨的复 杂感情。
为了表现特定的环境和人物的内心感 受以及特别的思维方式,除了运用英国文 学史上历代名家的文体外,乔伊斯还运用 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爱尔 兰方言等多种语言,有时还打破传统的语 法和句法的束缚,独创了一些词汇。 同时,他又广泛引用史诗中的神话、 双关语、和天主教义,并且涉及到了哲学、 医学、音乐、天文和法律等等领域。
《都柏林人》中共有15个短篇,贯穿 这15个短篇之中的共同主题是弥漫与精神、 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各个领域中的麻木、 沉闷和无为的瘫痪状态。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艺术 发展的转折点,是他正式运用“意识流” 手法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被认为是《尤利 西斯》的前奏曲,也有的评论家把它也看 成是一部意识流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