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4、门系统 厅门、轿门、门机等
1、曳引系统
曳引机、 钢丝绳、 导向轮、 返绳轮等部件
2、导向系统 导轨
3、轿厢系统 轿架、减震装置等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7、电气控制系统
控制柜、平层装置、 选层器、位置显示和 呼梯装置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动机、供电系统、 变频系统、速度反 馈装置
用以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组件,是电梯 的工作部分
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口,运行时层、轿 门必须封闭,到站时才能打开
相对平衡轿厢重量以及补偿高层电梯 中曳引绳长度的影响
电力拖动系统 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安全保护系统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 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限速器
F、门系统 光栅(幕)保护
限速器 断绳保护 电气开关
固定点
安全钳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四、本厂生产的部份电梯部件
机房部份部件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四、本厂生产的部份电梯部件
井道及地坑部份之 ——蒂森支架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四、本厂生产的部份电梯部件
井道及地坑部份之 ——西子支架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四、本厂生产的部份电梯部件
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 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 视线不再封闭。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1900年,奥的斯接到第一份来自中国上海的订单,当时是中国上海和 平饭店南楼(原名华懋饭店),共有两台电梯,1902年交付。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电梯。 截至到1949年,上海各大楼共安装了进口电梯约1100部,其中美国生 产的最多,为500多部;其次是瑞士生产的100多部,还有英国、日本、 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等国生产的。其中丹麦生产的1部交流双速电 梯额定载重量8T,为上海解放前的最大额定载重量的电梯。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五、电梯业前景 2、出口 未来仍将成为行业需求增长推动力
2007 年世界电梯市场约有3656.4 亿元的规模,包括新梯制造、安 装、维修、保养、改造等各个市场,其中40%的份额集中在新梯制造, 安装业务,60%集中在维保和改造业务。
随着电梯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迅速提高和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 国产电梯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从2003 年起,我国电梯的出口量 开始超过进口量,2007 年国产电梯、扶梯出口到了123 个国家和地区。 2001-2005 年,我国电梯年出口量的增长率已超过35%,2007 年的出口量 达到3.16 万台,同比增长了40.8%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敢想的日本人
云端上的塔尖
内景设计效果图
日本大成建筑公司蓝图中的“X-Seed 4000”摩天巨塔
▲ 投资:约3000~9000亿美元 ▲ H=4000米 是美国纽约帝国大厦
的9倍, ▲ 面积:6k㎡ ▲ 800层 可住100万人/2000米以下 ▲ 设计200人同时乘坐的大型磁力驱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曳轨架
轿厢架和轿厢体
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连动机构、 门锁等
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等
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 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 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柜、 平层装置、选层器等 机械方面: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 端站保护装置等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1951年冬,党中央提出要在北京天安门 安装1部中国自己制造的电梯,任务交给了 天津(私营)从庆生电机厂。4个多月后, 第1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制造的 电梯诞生了。该电梯载重量为1 000kg,速 度为0.70m/s,交流单速、手动控制。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在近 160年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 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 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 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 双层轿厢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 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 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扇形 、三角形、半菱形、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解放后国内最早的一批电梯厂 • 天津电梯厂 • 上海电梯厂 • 上海长城电梯厂 • 沈阳电梯厂 • 广州人民机器厂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 合资厂的建立
• 1981年,瑞士迅达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合资公司 • 1984年,奥的斯在天津建立合资公司 • 1987年,日本三菱在上海建立合资公司 • 随后,THYSSEN(蒂森)、TOSHIBA(东芝)、 • HITACHI(日立)、 KONE(通力)、 • FUJITEC(富士达)、LG-OTIS(大连星玛) • CNIM(广东塞纳)、等纷纷在中国大陆建厂。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
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
年份
里程碑
实际年产量/万台
1983 突破5千台
0.51
1986 突破1万台
1.13
1993 突破2万台
2.41
1998 突破3万台
3.02
2001 突破4万台
4.67
2002 突破6万台
6.20
2003 突破8万台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 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 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 的发明。他站在装满货物的升降梯 平台上,命令助手将平台拉升到观 众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后发出信 号,令助手用利斧砍断了升降梯的 提拉缆绳。令人惊讶的是,升降梯 并没有坠毁,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 空中——奥的斯先生发明的升降梯安全装 置发挥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们。” 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奥的斯先生向周围观 看的人们挥手致意。谁也不会想到,这就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四、本厂生产的部份电梯部件
轿厢部份之 ——轿厢部件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四、本厂生产的部份电梯部件
轿厢部份之 ——轿厢部件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四、本厂生产的部份电梯部件
轿厢部份之 ——轿厢部件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四、本厂生产的部份电梯部件
轿厢部份之 ——轿厢部件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五、电梯业前景 1、产能迅速扩张,需求潜力巨大
四大空间之井道及地坑部分
是轿箱和重量平衡系统的运行空间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四大空间之轿厢部分
四大空间之层站部分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系统名称 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
轿厢
门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
八大系统
作用
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 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上、下运行
8.20
2004 突破11万台
11.10
2005 突破13万台
13.50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一、电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电梯十大一线品牌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三菱电机等四方合资成立,中国最大电 梯制造企业之一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日立集团与广州广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立,国内最大的电梯生产 商和服务商之一(在广州、天津、上海、成都四个地方分别成立了大型制造基地 ) 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领先全球的著名电梯品牌,电梯行业顶级品牌,世界最大的 电梯公司(天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苏州及成都设有八家合资企业,奥的斯 (OTIS)、西子奥的斯(Xizi OTIS)和快速(Express)三大电梯品牌 )(收并了“大连星玛”)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创立于1910年(芬兰),世界领先的电梯和自动扶梯供应商之一,提供行业 领先的电梯和扶梯产品(总部:上海,制造:昆山)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创立于1874年(瑞士),大型跨国公司,世界最大的电梯企业之一, 领先的电梯和扶梯公司(总部:上海,制造:苏州) 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创立于1875年(日本),世界品牌500强,十大电梯品牌,世界电梯产 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上海、沈阳)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集科工贸于一体的高科技型企业,中日合资企业,十大电梯品牌, 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河北省廊坊) 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德国最大的电梯制造商之一,世界领先的电梯公司,电梯十 大品牌,著名品牌(上海) 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台湾永大机电与日本日立共同投资组建,电梯行业知名品牌,上 海高新技术企业,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 术中心,上市公司(植根苏州,已经在广东中山和四川成都建立生产基地 )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结构包括:
四大空间、八大系统
四大空间:
机房部分、井道及地坑部分、
轿厢部分、层站部分。
八大系统:
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
轿厢、
门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四大空间之机房部分
是曳引系统、动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及安全保护系 统等的使用空间
5、重量平衡系统
对重、补偿系统
同心协力 共创和谐
8、安全保护系统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A、速度保护装置 110 %
B、过载荷保护装置 110 %
D、端站保护装置 极限、限位等电气开关