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前方视野校核指南

汽车前方视野校核指南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
138
第 17 章前方视野校核
17.1 概论
17.1.1 指南的主要目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
1)掌握前方视野法规校核技术要求;
2)掌握前方视野法规校核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17.1.2 指南的校核内容
1)校核玻璃透明区是否满足要求;
2)驾驶员180°视野是否满足法规要求。

17.2 前方视野校核
17.2.1 前方视野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
1)相关标准
a)GB/T11559-198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
b)GB/11562-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和测量方法
c)GB/T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
d)GB/11556-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2)点的定义
a)V点: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它与纵向铅锤平面R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

通常用V1和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b)风挡玻璃基准点:从V点向前的射线与风挡玻璃外表面的交点。

c)P点: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

通常用P1和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

d)Pm点:纵向铅锤平面与P1和P2连线的交点。

e)E点:驾驶员眼睛的中心(简称眼点)。

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心点P在P1(P2) 位置时的左右两只眼点,它们用于评价A柱视野障碍。

3) 技术要求(欧洲和美国法规要求相同)
a)风挡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挡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面积。

这些基准点是:
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的基准点a;
B.V1点向前沿铅垂平面向上7˚的基准点b;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39
C.V2点向前沿铅垂平面向下5˚的基准点c;
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另一侧,应增加三个辅助基准点a΄,b΄,c΄,它们与三个
基准点a,b,c相对称。

b)驾驶员前方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轴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
直于X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角窗分割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
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但一下情况除外:
1.直径小于0.5mm的嵌入式天线,或小于1.0mm的印刷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2.无线电天线的导线一般不得进入A区(GB11556中5.1的规定),但是导线直径小于0.5mm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入,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3.最发直径为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下间距1.25mm,或导线是水平的,最小间
距 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c)通过V2垂直于Y基准平面且与转向盘上边缘相切的平面,如该平面相对水平面
至少后下倾斜1°时,则转向盘上边缘以下的仪表板所构成的障碍是允许的。

17.2.2 前方视野校核解析
校核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V1,V2点坐标,V点相对于R点坐标的X,Y,Z坐标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表1给出的是设计靠背角25°时的基本坐标,若设计座椅靠背角度不是25°时,则
按表2对X,Z坐标进行修正。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40
表2
根据技术要求做出a,b,c, a΄,b΄,c΄把这六个点依次连线组成一个区域,该区域必须位
于透明区内方可满足法规要求,如下图1,2所示,
根据技术要求做出过V1和V2的三个平面,然后校核三平面所夹区域是否满足法规
要求,特别要注意转向盘,遮阳板不能出现在该区域内,如下图3,4 所示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
141图1
图2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
142图 3
图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